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女孩懷孕,被爺爺侵害3年不求救:不敢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6月3日,洛寧縣婦聯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3月底接到家長求助,稱15歲的女兒被爺爺侵害,已經懷孕七八個月。被侵害女孩坦言,12歲時爺爺就開始侵犯自己,有時甚至一天侵害一次。


女孩媽媽說,今年回家時看到女兒身體異常,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竟然是懷孕了。女兒被侵害了整整三年,看著懷孕的孩子自己甚至不敢相信。

15歲女孩懷孕,被爺爺侵害3年不求救:不敢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新聞報道出來,大家都非常吃驚又憤怒。就算女孩並非親生孫女,怎麼也是眼看著長大的孩子,叫了自己十幾年爺爺,怎麼忍心這麼傷害她呢?


更有網友提出質疑:女兒被侵害了3年多,當媽的居然不知道,這媽是怎麼當的?


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女孩從5歲就跟爺爺生活在一起。就算爹媽當時不知道,難道3年都沒回過家嗎?家裡就沒有電話嗎?女孩為什麼不求救呢?


早發現早制止,女孩也不會才15歲就懷孕,挺著七八個月的孕肚處境艱難。3年裡,不可能沒有機會發聲,孩子為什麼不求救呢?


不敢放心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在幼兒園聽話、乖巧、有規矩,放學回到家就原形畢露,調皮吵鬧不說,一言不合還發脾氣。


孩子小時候,婆婆也經常抱怨,說孩子跟著自己又乖又聽話,我一下班回來孩子就鬧騰,還愛哭。


為什麼同一個孩子,有時候表現得像天使,有時候又讓人頭疼呢?


約翰·鮑爾比博士認為,孩子內心有個“安全基地”:有細心照料他的成年人,這個人能感受、理解他的需求,並積極作出回應,這樣孩子就會有安全感。


比如說平時媽媽照顧孩子比較多,熟悉孩子的生活習慣。從表現就能判斷孩子是困了,餓了,還是想上廁所,孩子一沉默她就知道是不開心了,還是想出去玩兒。和媽媽在一起,孩子發出的信號能被及時判斷,並得到積極的回應,孩子就會非常有安全感。

15歲女孩懷孕,被爺爺侵害3年不求救:不敢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後來媽媽有事,臨時換爸爸帶孩子。孩子哼哼唧唧要睡覺,爸爸不知道是鬧覺了,嫌他沒事兒哼唧著玩兒心煩,就訓了孩子幾句。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開始哭。爸爸一看孩子哭,更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急得火冒三丈。孩子睏倦難受又害怕,哭得更厲害了。


這樣的情形持續一段時間,孩子可能害怕爸爸發脾氣,不敢再哼唧求哄睡。看起來是變乖了,其實是安全感打折扣了,不再傳遞自己的求助信號。


孩子有正常的需求,卻不敢向照料人求助,而是以一種沉默、乖巧的狀態獨自承受,這種親子關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不安全依戀。


就像新聞中的女孩,12歲時被6旬的爺爺侵犯,那種掙扎與痛苦的折磨,孩子一定哭過也求過。可是父母務工在外,自己怎麼哭他們也聽不到,爺爺是她的直接照料人,這個人哪怕有一絲憐憫之心,也不會這樣欺負她,他告訴孩子:這不光彩,別往外說。


女孩5歲時父母外出務工,開始跟隨爺爺生活。常年的缺席,使女孩得不到父母的及時回應。日常照料她的爺爺,又是直接加害人,也不會回應她的求助。安全基地長年累月地遭受破壞,女孩開始以沉默、獨自忍受這種方式,應對不安全的依戀關係。


她不再相信,求助能使自己脫離眼前的苦難。

15歲女孩懷孕,被爺爺侵害3年不求救:不敢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生活中常見的不安全依戀形式有哪些?


