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大哥夢碎舞臺,歷經磨難終成最早“萬元戶”

(二)

八月中秋,大哥排的《天仙配》就要演出了。

因為大隊要唱戲,又要過中秋節,學校也放假了。演出這天,我們灣的孩子在碗哥帶領下,早早地就來到大隊大禮堂,在戲臺下面佔好位子,就等看大哥唱戲。

那時,鄉下孩子都好動,坐不了長,等了半天也不見戲開鑼,我們就有些不耐煩了。那時候,鄉村孩子看戲,算是重大節日,父母一般情況下,也會為我們準備一點零食,主要炒黃豆這類的。戲還沒開演,我們就開始吃起各人帶來的零食,不然我們都坐不住。往往都是吃完了,戲才會開鑼。

除了大哥,我們其次就聽碗哥的。碗哥也等不住,跑到後臺去看了幾回,最後一回出來說快了快了,他看見大哥化好了妝,就坐在裡面。

戲,總算開鑼了。

鄉村記憶:大哥夢碎舞臺,歷經磨難終成最早“萬元戶”

舞臺上,最先出場的自然是七姐遇上董永,搞了幾個來回,讓我們都有點想趕他們下場。其實我們都不愛看戲,也不懂,來看戲,主要是看我們大哥。搞了半天,戲舞臺上有一棵像樹的道具被人推了出來,接著,一個又矮又胖的、長得像個小孩的老頭,搖搖晃晃地走了出來。

小老頭拖著長鬚,柱著個拐,駝著一個背,從大樹背後突然蹦了出來,他圍著七仙女就地還連著打了幾轉身後,又突然向觀眾來了一個亮相。大哥在打穀場上教我們唱戲時,沒教這些動作,當我們臺下兄弟姐妹十幾個認出是大哥時,幾乎同時發出一聲驚叫:“是大哥……”

還沒等我們從驚愕中完全反應過來,就在這時,那首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曲調,緩緩地響了起來。小老頭手中的柺杖,就那麼往地上一柱,我們幾乎不約而同地、自然而然地跟著這曲調,一起高聲地大唱起來:

槐蔭開口把話提呀,把話提呀

叫聲董永哪,你聽清

你與大姐成婚配

槐蔭與你做紅媒,做紅媒。

我們的聲音,整齊劃一,字正腔圓、完全完全地壓過戲臺上大哥的聲音。我們唱著唱著,聲音是越來越洪亮、越來越高亢。我們只顧唱著,全然沒有看到戲臺上的大哥,已經是怒髮衝冠了。可憐的大哥,此時又不便發作,他還得裝摸作樣地唱著不說,還要對著董永擺上討好的笑臉,讓他同意和七仙女成婚。

按照劇情,大哥唱完後,應該慢慢地退到後臺去,誰知我們的大哥,手舞柺杖,怒目圓睜,直接就從戲臺上向我們衝過來。我們一見,才情知不妙,就拼命地往人群中擠。頓時,人群中一片慌亂,笑聲此起彼伏。

出了大禮堂,大哥看我們跑遠了,就握著柺杖站在大禮堂門口,衝著我們喊:“我再也不教你們唱戲了。”

鄉村記憶:大哥夢碎舞臺,歷經磨難終成最早“萬元戶”

誰也沒料到,大哥就因為這件事,被老槍開除了。大哥離開了宣傳隊,再也沒唱戲了。

後來,大哥因找不到媳婦,在生產隊做活又累,從家裡跑了。

大半年後,大哥帶訊給爹,說他在漢陽幫人割麥子,欠爹,叫爹過去看他。爹曉得大伯和大哥搞不好關係,對長孫疼愛的爹,瞞著家裡人,帶上幾個小麥餅子,坐車找到漢陽大哥幫人割麥子的地方。那裡比家裡還苦還累,爹要帶回大哥,大哥不回。大哥的理由是:這邊割麥子有現錢,在屋裡做一年到頭,還超支。爹回來時,大哥還帶回二十塊轉交給大伯。大伯也沒說什麼,就由了大哥。

大哥在漢陽,呆了三年多。

等到改革開放了,大哥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大哥因在漢陽生活過,經常去武漢,更早地懂得經商之道。大哥是我們村最早做小商販生意的人。大哥販賣過爛蘋果、騎著自行車走村串戶賣過絲光襪子,還把我們喇叭湖的魚,販到黃石賣。由於經常跑黃石,大哥認識了一個在華新水泥廠的採購員。經這個人介紹,大哥幫人拖過板車運貨,還幫人家牛場放過牛。最後,一次機遇,讓大哥承包了華新水泥廠運輸公司。

大哥當了承包頭,就把大隊剩餘勞力都招進他的公司,最高峰時,有兩百多人。只用一年工夫,大哥就成了我大隊最早的第一個“萬元戶”。

大哥發財後,很仗義,愛幫人,周邊修橋補路的事都做過。

當年,和他一起唱戲的、大哥心慕的鄒小晴,嫁給黃石的殘疾男人死了,生的兒子正讀初中,她又沒工作,得知大哥在黃石當了老闆後,她找到大哥幫忙。大哥二話不說,就安排鄒小晴在工地打掃衛生,工資開得不低,夠娘倆開支。這事,後來不知怎麼傳到大嫂耳朵裡,還為此與大哥吵了幾架。大哥也沒辭退鄒小晴。

有回,大哥在家裡喝多了,不知咋又說得這個事。大哥突然眼淚也出來了:“我看到她那個慘樣子,我就想到我在漢陽幫人割麥子。人,誰曉得誰日後麼樣子?!”

鄉村記憶:大哥夢碎舞臺,歷經磨難終成最早“萬元戶”

大哥在漢陽那段經歷,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人生總難圓滿。大哥在他百事順序的時候,患上高血壓。加上平時人也不太注意,愛喝酒,大塊吃肉,49歲那年,中風走了。

大哥去世快二十年了,每每聽到有人唱楚劇,我總會想起我的大哥,以及大哥唱戲時,出現過的那些好玩又特別值得我回憶的童年往事。

願大哥在天堂也有戲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