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鉴于文章推送问题,这篇是随缘讲的,但是私以为这篇内容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明白这个最基础的道理,一切所谓“修身养性”都只是纸上谈兵。

什么是最起码的“为人处世”之道?

那就是明白——

什么是“主客”。

不单独针对“一个人”主动开口,就是做主,而单独针对“一个人”主动开口,就是做客。

“不仁”自然无咎

也许不少朋友听过这样一句话:

“最高级的情商,就是沉默。”

事实上,这句话是在说——

你不要单独对着一个人开口,因为一旦这样,就叫做客。

在中文语法中,我们听过“主、谓、宾”的说法,而所谓的“宾”就是客,当主客之间产生作用时,客相对于主,就叫做“被动”。

当然这里我们不是要讲什么语法,而是在讲,不要轻易让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下。

即便开口,也要对着两个以上的客体开口,因为这样就避免了“仁”的问题。

“二人”为“仁”,而《道德经》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当你不是主动针对一个人开口时,就是“不仁”,而“不仁”就没有偏颇,没有偏颇自然无咎。

你从来都见那些大德高僧要么是开坛讲法,要么是别人主动求上门他才讲法,而不是上街扯着别人的袖子讲法。

什么叫开坛讲法?就是对着空气自说自话,别人来不来随缘,听不听随缘。

佛说“佛渡有缘”,意思其实是指——

你不能上街看到一个人就扯着别人的袖子去“渡”他,因为你对对方行为的“初心”一无所知。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是谓“随缘”。

现在倒好,很多人“物不来他追,物去他还留”,即便嘴上说得再好听,也不知道这种修行到底是在骗谁?

真当别人是傻子?

以为打着“说法、渡人”的旗号,就可以随便作恶了?

主客易位,难辞其咎

最近我做的视频以及对个别评论的回复都比较激烈,其实就是为了说明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坦白讲,听不听随便,因为我不会针对谁说话。

作为一介文化乞丐,我也没这个义务。

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意思是我必须做自己的主,并且不替别人做主。

别人的言行与我无关,只要他不是“单独”针对我的。

坦白讲,我没有任何资格拉着一个人去教育他,“医不叩门”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因为如果一个人说话不是针对我“个人”的,那么我又怎么知道他不是随缘说法?

中正来讲,当一个人不是针对我说话时,我只能判断为——

我不知道他是对是错。


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只要我先主动对一个人开口,不管我说的是什么,我都等于把自己摆在客位主动请教别人,说简单点,就是我只要主动去“单独”攀缘一个人,其实就是期待对方给我一个回应,不管我自以为自己抱着什么心态,其实都是我针对一个人的请教(这里是本文重点)。

既然我上赶着请教别人如何做人,那么一个“见道”的人,他为了行道,都必须“做主”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因为是我自己主动把脸送上去给人打的,他就必须打。

比如我虚心向他请教,他就虚心回答我。如果我居然上去就企图教他做人,他自然就不吝教我做人。

所以,任何人在我没有主动针对他说话的时候,却想要反客为主动对着我说话,我直接理解为他是来请教我的,此时作为“主”的我,自然不会“客”气。

你会发现,当一个人在主位时,只要他不离开主位,不主动攀缘,不借他山之石(离开自己的主场,追穷寇),那么不论如何,他都立于不败之地。

而一个人在客位时,只要不主动开口对着主位攀缘,那么他就无咎。

《周易·乾卦》云:

“上九:亢龙有悔。”

又云: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正是此理。

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不论是主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被客牵着鼻子走,还是客想要在别人的地盘上反客为主——

主客易位,难辞其咎。

没有对错,只有主客

有些朋友会发现,我不会主动跑去别人的文章、视频下面说三道四,因为如果我说谁的文章、视频有毛病,那就是我自己有毛病。

毕竟,你已经坚信你如此对了,又何必强拉着别人去说服别人?你只要坦然地对着所有人说出自己的观点就行了。

怎么看一个人的道行?

只要他不管别人愿不愿意,主动强行拉住别人说自己是对的,那他保准就是门都没入的糊涂蛋。

这还不算恶,更恶的是,他说完后还觉得这是自己大发慈悲对别人的“谆谆教诲”。

对这种人,来一个,我骂一个。

为什么?

谁让他主动来找茬的?找完茬还一副道德君子的样子说我贪、嗔、痴?

