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又尷尬了

諾貝爾和平獎:又尷尬了

諾獎:又尷尬了

文/孫文曄

最近兩年,諾貝爾和平獎頒得越來越尷尬。就在網絡簽名“要求收回昂山素季諾獎”趨熱之際,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又揭曉了,不過,這回得獎的不是個人,而是一個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ICAN)

諾獎花落非政府組織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也屬慣例。截至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共頒發了98次(其間有19年沒有授獎),共有131名得主,包括104位個人和24個組織。歐盟、聯合國維和部隊、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國難民署、無國界醫生等調解國際衝突的機構,都曾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

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然而,就在頒獎前一週,哥倫比亞全民公投,導致和平協議喪失合法性和執行效力,讓諾獎顯得有些滑稽。而簽署和平協議的另一方哥倫比亞革命武裝領導人隆多尼奧與獎無緣,則讓人指摘,諾獎只能頒給西方喜歡的人。或許是頒給個人風險大,這屆選個組織算是安全項。

依據炸藥發明人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獲得者應當是“促進民族間之友愛、消除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做出最多、最大貢獻之人士”。不過,自“冷戰”以來,設置熱點議題,似乎成了諾獎的又一個功能。

本屆諾獎的議題設置,剛好契合當前熱點:“在我們生活的當今時代,核武器的風險大於以往任何時期。 一些國家正在對其核武庫進行現代化改造,而更危險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擁核,比如朝鮮。”

挪威諾委會主席在宣讀決定時說,“國際社會通過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禁止地雷、集束彈藥和生化武器;但是對於更具有破壞性的核武器,卻尚未成為國際法律禁止的對象。非政府組織ICAN已經幫助填補了這項法律空白,到目前為止有108個國家作出了禁核承諾,稱為‘人道主義承諾’。”

然而,這種“人道主義承諾”有效嗎?要知道ICAN是一個聯合體,由超過100個國家的非政府組織組成, 200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正式成立,目前該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內部。雖然諾獎委員會說該組織“做出開創性努力”,但該組織對解除核武器到底有多少實質影響,卻令人生疑。

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主任伊戈爾·科羅琴科接受俄媒採訪時認為,該組織對從實際上解除核武器,基本上沒有任何影響力。畢竟這些決定由主要的核大國的政治領袖來定奪,而不是社會組織。

雖然該組織一再表明“關注核爆受害者難以接受的痛苦”,但日本政府似乎也不買賬。由於日本沒有參加該條約,日本外長河野太郎在該組織獲獎後表示和該組織“在廢核的目標上一致,但達成的方式不同”。

2017年7月,聯合國通過了在全球範圍內禁止核武器的公約, ICAN是主要倡導者。不過,由於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均未參加該公約談判,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概不參與,122國簽署的文件僅有象徵意義。

聯合國尚且不能讓大國之間達成共識,一個每年預算約為100萬美元的非政府組織又能起什麼實質作用呢?顯而易見,真正決定裁減核武器進程的是現行的協議,特別是由核大國主導並參與締結的“核不擴散條約”。

本屆諾貝爾和平獎頒給ICAN,不僅多方不以為然,就連ICAN的執行總監菲恩也表示,剛聽到消息的時候還以為是惡作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