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二季度落地可期

混改仍佔據“C位”

本報記者 杜雨萌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按照以往慣例,國資委或於近期召開央企2020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事實上,自去年11月份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下稱“三年行動方案”)後,國資委召開的每場新聞發佈會都少不了與三年行動方案有關的信息。

今年年初,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曾透露,新時代的國企改革會更加註重加強頂層設計,同時,藉助三年行動方案,更好地推動相關政策落實落地,按照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更好地推動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整體上看,三年行動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的落實到位。

不可否認的是,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業內翹首以盼的三年行動方案未能在一季度落地,但《證券日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完成初稿。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稱,“在二季度中,可以期待看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事實上,對於還未出臺的三年行動方案,不止其出臺的時間節點備受關注,其囊括的改革內容更是業內討論的焦點。

天津國資研究院院長助理邢倩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首先可以明確的是,下一階段的國企改革重點,一定會在過去幾年國有企業改革試點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調整,且偏重於操作性和可量化,並以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為基調,堅持創新驅動戰略,聚焦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等方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從重點領域試點進入全面落地期,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彭華崗表示,在起草制定三年行動方案過程中,國資委還進一步總結推廣改革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近幾年,無論是中央企業或者地方國企,在推進國企改革過程中都探索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國資委也將通過制定實施三年行動方案,把提煉出的一些經驗和做法上升為改革的政策制度。

以“雙百企業”為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央企業所屬“雙百企業”累計改革任務完成率達到55.14%。41.55%的“雙百企業”在本級層面開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非國有資本持股比例超過1/3的佔53.49%;62.65%的“雙百企業”在子企業層面開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除此之外,“雙百企業”中已有19%實施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18%實施了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27%實施了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42%採用其他方式建立了中長期激勵機制。

“整體上看,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在改革進程中始終處於關鍵地位。”邢倩倩認為,隨著三年行動方案的正式出臺,國企混改、股權激勵、併購重組等改革舉措將進入加速落地見效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