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鑫闻|一季度传统家电企业零售额下降45%!智能家居能成为转型“新蓝海”吗?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4月16日讯

(记者 沈童)近日,海信家电(000921)公布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约0元~1.26亿元,同比下降70.0%~100.0%。对于业绩下降,公司表示是由于报告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市场造成严重影响和冲击,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规模不足导致毛利额大幅下降,费用率大幅上升,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同一天,格力电器和长虹美菱的第一季度业绩预报披露也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现象,其原因同样是由于销售受阻,订单下降导致。

家电企业一季度利润整体下滑,零售额降幅约45%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白色家电行业整体受到重挫。奥维云网(AVC)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家电零售全渠道监测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白电市场销售规模大幅缩减,不仅国内销售下滑严重,出口市场也出现了下降,白色家电整体零售额降幅约45%。其中,空调市场严重受挫,一季度空调实现零售量为524万台,零售额规模为149.2亿元,零售量、额分别同比下降46.6%、58.1%。此前,董明珠就公开表示,格力2月销售几乎为零,今年产值约损失200亿元。

财鑫闻|一季度传统家电企业零售额下降45%!智能家居能成为转型“新蓝海”吗?

董明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季度报表一定是不好看的”

在资本市场上,一季度家电行业板块整体下滑22%,其中,格力电器从1月份70.56元/股的历史高点持续下跌至48.40元/股,跌幅超过30%;海尔智家更是从20.23元/股跌至3月的13.8元/股,跌幅达35%。

财鑫闻|一季度传统家电企业零售额下降45%!智能家居能成为转型“新蓝海”吗?

家电板块一季度跌幅为22%

高管降薪、末位淘汰、回购股份......面对经营压力,企业各出“花招”

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各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海信电器表示,已积极采取各项营销策略,加大营销力度,严控各项费用支出,积极开展提效降本工作,确保公司经营稳定发展。同时,海信集团表示为渡过难关,采取高管带头降薪、通过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等措施,激发全体员工斗志。

格力、美的等家电龙头企业则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来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美的集团最先实施回购计划,以不超过65元/股的价格,回购不超过8000万股的公司股份,预计动用资金不超过52亿元。截至3月31日,美的集团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了1426.5万股,最高成交价为54.1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6.30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7.01亿元。格力电器在4月12日发布公告称,拟以30亿元到60亿元回购最多不超过8571.43万股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按此测算,回购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区间为0.71%至1.42%。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份回购是格力电器近十年来首次实施这一计划,其回购最高限价溢价较高。以4月10日格力电器的收盘价53.74元/股计算,本次收购最高限价溢价达到30.26%。如此大手笔的进行回购除了像公告中所说的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外,实际上,此举也是在格力电器混改后,为稳定公司股价而所采取的一项行动。

财鑫闻|一季度传统家电企业零售额下降45%!智能家居能成为转型“新蓝海”吗?

格力电器此前发布公告宣布60亿回购股份

根据此前格力电器发布的混改方案,珠海明骏及一致行动人董明珠与招行等七家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贷款总额208.3亿元,光大证券研究所认为,可将转让价的46.17元/股认为股价的"隐形底部"。

除此之外,就家电行业整体估值水平来看,平均PE只有16倍,处于较低水平,美的PE为14倍,格力仅有12倍,除去今年一季度特殊原因外,去年全年行业的盈利水平相对较好。因此,在此时回购公司股份,对公司来说有较大动力。

传统家电市场日趋饱和,行业竞争加大

家电行业的整体下行除了受到疫情冲击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原因?

事实上,从2019年以来,中国传统家电市场就因受到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以及高端品牌占有率不断增加,中低端品牌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始呈现不同程度下滑。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中国彩电市场销售数量2849万台,同比下降3%;销售金额810亿元,同比降低11.4%;销售价格2843元,同比下滑8.7%。

产量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2季度全国彩色电视机产量有小幅度增长,截至2019年8月,全国彩电产量为1667.8万台,同比下降12.8%。面对行业窘境,行业龙头企业开始纷纷转型,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传统家电产品......

疫情加快传统企业转型,智能家居成为物联网发展“新蓝海”

在互联网、物联网、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下,中国家电产业升级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作为物联网产业重要的一部分,智能家居逐渐成为行业中最汹涌的浪潮。而此次疫情之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智能家居的便利性,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在显现。

财鑫闻|一季度传统家电企业零售额下降45%!智能家居能成为转型“新蓝海”吗?

我国智能家居企业主要细分市场分布

家电不再是冷冰冰的摆设,而是被赋予了审美和情感需求的个性化智能产品。智能家居作为新兴行业,其无接触式的交互方式,给疫情期间的人民带来安全、智能的生活体验,其优势开始凸显。通过对我国智能家居企业八大细分市场对比,记者发现,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楼宇对讲相关企业占比较高,分别为77%,9%,7%;此外,家庭安防和智能影音也颇受市场青睐。

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早已厂商云集,智能家居行业技术专利申请量迅速攀升。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家居相关专利申请总量早已破万,2015年开始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技术迈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达到巅峰,数量达4863件,较2017年同比增长了76%,2019年专利申请数稍减。由此可见,智能家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各路玩家步伐急促。

财鑫闻|一季度传统家电企业零售额下降45%!智能家居能成为转型“新蓝海”吗?

山东省智能家居企业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二

尽管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各地布局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智能家居企业分布较多,其中广东省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占据总量26.5%。

但智能家居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布局,迄今为止整个市场还没有一家能够形成较大的规模。从注册资本上看,涉足智能家居的企业大部分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下,注册资金在5000万以上的企业仅为2%。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以18099家企业在全国智能家居行业领域排名第二。记者节选了在业注册规模前十的企业,其注册资本均在1000万以上,其中注册资金在5000万以上的占50%。其中不乏青岛海尔、青岛日日顺等一类的智能家居行业的龙头企业。

整体来看,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正在形成新的格局,大致分布在六大阵营:主推智能家居概念的智能家居系统和智能家居硬件初创公司阵营;以格力、海尔、美的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器厂商阵营;以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通讯、手机、智能硬件厂商阵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阵营;以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以绿地、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