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兩個月前,《使命召喚手遊》終於在國內獲得了版號,此前本作在海外運營了近一年的時間,取得了傲人的成績:遊戲上線首周下載量突破 1 億,成為同平臺同類型作品中的最佳。

在 10 月 20 日,《使命召喚手遊》國服在安卓平臺開啟了「使命終測」活動,筆者有幸和廣大國內玩家一同體驗了國服版本的最新內容。在連續遊玩了一週後,筆者覺得說這款遊戲已經接近移動平臺 FPS 遊戲天花板也不過分。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正兒八經的 CoD

自 2003 年首部作品面世以來,《使命召喚》系列在這 17 年間已經推出了 16 款正統作品,這還沒算上其他衍生遊戲,每代正統作品千萬級的銷量讓系列坐實了「世界第一 FPS 遊戲」的稱號。每當我們聊起《使命召喚》的特色是什麼時,我就會說是好萊塢大片式的精彩劇情、刺激的快節奏多人對戰,以及考驗合作解謎作的殭屍模式,現在的話還要加上在同類型作品中加入自身特色的小隊競技亂鬥模式。

在這些內容之中,能夠讓《使命召喚》持續風靡全球十幾年的制勝法寶,必然是「多人對戰」—— 火爆的巷戰、豐富的連殺獎勵、多樣的武器和技能,再加上那些設計巧妙的經典地圖,而將這些內容帶向全新高度的,自然離不開經過多年打磨與進化的出色射擊手感。

《使命召喚手遊》並不是系列第一款登陸移動平臺的作品,但主打多人對戰競技的手遊,《使命召喚手遊》還是頭一個。雖然仍處於測試階段,國服《使命召喚手遊》就已經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內容。玩家在主機和 PC 端的《使命召喚》多人對戰中能體驗到的,在《使命召喚手遊》中幾乎都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復原。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使命召喚手遊》的多人對戰有著玩家耳熟能詳的模式,包括了「衝鋒 / 戰術團隊競技(TDM)」「據點爭奪」「經典爆破」「個人競技」「軍火之王」「搶牌行動」「衝鋒激戰」以及「奪命雙雄」等等。其中「奪命雙雄」就是系列大受好評的全新模式「槍戰(Gunfight)」的移動平臺版本,同樣是小地圖隨機武器 2v2 快節奏對戰,可以說是緊跟系列前作的潮流。國服之後還會陸續解鎖「奪旗大戰」「貨場之王」「狙擊對決」等模式,比起當初外服開始運營時屈指可數的幾個模式要豐富很多。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另外,國服《使命召喚手遊》還限時開放了名為「試煉戰場」的模式,玩法上比較像傳統的小隊競技亂鬥模式。玩家會在熟悉的惡魔島上單人或組隊進行 40 人的相互廝殺,並努力活到最後。在這個模式中,玩家除了拿到基本的武器裝備和配件等道具之外,還可以撿到豐富的技能道具獲得增益,並能夠依靠特殊的芯片來逆轉劣勢,可謂是集大成之所在。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以手遊的標準而言,《使命召喚手遊》的視覺效果已經做到了足夠優秀,人物建模極其精細,主菜單背景角色的表面會根據光照有實時的變化,槍械的建模也幾近逼真,可以說每一個配件、每一處細節都達到了《使命召喚》系列的品質標準。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地圖最能反映這款遊戲對系列優秀傳統的繼承。《使命召喚手遊》集結了系列過去作品中眾多令玩家記憶深刻的地圖,包括「槍火戰區(靶場)」「墜機之地」「核彈小鎮」「戰鬥小屋」「交叉火力」等等。此外還包含了最近幾年系列作品中出現的「裝卸貨場」「雪山之巔」等地圖,可以說讓新老玩家都能夠在手遊版中找到那張刻進 DNA 的熟悉感覺。在參與測試的這一週裡,筆者發現就連一些卡點狙人的位置都和過去無異,比如說戰鬥小屋兩邊樓梯後的狹小狙人縫隙,墜機之地西北建築梯子後的蹲點,交叉火力北邊二樓的陽臺都還健在,配合小屏幕呈現出的精細畫面,這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連殺 / 積分獎勵在《使命召喚手遊》中以「連續得分獎勵」的形式呈現,其中包含的獎勵覆蓋了《使命召喚》系列中最經典的裝備,基礎如「無人偵察機」「空投補給」,高級裝備如「攻擊直升機」「哨戒機槍」,甚至還包含了「XS1動力機甲」,效果類似於無畏戰士,只要召喚出來就可以橫行戰場。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細化到每名士兵的裝備,《使命召喚手遊》遵循了系列傳統的風格,玩家可以為一把武器設置五個配件,通過用該武器殺敵提升武器等級來獲得更多配件,而武器本身、輔助裝備等裝備都需要提升玩家自身等級來獲得。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令人驚喜的是,國服《使命召喚手遊》直接加入了「槍械工匠」設定。玩家可以在該頁面中對武器進行極其詳細的配件自定義,通過數值的變化來判斷配件是否合適,並能夠保存配裝或是選擇開發者推薦的搭配方案,亦可以為武器裝備不同的掛件、貼紙以及迷彩。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隨著遊玩的深入,玩家可以通過完成活動、挑戰等形式獲得不同稀有度的武器藍圖。有玩過最近幾部《使命召喚》作品的玩家應該對此非常熟悉了,藍圖為武器提供獨有的塗裝,自動安裝指定的配件,玩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換上不同的配件等等。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使命召喚》主機和PC端作品自加入戰鬥通行證以來,飽受玩家好評,國服《使命召喚手遊》同樣加入了名為「使命手冊」的系統,購買貨幣兌換收費手冊的玩家可以不斷遊玩,提升手冊登記獲得特別的皮膚等裝備,沒買的朋友也能獲得免費裝備。《使命召喚手遊》使命終測的使命手冊內包含了肥皂、幽靈等人物造型和大量皮膚之類等收費類內容供解鎖,可以說極具誘惑力。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作為一款手機平臺的遊戲,《使命召喚手遊》集系列作品之所長,綜合了最受玩家歡迎的設計,可以說是一款包含完整多人對戰內容的《使命召喚》衍生作品。從內容上來看國服版已經足做到了足夠豐富,但在此基礎之上,玩家肯定會更關注遊戲是否能在手感上還原《使命召喚》的特色,尤其在手機這樣的平臺。

