扶贫攻坚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扶贫攻坚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乡镇领导组织凹子村群众抽签

扶贫攻坚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搬迁后的大领岗新村

扶贫攻坚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搬迁后的大领岗新村

扶贫攻坚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辣椒产业

独田乡古称“龙田”,又叫“马道山”,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城西南部,哀牢山脉以东,东南与妥甸镇、爱尼山乡以马龙河为界,西南与(鄂)嘉镇、者竜乡隔石羊江相望,北与楚雄市大地基乡毗邻,全乡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23米,境内崇山峻岭,林海莽莽,河谷交错,一江(茅铺子江)一河(马龙河)环绕,立体气候明显,可谓“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雨量85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4公里,全乡国土面积254平方公里,总人口1243户4068人,居住着彝、哈尼、白、傣、苗5个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1431人,占总人口34.8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人,全乡辖2个村(居)委会55个村民小组108个自然村;乡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4个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经济党支部),2个农村党总支(下设8个农村片区党支部),共有党员282名,其中农村党员241名。全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2%,是全县植被最好的乡镇之一,素有“畜牧林果之乡,绿色生态家园”和“野生菌王国”的美誉。可是,受自然条件和思想观念制约,多年来,当地群众都在守着绿水青山受穷。

一、扶贫工作纪实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近年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全力补齐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上的短板,全乡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昔日“捧着金碗受穷”的现象正逐渐成为过去。彻底杜绝“等着政府送小康”现象。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和任务。独田乡党委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始终把精神扶贫作为解决“精神贫困”的关键之举,既扶志又扶智,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从倡导文明新乡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典型示范凝聚脱贫力量等方面,最大限度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一是按照“以脱贫攻坚统领一切工作、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的要求,加强与挂钩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对部分因工作变动的帮扶干部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全乡125户贫困户均有帮扶联系人,避免帮扶工作出现断档。与此同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每村明确1名领导牵头负责脱贫工作,由乡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区组织乡扶贫工作队、挂包单位、帮扶责任人深入村组和农户开展工作,切实把脱贫攻坚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二是建立交叉走访工作制度,各片区实行不定期交叉走访,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相互监督检查,查找问题,及时整改。此外,实行帮扶干部“月报制”,督促帮扶干部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让全乡干部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到“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通过细化责任,全乡形成了乡党委、挂包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干部、村干部与群众上下一心共谋脱贫的局面。

(二)攻坚克难、奋勇直追,扎实补齐全乡脱贫攻坚各项短板。2015年以来,独田乡党委、政府在制约独田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突破基础设施欠账多、底子薄的瓶颈,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174.69万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出行难、饮水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乡对55个村民小组实施了改善人畜饮水、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活动室建设等项目,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群众幸福感。扎实做好乡村公路养护,逐步争取实施农村公路路面硬化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乡村组公路通行能力。积极争取中低产田改造、山区“五小水利”、人畜饮水、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逐步改善全乡水利状况,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提升群众耕作条件助推增收和保障饮水安全。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争取独田变电站建设,积极协调做好通信设施建设,消除网络通信盲区,提高电力通讯保通供给能力。按照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的要求,结合乡情,在全乡已有9个活动场所的基础上,新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5个,投入资金完善大水田村“六小”配套设施建设、独田社区提升改造建设,2个村(社区)村级活动场所面貌大为改观,充分发挥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是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受地质灾害影响,群众住房保障问题成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最头疼的大问题,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政府筹集资金82.4万元,积极推进了大岭岗、凹子村、维的村、尹家山村等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让全乡61户238人搬离了危险区,实施危房改造93户385人,修建了新房,目前已全部完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批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给山区贫困群众打开一扇扇致富的大门,也为独田“畜牧林果之乡、绿色生态家园”,打造彩(鄂)公路沿线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特色乡镇的发展定位奠定了基础。

(三)用心谋划、培育产业,助力群众稳定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6年以来,全乡累计下达产业发展资金125.757万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70户350万元,扶持125户435人发展魔芋、佛手、猪、牛、羊等到户产业。根据特色产业属性和发展规划,该乡新开发马龙河流域、石羊江流域沙坝300亩进行热带水果种植,新开发大水田村委会花椒基地400亩、中草药基地300亩,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等形式推广,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和畜牧养殖2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广泛参与。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全乡形成核桃、畜牧、青花椒、热作果蔬、中草药5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是独田乡党委、政府积极作为,结合乡情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的同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链结机制全覆盖,助推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乡党委、政府围绕“稳粮烟、强林牧、培热作、兴服务”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立体气候资源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在扩大传统优势产业畜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多措并举带动贫困户发展畜牧产业助力精准扶贫,通过出台政策引导、争取项目扶持等措施,培育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大力推广“政府扶持+大户示范+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采取自主发展、入股分红、委托发展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入股双柏县信实健畜禽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全乡未享受过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每年可以分红1012元。成立双柏独田兴盛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全乡1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与双柏县信实健畜禽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和双柏飞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公司优先收购贫困户畜产品,确保贫困户稳固增收脱贫。

