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碰資本、不做電商,這個英國人堅持做實業,在中國發展了150年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以傳統工業、製造業聞名世界,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科技不斷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業開始誕生,國內很多高科技產業也慢慢的發展了起來。以前中國是一個科技和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但是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國內的經濟越來越好,也引來了很多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來中國發展。

我想大家如今只需要在國內就可以看到很多國際的知名品牌了吧!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前那些傳統的企業也開始逐漸的改變了自己的運營策略,除了在資本市場上市以外,還開闢了電商網絡,做起了網絡銷售。不過有這麼一家外企公司,它是最早進入中國發展的國外企業,但是卻從來不碰資本也不做電商,一心只熱衷於做實業,你知道它是誰嗎?

不碰資本、不做電商,這個英國人堅持做實業,在中國發展了150年

這家公司就是來自英國的太古集團,可能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因為太古集團一向行事低調,知名度並沒有其他的企業那麼高,但是千萬不能小瞧了它!因為太古企業從建立至今,已經有了200年的發展歷史,光是在中國的發展時間就已經長達了150年,在駐紮中國的時間上來說,沒有任何一家外企能和太古集團相比。

太古集團始建於1816年,創始人叫做施懷雅。施懷雅的祖父和父親是做羊毛生意的,但是因為行業競爭力實在太大,最終破產了。後來施懷雅在應該開了一家紡織廠,開始從事羊毛紡織業務,並且和臨近的美國以及印度群島之間做起了進出口貿易。不得不說,施懷雅真的非常具備經商的天賦。

不碰資本、不做電商,這個英國人堅持做實業,在中國發展了150年

在施懷雅的努力之下,貿易公司的規模開始逐漸壯大,但是隨著南北戰爭的到來,施懷雅開始向中國拓展市場。1866年的時候,施懷雅就來到了中國上海,成立了太古洋行以及太古輪船公司。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當時的中國,整個長江航運業都是由太古公司所控制的。太古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之後便在香港開設了分行,當時還和香港其他幾家洋行被並稱為是“香港四大洋行”。

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太古集團的業務也越做越廣泛,從地產到交通運輸以及冷藏、貿易、航海等等,並且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要說太古集團的資產到底有多少,恐怕沒有人能搞的清楚,因為太古系很少有上市公司,所以資產無法計量,不過光是其旗下的一個航空公司,一年營收就高達上千億。

不碰資本、不做電商,這個英國人堅持做實業,在中國發展了150年

按理說太古集團在國內發展如此長的時間,應該是看著中國互聯網逐漸的興起,完全可以在最早的時候加入互聯網,然而它去也沒有這麼做。即便太古集團的業務涵蓋面如此的廣泛,卻從來不涉及熱門金融以及互聯網產業,只實實在在的做業務,甚至不會兇猛的去收購其他企業。

對於太古集團來說,雖然這樣的運營方式可能或錯失很多的機會,也可能會損失很多的利潤,但是卻可以讓太古旗下的事業發展的更加健康。如果細心地人或許可以發現,太古集團根本不會進入陌生的領域,雖然現在的涉及面非常廣泛,但是大部分都是從最初的企業一個個衍生而來,從沒有突兀的去進入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行業去。

不碰資本、不做電商,這個英國人堅持做實業,在中國發展了150年

可能有人很好奇,太古集團既然不接觸金融和電商,在做實業的基礎上,是如何抵擋住電商的衝擊的?其實很簡單,太古集團在國內發展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所以根基十分的穩固,電商的發展只會給那些不穩定的企業造成較大的衝擊,而對於太古來說,不過是一點點小波浪罷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另外,太古集團還有一個非常擅長的產業,那就是地產。對於地產我想就不用小編多介紹了吧!在過去的這些年裡面,有多少國內富豪是依靠地產起家,賺取了上千億的身家。而太古集團在中國歷史悠久,對於中國的地產行業自然也是十分精通,2018年的時候,太古集團光是地產這一個行業的租金收入就已經達到了121.17億港元。

不碰資本、不做電商,這個英國人堅持做實業,在中國發展了150年

在外人眼中,太古集團的發展可能太過於保守,不去做任何新鮮的嘗試,如何能有突破呢?但實際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太古集團已有200年的歷史,它看到了太多新事物的發展和衰敗,而唯有實業是永不停歇的。雖然實業對於其他的新鮮產業來說,賺錢相對慢了一些,但是卻也是最穩妥的。不然,它憑什麼能夠在中國立足一百多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