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同志故居和紀念館:滄海一“粟”樂將宏願付青山

▲粟裕同志紀念館。 通訊員 攝

▲粟裕同志的黨員登記表。

粟裕同志紀念館 供圖

【基地簡介】

粟裕同志故居和紀念館位於懷化市會同縣坪村鎮楓木村。故居始建於清咸豐年間,房屋建築均為穿鬥式樑架結構,雕樑畫棟,飛簷翹角,極富湘西民族特色。1907年8月10日,“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就誕生在這裡,並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代。1996年,粟裕同志故居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緊鄰故居的粟裕同志紀念館以粟裕生平事蹟為依據,通過文物藏品、文獻資料等生動地再現了粟裕光輝戰鬥的一生,現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國家3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2019年,粟裕同志紀念館接待參觀遊客119.3萬人次。

【藏品故事】

粟裕的黨員登記表

在粟裕同志紀念館,陳列著一份粟裕於1933年12月28日填寫的黨員登記表(複製件),紙張雖已陳舊,但字跡清晰可辨。

粟裕在填寫這張黨員登記表時剛滿26歲,已是紅軍高級幹部。他在“父母兄弟職業”一欄填上“小地主”;在“家庭經濟情況”一欄填上“有田肆佰餘擔,都是收租的,家人收租剝削為生”;在“加入過其他政治團體沒有?何時何地加入和退出?”一欄中填寫為“1926年在常德經黨許可加入過國民黨,1927年馬日事變後,即退出”;在“是否受過黨內處分”一欄中填寫為“1928年12月……因連上鬧房子受警告一次”。

這份黨員登記表的字裡行間,“地主”“收租”“剝削”“警告”等在當時都是極其敏感的字眼,但粟裕毫不隱瞞家庭、個人情況,不虛構歪曲事實,如實填寫,足見其對黨忠誠的赤子之心。

粟裕戰功赫赫,身居高位,但從不居功自傲、以權謀私。不論是順境坦途,還是身處逆境,他總是以“滄海一粟”自許,以普通一兵自律。

1984年2月5日,粟裕同志逝世。按照他的遺願,他的骨灰分別撒在了他曾經戰鬥過的江西、江蘇、安徽、福建、浙江、上海、山東、河南等八省市的土地上,與犧牲的戰友們長眠在一起,實現了他“樂將宏願付青山”的壯志豪情。應家鄉人民的請求,粟裕同志的部分骨灰也撒埋在了故鄉的土地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晗 通訊員 林英 儲豔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