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聽潮用心為上

國內疫情不再過分矚目,抗疫形勢持續好轉。輿論越來越關注復工復產,各種研判和分享鋪面而來,令人目不暇接。

正能量隨處可見,希望包容甚至善待批評意見或不同意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一定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機遇與挑戰。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歷史上曾經成百上千年的封建桎梏、專制沉珂和文革遺毒。這些年在職場上聽過一些培訓和分享,有一個觀點比較贊同:不要總是想去統一別人的思想,有智慧的人都是想辦法統一大多數人的奮鬥目標和行動步驟。泱泱大國,極難在思想上整齊劃一,要允許等待觀望、質疑徘徊和應者雲集。畢竟地區發展不平衡,個人際遇千差萬別,家庭薰陶和普世教育接受程度參差不齊。我們還是理智地選擇相信在各行各業絕大多數人都是具有較好素質和正常三觀的。

市場經濟步入深水區,改革開放需要克難攻堅,自然需要創新精神。傳統文化裡面有兩個東西不太好,一直沒有解決徹底:一個是不大接受先行先試的失敗者,幾乎沒有試錯機制;一個是社會輿情方面容易落實群情激昂,道德綁架,肆意侵犯公民合法權益。明明有多部法律和政策背書,在熊熊燃燒的火焰面前,極少推送具有專業、嚴謹、人文和科學精神的訊息,導致某些方面日復一日,裹足不前。這都是深化改革需要注意的地方。

記得南開大學熊培雲教授寫過一系列書,大部分都值得學習和尊敬。裡面指出的許多現象和問題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重新發酵甚至爆裂,殊為可嘆——錯失了當下自覺的良機。個別新聞媒體的著名人士也畏首畏尾,不能旗幟鮮明指出問題實質,針砭時弊,引導正氣,幾為裹挾。要麼無關痛癢,王顧左右而言他,缺乏實事求是精神。

化危為機,是一個再思考再學習的機遇。這一點,我們應當謹記,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