下一頁:手機上最好的 FPS

手機上最好的 FPS

《使命召喚手遊》的許多設計明顯是瞄準了系列老玩家的,但這以外的射擊遊戲愛好者同樣要考慮在內,包括習慣於用手機遊玩射擊遊戲的玩家,所以遊戲提供了三種觸屏操作方式,來讓更多的玩家能夠快速上手,包括「一鍵開鏡」「腰射開火」和「自動開火」。

區別在於,「腰射開火」的操作方法和主機PC端上的傳統射擊遊戲一致,開鏡和射擊是兩個獨立的按鍵;「一鍵開鏡」則是讓屏幕右半部分的開火鍵集合了瞄準和射擊的功能,按下去時會同時開鏡並射出子彈;「自動開火」則為那些不太習慣觸屏射擊的玩家,提供一個準星移到敵人身上稍等片刻就會自動開火的功能。

遊戲也允許玩家對不同類型的武器進行「一鍵開鏡」或是「腰射開火」,讓玩家能夠根據需要對武器進行更細緻的調整,甚至連霰彈槍開火的模式都可以進行修改。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在支持觸屏遊玩之外,遊戲還允許玩家用藍牙直連手柄遊玩,筆者就在測試的時候連接了 PS4 手柄來體驗。遊戲會直接提供系列作品的默認鍵位設置,雖然不能進行調整(筆者打多人習慣換成「Bumper Jumper」),但能夠支持原生手柄操作已經很棒了,且手感和筆者在主機玩《使命召喚》沒有區別。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筆者曾經在「戰鬥小屋」內端著個 M200 狙擊槍把對面壓在家裡打,這種感覺和在玩主機版時幾乎一模一樣 —— 能在熟悉的地圖上,用手機就實現 Quick Scope 之類的操作真的太爽了。

無論是使用觸屏還是直連手柄,《使命召喚手遊》都足夠還原了系列被人稱道的優秀射擊手感,開槍時槍口的上抬及後坐力展現,或是換彈時展現出的力量感,再加上經過打磨的擊中音效反饋,讓玩家感受到自己的子彈確實幹掉了敵人。相比去年外服開放時人物只有一種中彈動作,《使命召喚手遊》使命終測時人物的肢體動作已經豐富很多了。

在這次「使命終測」中,筆者也遇到了不少《使命召喚》系列的老玩家,你能看出他們在實踐那些熟悉的打法,比如從拐角跳出來開火,見人直接滑鏟射擊打個措手不及等等。這也得益於遊戲在操作方面的優化,新玩家能夠輕鬆上手的同時,也讓老玩家可以很快找回曾經的手感。

