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为何在接到假诏后毫不犹豫地自杀

导语:

战国末期,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扫平了东方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可惜的是秦朝却是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不过二世而亡,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权臣赵高和秦二世胡亥的暴虐统治。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按理说皇位应当传给德才兼备的长子扶苏的,而不是胡亥。然而,扶苏却被赵高用一封假诏书就被逼自尽了,这是为什么呢?

  • 扶苏发配边疆

我们都知道公子扶苏以仁德著称,为人宽厚。而秦始皇的性格就比较刚毅暴戾,所以他们父子在政治上经常意见相悖。后来扶苏因为秦始皇坑术士的事情,直言进谏,惹怒了秦始皇,于是秦始皇就把他发配到上郡。

公子扶苏为何在接到假诏后毫不犹豫地自杀

秦始皇

至于秦始皇把扶苏派去戍边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扶苏惹怒了秦始皇。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才能出众,贤名远播,秦始皇并不是昏君,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把自己寄予厚望的大儿子发配边疆,远离政治中心的。

秦国是通过武力统一天下的,所以必然会导致民心不稳,六国残余的势力也一直在蠢蠢欲动,必须用强硬的手段镇压下去。而扶苏的性格太过于仁慈,如果是在天下太平的时期,他或许能够成为一代明君。但若是将充满隐患的秦朝交给他,只怕以他那仁义柔弱的性格都难以坐稳江山。

公子扶苏为何在接到假诏后毫不犹豫地自杀

公子扶苏戍边

秦始皇也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想让扶苏到边境去历练自己。驻守边境的都是大秦的精锐军队,其将领又是颇得秦始皇器重的蒙恬,蒙氏一族世代忠于帝国,扶苏在那里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而且也不用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可惜的是,扶苏却并不能理解秦始皇的良苦用心。

  • 扶苏的自卑心理

扶苏对于秦始皇是充满着敬畏的,不仅因为他是自己的父皇,是大秦的帝王,更因为他的丰功伟绩。扶苏是很有政治远见的,也有足够的能力,可惜内心不够强大。他渴望像秦始皇一样的霸业,更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父皇的赞许和认可。

只不过秦始皇一直把扶苏当成继承人一样培养,所以要求非常严苛,而扶苏因为总是无法让自己的父皇满意,心里就非常失落,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 大儿子与小儿子的区别

秦始皇对于扶苏要求苛刻,不苟言笑,反之对于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却是非常宠爱,有求必应。其实也正常,扶苏是继承人,所以要严格要求,好锻炼他的能力。小儿子又不用继承国家,所以怎么宠都行。

公子扶苏为何在接到假诏后毫不犹豫地自杀

秦二世胡亥

其实从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扶苏的名字是从诗经中选取的,而胡亥的"亥"字就是小猪,由此可见秦始皇对二人态度的差别。可是扶苏到底是年轻,加上内心柔弱敏感,在与胡亥的强烈对比下,扶苏就误以为秦始皇不喜欢自己。

因此,扶苏没有理解秦始皇派他去戍边的真正用意,而是以为是父皇对自己失望了,所以把自己赶出了咸阳,更不会想到秦始皇会把皇位传给他。在扶苏的眼里,父皇已经放弃了自己这个儿子。

  • 秦始皇的突然离世

赵高和李斯之所以可以假传遗诏,是因为秦始皇死得突然,毫无预兆,在赵高和李斯的刻意隐瞒下,外界根本没有人知道秦始皇已死的事实。而扶苏被发配边疆的时候,秦始皇的身体还很好,所以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父皇已经死了。连蒙恬都只是怀疑诏书的真伪,未曾想到始皇已死。

公子扶苏为何在接到假诏后毫不犹豫地自杀

赵高

更何况李斯和赵高都是颇受秦始皇器重和信任的,扶苏对于他们两个人的话也无法怀疑。而且秦始皇那么厉害,怎么会有人敢假传圣旨呢,所以扶苏内心就坚定地认为是自己的父皇下令处死自己的

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导致扶苏没有怀疑过秦始皇要自己死的命令。可是,扶苏没有必要非要自杀啊,他完全可以反抗啊,而且当时他完全有反抗的能力。当时驻守边疆的有三十万大军,而蒙恬明显是站在扶苏这一边的。当时的宗族制度也是主张立长,扶苏作为长子,素有贤名,继承皇位本就是众望所归的。

可以说当时赵高和李斯是走了一步险棋的,因为扶苏此时手握重兵,自己手中不过空有一张假诏书,万一扶苏带领蒙恬起兵造反,他们根本就无法抵抗。但是赵高很了解扶苏的性格,他相信扶苏不会造反,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扶苏自幼饱读圣贤书,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他认为作为臣子,理应忠于帝王,作为儿子,理应顺父母,对父母的惟命是从。所以扶苏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造反这种不忠不孝的事情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母养育了自己,父亲要自己死,同样也不能违背。

公子扶苏为何在接到假诏后毫不犹豫地自杀

公子扶苏

可是即便扶苏不会带兵造反,那他也该像蒙恬说的那样找秦始皇问个清楚啊。这就是扶苏的性格问题了。扶苏的性格仁慈,可说得难听了就是比较软弱。尽管他有自己的政治主见,可是他还是没有反驳自己父皇的勇气。他敢于为了百姓的安危直言进谏,表达自己的主张,这是他仁德的体现。但对于他自己本人,则是习惯了顺从自己的父皇,从不违背父皇的命令。所以此时,他同样没有勇气回去辩解。

结束语:

因为外界的因素和扶苏个人的原因,扶苏这位被秦始皇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就这样被赵高和李斯用一封假诏书轻而易举地结束了生命。其实扶苏自杀也反映了一件事,即使继位的不是胡亥,即便赵高没有把控朝政,假若继位的人是扶苏的话,秦朝也是难以摆脱短命而亡的命运。因为从扶苏个人的性格能力来看,若是在太平盛世,他可以做到让百姓安居乐业。但他无法掌控当时并不安定的秦朝,只可惜始皇帝死得太早,没有让扶苏有机会成长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