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生前拆除1700多座淫祠,死後老百姓卻憤怒的拆掉了他的祠堂

說起唐朝,就絕對繞不開一個女人,武則天。公元690年,武則天代唐稱帝,建立武周。由於是以一介女流登上九五之位,所以武則天對任何大臣包括自己的走狗來俊臣都防著一手,可唯獨對當時的宰相狄仁傑毫不設防。

狄仁傑生前拆除1700多座淫祠,死後老百姓卻憤怒的拆掉了他的祠堂

史書記載,在武周時期,狄仁傑是典型的屁股兩邊坐。一方面,狄仁傑難忘舊唐,他與許多昔日的唐朝王公貴族都保持著友誼。另一方面,對於武則天的無條件信任,狄仁傑感激莫名,為新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狄仁傑是個能臣,也是個忠臣。為了報答武則天的這份信任,狄仁傑幹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其中便包括了拆除淫祀。

狄仁傑生前拆除1700多座淫祠,死後老百姓卻憤怒的拆掉了他的祠堂

淫祀指的是不正規的祭祀,也就是不在禮記所規定的幾種祭祀,禮記規定,一種是天上星辰等的祭祀,二是地上山川等的祭祀,三是對人類有大功的人的祭祀,除此之外,都屬於淫祀。

在那個時代,武周境內的淫祀非常嚴重,尤其是南方,許多淫祀誘惑百姓捐獻,聲稱只要捐了錢死後便能“上天堂”,不再受苦。

當地方官員將這一情況上報後,狄仁傑憑藉其敏銳的政治嗅覺立刻發現這事的嚴重性,於是他建議武則天立即處理!

狄仁傑生前拆除1700多座淫祠,死後老百姓卻憤怒的拆掉了他的祠堂

武則天聞之大怒,於是便交付狄仁傑五千士兵,命他前往南方搗毀這些蠱惑百姓的淫祀。狄仁傑在接到命令後當日便集結軍隊,半月後來到了南方,他執法毫不留情,每到一處便將當地的所有淫祀拆除,得罪的豪強不計其數。

舊唐書記載,此次行動,狄仁傑拆除的淫祀數量高達1700多座。各地百姓在明白了淫祀的危害後,對為民做主的狄仁傑十分感激,於是便自發的為其立了許多祠堂。但戲劇性的是,狄仁傑死後,他的祠堂卻被憤怒的百姓拆除了,這是怎麼回事?

原因其實很簡單,狄仁傑去世後,他兒子狄景暉線顯露出了本性,在擔任魏州參軍期間,狄景暉在當地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苦不堪言的百姓將氣都撒在了已亡故的狄仁傑身上,於是便將其祠堂拆除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