如果和手機平臺的其他射擊遊戲橫向對比,《使命召喚手遊》的操作手感更是坐實了大佬的身份。如果說它不是同平臺同類型遊戲中的天花板,那筆者也找不到什麼能比它更好的遊戲了,文章開頭的數據足以說明一切。

當然,只有手感不能代表遊戲就可以長時間運營下去,更需要遊戲有著豐富的後續運營內容來支撐。國服《使命召喚手遊》使命終測中已經包含了上文說的那些模式、地圖、系統,它讓系列幾乎所有知名的角色匯聚一堂,並把受歡迎的地圖和模式放到一款免費遊戲中,就必然充滿了吸引力。在此基礎之上,《使命召喚手遊》還有很多獨佔內容,最吸引筆者眼球的就是要開箱才有可能拿到的肥皂防化服造型,充滿了誘惑力。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目前國服的測試包含大量的活動 —— 升級可以拿到各種皮膚、累計簽到拿蓋茲人物造型(你看,又是位經典角色)、殺敵兌換隨機禮物(槍的皮膚還挺好看的)等等,每天進遊戲光是去做活動就已經足夠玩很久了。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作為一款免費遊戲,《使命召喚手遊》必然設置的一定程度的消費點。除了上文說的「使命手冊」,遊戲中一些好看的皮膚和人物造型都要開箱獲得,手遊玩家熟悉的十連開箱也少不了。這種內容就見仁見智了,只要設計的足夠良心,不影響對戰的平衡性就沒什麼問題。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那些風靡全球的手機遊戲,為了能夠覆蓋更多的玩家群體,會想方設法對遊戲進行更深層次的優化,讓它能在更多型號的手機上運行,就算是較早推出的手機同樣能夠比較流暢遊玩這些遊戲。筆者此次使用的是 2018 年上市的「小米8 SE」進行測試,遊戲能夠在保證畫面維持在標準設置的前提下穩定 60 幀運行,主流手機流暢運行本作應該也不在話下。

介紹了國服《使命召喚手遊》的特色和優勢,其實筆者大概能預料到一些玩家看到這裡時的感受 —— 我既然有主機或者 PC,能每年玩到最新的《使命召喚》新作,為啥還要多此一舉玩個手機平臺的衍生作品?

舉個真實的例子,筆者有個朋友,主機應有盡有,什麼遊戲都會去玩,前兩天還拉筆者去打《對馬之魂》的多人模式。他之前說過自己《王者榮耀》的段位很高。問其原因,一是為了工作應酬所以有在玩,二是為了能和生活中只玩手遊的朋友一起玩遊戲。

多人遊戲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或是說能夠經久不衰的要素,就是能和朋友一起玩,國服《使命召喚手遊》可以直接識別玩家微信或是 QQ 上同樣在玩本作的好友,拉個好友局也不是什麼麻煩事,並且國服的網絡必然比外服穩定很多,這點同樣非常重要。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事實上,手遊能夠覆蓋的玩家範圍比我們想的要廣得多。讓更多的玩家能接觸到自家的知名遊戲,也是許多開發商的目標。開發團隊知道自己面對了一大批可能就沒接觸過《使命召喚》端遊的新手玩家,所以為《使命召喚手遊》設計了非常詳細的新手教程,這在系列正統作品的多人對戰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在很多手遊中是必不可少的。遊戲還在玩家初期等級較低時,為對戰加入 BOT 來讓新人可以逐漸適應戰鬥的節奏,接著再開始與真正的人類玩家對戰,無不顯示想要擴展受眾面的意圖。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至於支持手柄、還原系列經典玩法與設計之類的做法,則是為了老玩家也能夠接受並試著去玩《使命召喚手遊》,享受與在電視電腦前打槍的相似感受,至少筆者個人是很吃這套的:

最後說個筆者在這次測試裡的一點經歷。老玩家都知道,《使命召喚》系列多人對戰中有著隱藏的連殺獎勵 - 核彈,這個獎勵在《使命召喚手遊》裡也保留了,當 20 級以上的玩家在對戰中連續消滅 25 名敵人,就可以呼叫「聚變打擊」來瞬間擊殺在場的敵兵。筆者以前在主機版的多人模式中很少能夠使用核彈打擊,但這次測試支持手柄,打得更得心應手,有幸放出過幾次核彈,非常興奮,也有了一點小小的優越感。但筆者覺得真正能留住像自己這樣的系列老玩家的,應該還是遊戲對那種“《使命召喚》式的射擊遊戲體驗”的還原,以及能夠隨時隨地跟朋友打上一局的樂趣吧。

玩了一週國服版《使命召喚手遊》,聊聊我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