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烟火丨吃心不改的舟山海鲜面

□胡怡欣

白日的光热渐渐消散,黄昏悄然而至。渔船们像一个个放学归家的孩子,从四面八方的海上而来,怀揣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与渴望团聚的期盼,回到了那个熟悉而温暖的港湾。

夕阳像是偷喝了家中窖藏的甜酒,羞红了脸颊,染红了云霞,映照出一幅让人如痴如醉的渔舟唱晚图。

沈家门渔港的排挡又热闹了起来,吆喝声,寒暄声,欢笑声相互萦绕,其乐融融。舟山有数不尽的海鲜佳肴,但若论哪个最能让远在他乡上学的我魂牵梦萦,那非是一碗海鲜面莫属了。

一碗烟火丨吃心不改的舟山海鲜面

作者供图

每每忆起海鲜面,伴随着也就忆起了吃海鲜面的那段童年。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富裕,所以也不常出去大吃一顿。可是我们家有一个惯例,就是每当我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母亲就会带我到楼下的面馆搓一顿。

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各种海鲜食材,金光闪闪的梅鱼,光滑锃亮的带鱼,活蹦乱跳的富贵虾……它们似乎在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我的注意力,希望能进入我的碗中。

我斟酌再三,选择三位“佳丽”成为我的“碗中客”。

一碗烟火丨吃心不改的舟山海鲜面

作者供图

老板娘熟练地挑拣最好的食材放入碗中,她总是客气地多给我们一些,母亲微笑着推辞,老板娘总说几个小海鲜交个朋友值了,就在这你来我往地推拉之下,我们和老板娘的关系就越来越近了。

厨师接到食材,点燃煤气,拿出了老三样,铁锅,铁勺和汤汁。这里的海鲜面的汤汁常常是以大排和小排作为料头的,汤汁浓郁醇厚,再将洗净的花蛤、红虾和糖醋带鱼放入汤中,海鲜的鲜味和糖醋鱼的酸甜一点点渗透到肉汤中,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入一只红膏蟹,让蟹黄也融入汤中,那么这碗海鲜面的汤会更具有层次感。

另起一锅,将水煮开,撒一勺盐,不用放味精,因为这里的海鲜面讲究原汁原味,海鲜的鲜味足以满足你的味蕾。然后拿出舟山海鲜面专用的米面,放入水中翻一翻,时间不宜过久,要做到不生不烂,以最佳姿态出锅,滤水后铺在碗底。

最后加一勺猪油在汤中,连锅端起,将汤底和海鲜浇在米面之上。马上老板娘就伴随着氤氲的雾气,将这碗海鲜面送到你的面前。

一碗烟火丨吃心不改的舟山海鲜面

作者供图

久而久之,去那里仿佛成了一种习惯,有时和母亲吵架了,也会去那点碗海鲜面,置气地跟老板娘说“虽然今天和妈妈吵架了,不过钱还是得算我妈账上”。

长大后,老板娘还会和我母亲说起我小时候的淘气事。总之,童年中难过的,顽皮的,快乐的我都留在了那家店里,也留在了那碗面里。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店铺永远地淹没在时代的潮流当中了,但舟山的海鲜面店却不声不响地保存至今,像一本记录着城市变迁的日志,聆听了几代人的故事。

印象中的老字号面店,有西大街的巴哈面店,东港排档的飞珠面店,沈家门菜市路的老国强面店等。比起后来兴起的许多网红面店,我还是喜欢这些老字号面馆,因为他们总是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味儿。当我信步在老街上走着,只要顺着飘来的香气,来到那岁月停留过的门,听到老板娘那口地道的舟山话,就知道就是那味儿了。

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曾吃过一碗海鲜面,男人们回家前吃碗海鲜面,将工作中的不顺和沮丧留在碗底,将欢笑带回家庭。母亲们清晨用一碗海鲜面唤醒孩子朦胧的睡眼,开启美好的一天。渔民们在这碗海鲜面里看见了辛勤的自己,品尝到了满足与欣慰。

这样的美好不只有我们在消受,许多千里迢迢来的游客,只为吹着海风,望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海鲜面。越来越多的人会在这座城市留下他的故事,而这碗海鲜面的味道也将越来越丰富。

深夜食堂有这样一句话:“盘子有记忆,它记得温度,情感,也会记得食材最初的味道。”

有时候一样食物能够始终让你心口一热,那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色味俱佳,还是因为它为你保存了一段记忆,寄托着你满腔的情思,有着这人间独一无二的烟火气,常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作者胡怡欣,杭州师范大学在读

一碗烟火丨吃心不改的舟山海鲜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