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士大夫與宦官相爭,竟因友軍"誤傷"而失敗告終

想必大家都對《三國演義》中這樣一段情節非常熟悉:

漢少帝即位後,大將軍何進欲除掉宮中十常侍,竟召董卓率軍進京,而何進最後被十常侍密謀殺害。上文中所提及的十常侍即是東漢時期宦官集團的典型代表,而何進作為漢少帝的舅舅,也就是漢皇室外戚。

快速讀懂“黨錮之禍”成因

事實上,宦官參政早在漢和帝時期即有先例,且東漢皇帝自漢明帝后享年無一超過四十歲,這就為宦官專權提供了極佳的機會。而在即位皇帝普遍年幼的條件下,外戚勢力亦乘勢抬頭,意圖掌控局面。因而東漢中後期形成了獨特的宦官、外戚交替執政的狀況。


漢末士大夫與宦官相爭,竟因友軍

黨錮之禍

漢桓帝時期,以梁冀為代表的外戚集團倒臺,東漢暫時進入宦官專權時期。面對宦官專權的局面,以陳蕃為代表的士大夫階層形成了討論時政、品評任務的"清議"潮流,與當時宦官展開鬥爭,這些士大夫被統稱為"黨人"。而黨人與宦官之間的鬥爭,史稱"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過程及結果

在早期的鬥爭中,黨人因受宦官誣陷而大量被捕入獄。一時間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士人紛紛為其鳴不平。邊關名將皇甫規甚至以自己沒有被列入"黨人"下獄而主動請求論罪。漢桓帝迫於壓力,被迫釋放"黨人"。

但不久之後的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去世,靈帝即位。當時靈帝僅僅十三歲,外戚竇武與太傅陳蕃對朝中宦官早就深惡痛絕,因此密謀一舉剷除宦官勢力。竇武集團雖是外戚,但相比當時專權的宦官,都更加正直、清明,所以當時士人普遍偏向於竇武集團。


漢末士大夫與宦官相爭,竟因友軍

竇武

建寧元年(168年)九月,竇武意圖除掉宦官的計劃洩露,宦官曹節等人劫持太后,假傳詔令,追捕竇武、陳蕃等人。竇武等人聞訊亦起兵反抗。但是在竇武、陳蕃等黨人的反擊鬥爭中,出現了一個逆轉該事件進程的關鍵人物——他就是張奐。

張奐在此之前身為護匈奴中郎將,剛剛平定三輔的羌人叛亂,且率軍回到京師。而剛回不久,京城便發生了竇武、陳蕃反擊宦官的行動。宦官害怕不能成功壓制黨人,便假傳詔令,宣稱竇武等人的本次行為是"叛亂",因而讓張奐即刻率軍進攻竇武。而張奐剛回京城,對京中情況全無瞭解,在看到聖旨後毫無顧忌地出兵,進攻幷包圍了竇武,使其被迫自殺。陳蕃等其他起事黨人也隨即被害。失去竇武、陳蕃保護的士人們普遍被連坐下獄或者罷免官職。

這場士大夫與宦官的鬥爭,最終以士大夫的失敗落下帷幕。宦官專權日益猖獗,最終《後漢書》中所述的"漢世亂而不亡,百餘年間,數公之力也"不復存在,宦官更加為所欲為,殘害百姓,終於激起黃巾起義。

張奐其人

在這場鬥爭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張奐,因其"誤傷"竇武而導致黨錮之禍整個事件的走向發生改變,為後來天下大亂埋下隱患。


漢末士大夫與宦官相爭,竟因友軍

張奐遊戲形象

但毫無疑問,這場鬥爭中張奐攻擊竇武的行為純屬"誤傷友軍"

。首先,張奐常年駐守邊疆,對於朝中局勢瞭解確實不深刻,導致他在竇武起兵時未能選擇正確的方向;且當時宦官以及掌控了詔令的發佈權,張奐受詔後第一時間是無從知曉其真偽的,出於其對國家的忠心——其任護匈奴中郎將平定三輔歸京時"振旅而還",可見其部眾數量之多。同樣的條件下董卓選擇了入主京師,而張奐卻恪守本職。因此在當時環境下,他自然會出兵攻擊所謂的"叛軍",殊不知其已被他人利用。

其次,當時涼州士人在士大夫階層中要低人一等——當時的士大夫"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三十五人大都出自中原地區的兗州、豫州,而張奐所生所長的涼州無一人位列其中。《後漢書·張奐傳》載,漢朝規定邊關戶籍不得內遷,但是因為張奐功勞尤其卓著,才允許其遷家至弘農。可見涼州士人與中原士人之間存在強烈的隔閡,這也導致張奐進京後沒能與黨人取得有效聯繫,致其"誤傷"自己的"革命同志"。


漢末士大夫與宦官相爭,竟因友軍

張奐

最後,為何上文要將竇武、陳蕃之輩稱為張奐的"革命同志"?《後漢書·張奐傳》載,張奐在逼死竇武之後,宦官要給張奐封侯。此刻得知真相,知道自己已被奸人利用的張奐悔恨不已,"卒不肯當"。由此可見,張奐和竇武等人同樣痛恨宦官勢力並希望剷除之。

在此後的歲月裡,張奐盡其所能上書為黨人們辯護,請求平凡竇武、陳蕃等黨人並釋放其受刑的家屬。這些舉動自然受宦官忌恨,最終張奐以結黨罪免官回家。在他生命最後的歲月裡,張奐在弘農於弟子千人講授儒經,著書論道,以了餘生。也算是對竇武,對陳蕃,對所有因自己而無謂犧牲的黨人的"自我贖罪"。

張奐年少即胸懷大志,曾說:"大丈夫處世,當為國家立功邊境。"後來他的一生也都在兌現他年少時的諾言。他鎮守邊關多年,先後出任過安定屬國都尉、武威太守、度遼將軍與護匈奴中郎將等職位。他對待少數民族恩威並施,且軍功卓著。奈何一世英武,終被奸人所用,為人詬病一時。

我是星衍史談,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點個贊同、收藏和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