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日】維護國家安全,河北檢察邀您一起學習相關法條

4月15日是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題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國家安全與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為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增強廣大群眾國家安全意識,河北檢察邀您一起學習與國家安全有關的法條。

【國家安全日】維護國家安全,河北檢察邀您一起學習相關法條

《反恐怖主義法》相關內容解讀

1.什麼是恐怖主義?什麼是恐怖活動?

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

恐怖活動是指恐怖主義性質的下列行為。1.組織、策劃、準備實施、實施造成或者意圖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公共設施損壞、社會秩序混亂等嚴重社會危害的活動;2.宣揚恐怖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或者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的物品,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戴宣揚恐怖主義的服飾、標誌。3.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4.為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提供幫助。5.其他恐怖活動。

2.恐怖襲擊方式有哪些?

常見的恐怖襲擊方式包括刀斧砍殺、駕車衝撞碾軋、縱火、爆炸、槍擊、劫持,投放危險物質等。此外,恐怖分子有時還會通過利用網絡、散佈虛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實施破壞活動。

3.如何識別恐怖襲擊嫌疑人?

實施恐怖襲擊的嫌疑人臉上不會貼有標記,但是會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舉止行為可以引起我們的警惕,例如:神情恐慌,言行異常者;著裝、攜帶物品與其身份明顯不符,或與季節不協調者;冒充熟人、假獻殷勤者;在檢查過程中,催促檢查或態度蠻橫、不願接受檢查者;頻繁進出大型活動場所;反覆在警戒區附近出現;疑似公安部門通報的嫌疑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