那我就嗔给他看。

还真把自己当如来,把我当孙猴子了?

我道这种人就欠收拾,被社会收拾的无处可躲,跑网上来“渡人”了。

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诸位朋友:

“医不叩门,道不轻传。”

所谓医者,就是别人不求上门,绝不救人。如果你上大街看到一个人不顺眼就主动拉住他,说他有病,那么不管别人是不是真病,你自己一定有病。

你想想看,在谈判桌上,谁会轻易先开口?

这就是为什么我只是上传文章、视频,而且从来不去评论别人的文章,因为我不是来和谁讨论问题的,我只是在自说自话,我根本没有请教谁的打算,读者看不看随缘,所以要强行“教我做事”的读者,我绝对顺势教他做人。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即便钩直饵咸,你主动来攀缘就是上钩的鱼,还哪来的底气?

什么叫“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就是管好你自己,在你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只要别人没主动侵犯你,就别把手伸太长去管别人怎么做。

一些涉世已深陷入“顽固”的老家伙们,我懒得去说,因为他们已经没什么可塑性了。但是对于年轻人,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你们:

一个人只要细心观察,迟早就会发现这个社会的最底层逻辑——

任何事情,主都在高势位,所以一切行为,都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搞清楚自己的位置,才能无往不利,不然就等着被教做人。


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真正的道德就是认清:

没有“对错”,只有“主客”。

除恶务尽

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些人说起话来总是满嘴仁义道德,一旦遇到外力就开始说什么“忍辱负重”,仿佛他的懦夫行为为这个社会安定做了多大贡献似的。

现实中,你看这个社会有没有人理这种懦夫?

这个社会,就是这种人太多,才变得各路妖魔鬼怪横行。

为什么现在医患关系纠缠不清?那是因为现在的一些“所谓”医生缺少了“悬壶济世”的医德,上赶着给患者推销自己的药,告诉患者他有一堆毛病,为了患者好,需要做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吃各种不必要的药。

难道有人居然以为,打着“佛陀、上帝、真主”的旗号说别人有毛病,就比那些没有医德的医生更高尚了?

扪心自问,他确定自己是为了别人好,才拉着别人强行说一个“仁义道德”吗?

真的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存在感吗?

在这里,我警告一些“佛魔”,别拿着“佛”做幌子给别人扣大帽子,他只要一开口,稍微有点道行的人就知道他是什么玩意儿。这种人,如果主动上门讨打,就别怪我说话不客气。

修行的人就应该看上去“温言细语”地和别人慢慢说法?

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可笑,谁主动跑来烦我,我上去就是一巴掌,告诉他这个社会没有法外之地,网络也不是。

不要觉得,在现实中没人听他的“四大皆空”,就跑网上来见人就说,在这里,我也不听。

什么?有人要和我讲一个“道德”?

“道德”是国家在主位上讲给所有人听的,它有一个表现形式,那叫做“法律”,而不是个人用来给别人扣帽子的武器,请搞清楚这个最基础的道理。

在国家的主场中想要反客为主,就等于触犯法律,你看看谁敢?

在网上他们敢如此肆意妄为,也不过是欺软怕硬。

我喜欢一位朋友说的话:

“因恐惧而愤怒,因愤怒而除恶,因除恶而得乐。”

毛泽东也在《论政策》中说:

“对于国民党军队,应继续采取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才陷入互害模式。

试问,我们的骨气呢?

除魔,才卫道,与魔共舞,你就入魔道。


医不叩门:为人处世的基础功夫,就在于避免“主客易位”


什么是魔?

主动攀缘才是魔,如果你主动攀缘别人,即便你说得再有道理,你就是魔。

如果这点都搞不明白,你也敢说自己在修行?

除恶务尽,人若犯我,必十倍奉还。

让所有打着“善”的旗号作恶的人,再也不敢伸出罪恶之手,这——

才是“行道”。

(最后,我提醒一些不自觉的人,如果拿着今天我说的这番话做幌子主动跑去找别人刷存在感,那和用“佛、耶稣”给人扣大帽子没有区别,说没有用,做才有用,这种功夫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自欺欺人。

不消我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你是不是问心无愧,你自己明白,这个因果我不背。我就是一个文化流氓,从不自我标榜,随便你给我扣什么帽子,但是要做好被我反扑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