如果父母或照料人,不能經常讓孩子感受到心理聯結,也不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孩子就會形成不安全依戀。不安全依戀的持續存在,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那麼,不安全依戀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1、迴避型依戀


玲玲4歲的時候,父母外出務工去了很遠的地方,一年回來一次。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不會用智能手機,玲玲只能偶爾通過老年機,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


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回來了,給玲玲買了新衣服,還有很多好吃的。媽媽想抱抱玲玲,孩子一下子躲到奶奶身後去了,怎麼叫也不出來。


孩子不喜歡媽媽嗎?不是的,只是她知道媽媽很快就走了,並不會守著自己。孩子拒絕和媽媽親近,其實是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


你總是不在家,回來還沒熱乎又走了,我能信賴你嗎?我和你說話親近有用嗎?反正也得不到你的關心。這時候孩子不是沒有心裡話,只是沒有完全信任。如果媽媽長期在家不走了,孩子是會和媽媽親近的。


2、矛盾型依戀


孩子不太熟悉的照料人,會摸不清孩子的脾情,弄不清孩子哭泣是該抱抱她,還是給她準備食物,或者帶她出門散散心。孩子的需求有時被猜對,有時候又猜不對也得不到滿足。


這種情況下,孩子就不確定發出求救信號,能不能得到幫助。想出去個遛彎,卻得到一杯牛奶,進而是一頓訓斥,孩子可能就會覺得這個人並不可靠。


15歲女孩懷孕,被爺爺侵害3年不求救:不敢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3、紊亂型依戀


鄰居有一家人,夫妻倆老實本分,有個上大一的孩子。這個孩子生活節儉學習刻苦,但是不愛回家。鄰居大嫂經常給孩子打電話,說爸爸媽媽都很想他,可是也不見這個孩子回來。


原來,孩子爸爸有個嗜好,就是愛喝酒。喝醉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打老婆孩子,酒醒了,又百般道歉補償。孩子媽媽說,男人本性並不壞,除了愛喝酒還是挺有責任感的。


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他覺得爸爸有時候愛自己,有時候又變得很可怕,被他打人的樣子嚇得發抖。這種感受讓他困惑又恐懼,無時無刻不想逃離這個家。


這就是依戀研究者瑪麗·梅因和埃裡克所說的“無法祛除的恐懼”。媽媽說你爸爸不是壞人,根本安慰不了孩子恐懼的心。


如何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讓孩子健康成長呢?


在不安全依戀模式下,孩子缺少安全感,對環境的適應性、靈活性都很差。特別是紊亂型依戀中,照料人造成的傷害,和應該給予的安全感相悖,會使孩子的自我支離破碎,給孩子心理帶來難以想象的影響。


怎樣才能建立安全的依戀模式,讓孩子健康成長呢?


15歲女孩懷孕,被爺爺侵害3年不求救:不敢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1、多聽少說,給予孩子沉浸式陪伴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並及時回應自己的需求,才能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這種陪伴不是看著手機陪娃坐著,也不是給孩子講道理去教育。而是要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哪怕不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現在的視頻電話也是非常方便。多傾聽孩子的開心與煩惱,在情感上與孩子同步,孩子就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孩子自然就會敢於向父母求助。


2、去成人化,讓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常聽老人們抱怨,孩子帶一天都很乖巧,媽媽一下班各種不聽話。其實心裡並不認同他們的看法,哪有小孩子那麼完美,表現得總貼合成人的心意呢?那不叫乖巧,應該叫察言觀色。


一個小孩子,在親近的人面前完全放鬆的時候,才會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雖然這種心意,並不全部符合成人世界的規則。


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乖巧的,接納孩子千奇百怪的想法和不成熟,他才會完全依戀你,並不斷試探你的底線。儘管這種試探有時讓人惱火,卻是孩子最真實的樣子。

15歲女孩懷孕,被爺爺侵害3年不求救:不敢依戀的親情才最可悲


3、堅定維護孩子的權益


網絡上有個高贊提問:如果有人當著你的面批評你孩子,你怎麼辦?


有人認為,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可以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也有人認為,當著我的面批評我孩子,當我是死人嗎?


孩子做錯事該批評,我卻堅定支持後面家長的看法,誰當著我的面批評孩子也不行。孩子心智不成熟,做錯事鬧禍在所難免。做為監護人,天塌下來我頂著有事跟我說。至於孩子,回家我自己會教育,不必他人代勞。


家長堅定地站在孩子身邊,維護的是情感防線。關門教子,維護的是是非底線。一個讓孩子放心依戀的成年人,孩子才會聽他的話,尋求他的庇護,反之亦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