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園地鐵站今起封站 明年底綜合樞紐將開通可三線換乘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您好,蘋果園地鐵站今天開始封站改造了,您可以在旁邊坐公交車再換乘地鐵。”從今天(4月18日)首班車起,為配合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施工和地鐵蘋果園站改造,北京地鐵1號線蘋果園站將封站,所有乘客停止進出站。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將增開蘋果園站至古城站的臨時擺渡線,目前,地鐵單位的工作人員仍將留守車站,引導乘客出行。

蘋果園地鐵站今起封站 明年底綜合樞紐將開通可三線換乘

今天上午,地鐵工作人員在蘋果園地鐵車站外掛起了封站改造的通知。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封站後列車仍將在此折返

從今天開始,地鐵蘋果園站正式封站改造,1號線列車運行區段也變更為古城站至四惠東站。預計2021年底,蘋果園站與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將同步開通恢復運營。

蘋果園站是1號線的終點站,封站後,部分客流將分散轉移至1號線古城站、八角遊樂園站和6號線楊莊站等。

蘋果園地鐵站今起封站 明年底綜合樞紐將開通可三線換乘

蘋果園站封閉改造期間,北京公交將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開通臨時擺渡專線,蘋果園站至古城站一站直達。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現在是疫情期間,客流量沒有達到正常水平,預計恢復正常後,古城站的進出站客流每天會增加六七千人次。今天又恰逢週末,早高峰的客流人數本身就相對較少,從我們現場人員的直觀感覺來看,古城站的客流增長情況很平穩。”北京地鐵蘋果園站區站區長於竹瑛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好客流變化,減少乘客的排隊等候時間,古城站將增加4臺安檢機和4臺移動閘機,同時導流圍欄也改成了推拉式。

記者瞭解到,蘋果園站封閉改造期間,雖然停止了對乘客的進出站服務,但車輛仍將在蘋果園站實行折返作業,因此,站務、綜控、值班站長等多個崗位上都會有人員留守,一方面對於不熟悉運營調整的乘客進行交通指引,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施工期間地鐵線路的安全平穩運行。

蘋果園地鐵站今起封站 明年底綜合樞紐將開通可三線換乘

在蘋果園站封閉改造期間,列車仍將在此折返。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將實現三線換乘

熟悉北京軌道交通的市民可能還記得,早在2017年,北京市就曾提出要在當年年底對蘋果園站進行封閉改造,為期三年,這也讓不少周邊居民高呼“出行不便”。而後,由於考慮到市民的切實需求,車站並未實施封閉,而是在蘋果園地鐵站的南側,提前進行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的南區施工。

蘋果園地鐵站今起封站 明年底綜合樞紐將開通可三線換乘

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的南區已經開始施工。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今天上午,記者沿著一條碎石路步入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的南區施工現場後,可以看到,空地上已經挖出了一個巨大的深基坑,面積足有半個足球場大小,沿著坑壁打下了數十根支護樁。而在施工工地的東西兩側,還分別建有兩段待合龍的高架橋,這中間正是S1線規劃中的金安橋站至蘋果園站區間。

按照交通部門描繪的藍圖,到2021年底,這裡將建成一處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樞紐,為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服務。樞紐投入使用後,不僅地鐵1號線、6號線、磁懸浮S1線均可在此換乘,還包含出租車、小汽車、自行車、步行等多種交通方式,將極大改善蘋果園地區的公交換乘條件,成為京西地區和其他區域之間聯繫的重要換乘中心。

在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中,蘋果園地鐵站也將得到翻建,站臺將改建,增加乘客的候車面積,並且同步建設站臺屏蔽門,乘客候車將更加安全。

蘋果園地鐵站今起封站 明年底綜合樞紐將開通可三線換乘

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效果圖。

地下空間將建換乘停車場 能停放800輛小汽車

據瞭解,蘋果園及交通樞紐採用立體式的綜合換乘,軌道交通S1在3層,BRT公交在2層,6號線和1號線則在地下。同時,地下空間還將建設P+R駐車換乘停車場,預計能滿足800輛小汽車的停放需求,屆時,市民無論通過何種交通方式抵達樞紐都能順利換乘。

而從遠期來看,到2037年,預計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還能滿足全日總客運量90萬人次的換乘需求,或將成為北京市日發送量最大的城市客運樞紐。

按照市重大辦及石景山區政府要求,根據工程情況,南北區計劃分別於2020年6月、9月完成基坑支護及土方工程施工,開始主體結構施工;2021年2月、6月主體結構封頂(含二級開發部分)。2021年底,基本完成交通功能部分建設,力爭具備三線換成條件。

“南北向道路較少且缺少微循環道路”,常來蘋果園地區的市民難免有這樣的感受。記者瞭解到,與樞紐站同期建設的還有周邊的路網,五條市政道路及兩條高架匝道也將與樞紐站同步投入使用,分別為蘋果園南路(城市次幹路,全長1213米)、金頂東路(城市次幹路,全長438米)、蘋果園路(城市支路,全長1043米)、規劃一路(城市支路,全長387米)、規劃二路(城市支路,全長413米)及兩條BRT快速公交匝道(全長726米),道路總長4315米。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協作記者 王貴彬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