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搞明白公募基金怎麼投資新三板了!

新三板報-2020年4月17日-北京消息,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不僅僅是發佈正式版指引而已,還存在一些問題,在這些問題之下,我們才能找到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的真實邏輯,同時開啟新三板投資新時代。

1、流動性比盈虧更重要

公募基金一般指的是開放式基金,此類基金的特點是基民有隨時申購和贖回的權利,滿足基民申購贖回的權利是基金的義務。這就對市場的流動性有一定的要求,而新三板缺少的正是流動性。那麼公募基金要投資新三板市場,就必須要選擇流動性好的企業,哪怕估值高,或是短期虧損都可以,流動性比盈虧更重要。

以什麼來衡量基金產品所需要的流動性呢?一般會以大額申購、贖回的數據為準,或是以基金規模的10%作為標準。比如一隻規模為10億的基金,新三板市場就必須滿足日常1個億的流動性。而就當前新三板市場來說,基本不符合要求。而對於1億規模以下的基金,雖然新三板能滿足其流動性要求,但是又提高了基金業績的波動性,這會影響基金經理的考評。

我們可測算一下,以當前新三板市場總成交額的均值來測算,公募基金總體配置不會超過5000萬元。精選層究竟能容納多少?我們另文再述。


終於搞明白公募基金怎麼投資新三板了!

二、調研成本高,管理費要提高嗎?

新三板投資的試錯成本太高,一旦投資失誤,很可能面臨淨值歸零的風險。雖然精選層有穩定股價措施的預案,也有因財務造假等問題的承諾回購。但是公募基金也必然要增加研究成本,增加調研成本,按華夏基金顧金峰的說法, 不僅要調研企業,還要調研產業鏈、還要調研離職員工,還要調研競爭對手,還要反覆核對印證數據。這必然導致基金運營成本的增加,而運營成本是從收取的管理費中扣除的,那麼新三板基金要不要上調管理費呢?

如今,公募基金產品正向浮動管理費模式發展,也就是當基金賺錢時收取管理費,虧損時不收取管理費。賺錢與否是以賬面價值為準,而新三板市場的盤面價值不能充分反映其真實價格,往往要以實際成交計算盈虧。這就帶來了第三個問題,該如何評估基金產品的淨值呢?

三、淨值計算問題怎麼辦?

當年的嘉實元和就遇到淨值估值水平與實際成交結果不一致的情況。其中石化的股權最終是以低於估值的價格成交變現,導致基金淨值大幅縮水。而基民認為這侵害了他們的權益,並有基民發起維權訴訟。

基金淨值一般是以市值法進行計算,長期停牌的企業才會人為調低估值水平。從而使得基金淨值更貼近真實的價值。而新三板市場因流動性造成股價波動劇烈,以收盤價計算淨值會發生失真的情況,尤其是當遇到大額申購、贖回時,將會造成個股的大漲大落。

在上述問題沒有確切的解決方案之前,公募基金該如何投資新三板呢?

首先是跨市場配置,以非常少的比例配置精選層上流動性最好的企業。投資決策的排序應該是:流動性、轉板預期、價值低估。其次是投資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企業時,要做好長期鎖倉的準備,估值可以用該公司淨資產乘以一個係數的方式進行評估,或是以大宗交易價格定價。最後是抱團採購調研報告。面對高額的調研成本,最好是幾家基金公司委託第三方,以渾水的方式調研新三板公司,降低調研的成本。一旦發生優質企業,可通過多隻基金碎片化配置實現投資目標。

公募基金該如何投資新三板呢?

在上述的邏輯下,我們可以判斷的是,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是以邊際效應的方式進行,新三板總體的投資對基金整體的運營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不會造成基金淨值的劇烈波動,屬於邊際投資,有媒體稱為跨市場投資,其實是一個意思。

公募基金肯定會參與打新,但是會與科創板不同,打新前不會做短線準備,打新後也不會立即減持。在流動性影響和預期收益目標下,進行鎖倉式投資。

在公募基金的資金優勢下,投資者期待的精選層新股上市之後的接盤行為需要分情況。可能會接盤定價發行或詢價發行的個股,而不會接盤競價發行的個股。可以接盤股權分散較大,投資者較多的個股,而不會選擇人均持股較高的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