二是在巩固原有的粮烟、畜牧、核桃产业基础上,确立了青花椒、中草药、热作3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并分别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加强对青花椒、中草药、热作产业的统筹和推进。目前,全乡青花椒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充分利用石羊江和马龙河沿岸光热资源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热作水果产业,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种植和分散种植两种形式建设沃柑示范种植基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困难群众长期稳定增收。与双柏县盛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大水田金汇农业种植合作社合作,规划建设沃柑集中种植种植基地220亩,散户种植30亩,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户159人。为贫困户搭建起增收致富的平台,实现了全乡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全覆盖。

(四)真情帮扶、真抓实干,精准扶贫暖民心。“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的帮扶模式,是中央、省委瞄准贫困对象,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增强扶贫合力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全乡脱贫人口如期脱贫这一总目标,我乡建立完善“挂包帮”长效机制,确保挂出责任、包出变化、帮出成效。

一是整合扶贫力量、明确扶贫责任、提高扶贫成效。按要求落实省、州、县各级派驻扶贫工作队员250名,3486名干部结对帮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二是真心、真情、真帮扶。在县委李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下,全县各级各部门把扶贫当作第一责任,第一要务,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利用节假日下乡入村成为工作常态,全乡8个工作组深入村组、田间地头,为农户送政策解民惑、送技术解难题、送农资解民忧、送服务促生产,深入贫困户家中,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苦干实干的姿态,大力弘扬“进村入户的热心细心、解说政策的耐心诚心、因户施策的真心匠心、解难除困的善心决心、诚挚奉献的爱心忠心、巩固提升的用心恒心”新时代双柏扶贫“十二心”精神,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和贫困户一起研究制定脱贫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形成了众志成城攻坚扶贫的良好态势。

二、扶贫工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十三五”以来,各级挂包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以及中央及省、州、县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下足绣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通过不懈努力,全乡实现107户38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35%。2018年全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0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35万元,同比增长53.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16万元;招商引资完成新签约项目4个,续建项目1个,协议投资总额3.7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27亿元,完成任务数的10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17.50元,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曾是当地不少贫困户的真实写照,“等靠要”思想严重,影响到扶贫工作的推进,“精神贫困”让一些贫困户陷入“越扶越贫”的怪圈。但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再进村入户,听到的群众声音让人欣喜。“我并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而且也给不了一辈子,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日子是自己过的,剩下的要靠自己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田前友近两年常说。田前友是独田乡大水田村委会毛铺子村民小组村民,现年54岁,家里一共3口人。几年前,由于田前友和妻子都是小学文化,文化素质低、思想也比较保守,没有发展的动力,儿子初中毕业外出务工,家里收入全靠儿子一个人在附近打零工赚取,收入不稳定,生活不时难以维系。2014年5月,大水田村委会将田前友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其家庭主要致贫原因是缺乏资金。通过落实帮扶政策,田前友享受到了政府帮助其购买佛手苗300株、种母牛1头,并在帮扶干部引导下加入了附近的黄牛养殖合作社,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危房改造等政策,还参加了种植、养殖技术学习培训。国家政策的享受,加上帮扶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深入与田前友沟通交流,鼓励他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尝到收获甜头的田前友和妻子慢慢地改变了长期以来“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靠双手奋斗,下定决心一定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有了希望和动力,田前友夫妻俩不止种植佛手,还自行种植冬早蔬菜、反季节包谷等,并扩大养殖规模,新饲养了6头能繁母牛。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田前友夫妇,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加上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他们种植的佛手为他们带来了第一笔收入,加入养牛合作社拓宽了黄牛销售之路,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缓解了家庭困境,还让家庭收入从以前一年的四五千元,变成了三万多元。“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做梦都想不到现在能有干净的住房、有充裕的收入”韦学银喜滋滋地说。韦学银是独田乡大水田村百苴营村民小组的,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到辛山沙坝,新建住房94.32平方米。后来随着彩鄂公路的逐步畅通,开始自营农家乐,客流量不断增加。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辛山沙坝有利的自然条件,鼓励他发展黑山羊养殖,目前已发展到70多只,早已实现脱贫;村民小组长罗世海欣喜地说:“党的政策好啊。现在路好走了,村里干净整洁多了,大家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 独田乡的扶贫攻坚工作只是双柏县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取得的部分成效正验证了习总书记“群众的满意就是工作的标准”的要求。

扶贫攻坚战,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惠及民生,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既是一场持续经年的“接力跑”,更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攻坚战”。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在下步工作中,各级部门挂包干部将在独田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参与、勇担重任,做到“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大比拼工作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汤晓波、韦学凯、向丽梅 报道

文章来源:今日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