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世間的許多美食都是偶然得來的,像我們赫赫有名的東坡肉,叫花雞等等因為機緣巧合才製作而成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臺灣的美食,這種美食原本只是當地漁民為了維持生計而製作的,但是因為風味獨特,價格低廉成為了當地的平民美食。今天我們就要說的是擔仔麵,這種面原是起源於臺灣南部的一種小吃,“擔仔”在閩南語中就是挑扁擔的意思,意思就是說這種面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創作這種擔仔麵的是臺灣南部的一個漁夫叫做洪芋頭先生。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臺灣沿海的居民世代以捕魚為生,但是每年的清明到中秋這段時間都是颱風季節,風浪滾滾,不適合航海出行。所以當地的漁民一到颱風天氣為了勉強維持生計,都會挑著面外出謀生,在風平浪靜的季節,魚人靠捕魚為生,收入比較多,叫做大月,如果是在風浪險峻的颱風天氣,人們只能靠賣面獲取少量的收入,被稱作小月。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所以,在臺風天氣由魚人賣的這種面就取名為“度小月擔仔麵”。洪芋頭先生在那個年代將擔仔麵作為是渡過難關的副業,而現如今,他的兒孫們已經繼承了他的產業,並將它發揚光大,現在這個品牌的擔仔麵,已經有了工廠,有了專門的供應門店,將它製成罐頭熱銷海內外,它的受歡迎程度非常的高。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擔仔麵是用油麵做成的麵條,不同於普通的麵條,它是將麵條放在一個鐵質或者是竹製的篩子裡,篩子放在熱鍋中煮制而成的。擔仔麵一般都是用那種比較精緻的小碗兒,將面放入碗中,然後在面的上面淋上一層臊子做澆頭,在擔仔麵上會給你放上一個大蝦或者是半個滷蛋。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在臺灣,擔仔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洪芋頭擔仔麵”,另一種就是“度小月擔仔麵”。這兩種擔仔麵在口感上有細微的差別,洪芋頭擔仔麵給的分量十分的足,配菜豐富而且湯汁也比較多,度小月擔仔麵十分的精緻,肉臊中的湯汁比較濃郁,他們兩個的共同點都是在面上面各有一個鮮蝦,並且兩種面選用的滷蛋和滷貢丸味道都十分的可口。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度小月擔仔麵的成功,更是成為了臺灣小吃的一種象徵,在臺灣很多的小食店都有許多擔仔麵的符碼,用來裝飾自家的店面。洪芋頭擔仔麵除了繼承洪老先生的口味以外,還充滿了懷舊,現如今在店裡煮麵仍然是用矮灶矮爐,這個店裡的擔仔麵給的分量非常的足。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新中街上有一家“財神臺南擔仔麵”,這一家的面是由師傅坐在矮凳上面製作的,就連客人的用餐都是坐在低矮的桌椅上面,保留了傳統。這家店的生意非常的好,但是煮麵的灶臺仍然是乾乾淨淨。這家店裡沒有蝦,也沒有貢丸,滷蛋之類的,只在麵條上面淋上一層肉臊,可見除了肉臊少以外,其他的配菜都只是點綴並不是主角。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除了這一家店,還有一家店味道也非常的好,據說這家店每天都可以賣出2000碗,這家店主打的就是高湯,據說高湯是用50斤草蝦熬製出來的,鮮美可口。擔仔麵上面的肉燥是用豬蹄肉烹製出來的,除了肉臊,在面的上面還會給你放上一塊肉和一隻蝦。為什麼肉臊口感鮮嫩q彈,香味濃郁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高湯中的鮮美,小編認為這家的擔擔麵是最好吃的,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那家面給的量十分的少。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在臺灣的一家麵店裡面,小編找到了濃厚的臺灣風味和屬於臺灣人的幽默感。在這個店裡面所有的菜品都放在一個透明玻璃的展示櫃裡面。當你走進這家店,首先店家就會給你一小碟豆腐,這碟豆腐泡在醬油裡面,在這些豆腐裡面還添加了阿里山的山葵,這些都是現磨的,豆腐的清香伴著微微的芥末香氣,聞起來就非常的有食慾,吃起來更是鮮嫩爽滑清香可口。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這碟豆腐我選用的材料是芙蓉豆腐,這種豆腐是豆腐中的佳品。除此之外,豆腐的上面還撒著細碎的蔥花。這家店就除了豆腐,還有以蔭鳳梨,豆豉煮海吳鍋魚,紹興醉蛋等等都是十分美味的。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對擔仔麵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這種臺灣的特色小吃口味獨特,屬於老少皆宜的美食。其實在臺灣這種擔仔麵不僅僅只是在路邊小店有賣,有一家擔仔麵店一碗麵賣50元臺幣,但是他的餐具卻高達1萬多元,很多客人來此消費都不是為了擔仔麵有多麼的好吃,而是為了體驗一把高昂的餐具。

吃遍臺灣,小吃系列之-擔仔麵

這家店裝飾得豪華氣派,金碧輝煌,食材也非常的高檔,這個店是許多人用來宴請賓客的場所。其實小編認為擔仔麵的價值和口感是不能完全用食材的高檔與否,店面的裝修程度來衡量的,在街邊的小吃店也能吃到最正宗最美味的擔仔麵。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也喜歡吃擔仔麵或者想要嚐嚐這道美味的小吃的話就將這篇文章留言或者是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