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宜賓學院A區南門

新中國七十週年華誕之際,宜賓學院部分老教授、老同志將自己珍藏的部分珍貴照片分享出來,以展示宜賓學院的發展歷程。宜賓學院的發展與我國改革開放齊步,至今已四十一年。見微知著,透過宜賓學院的發展,除了感知宜賓市的巨大發展外,也能從一個側面感知國家的騰飛和鉅變。

宜賓學院的發展歷程,大體可分為兩階段四時期(此為本處敘述方便,不代表省、市和宜賓學院意見):即師專階段和學院階段,師專階段劃分為李莊時期和安阜橋灣溪時期;學院階段劃分為本科初創時期和轉型發展時期。這裡的照片由於來自部分老教師老職工,故主要反映的是前三個時期的發展歷程。


1


師專時期
(李莊,1978——1987)

1978年,在原宜賓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基礎上,宜賓師專在原南溪縣李莊麥壩公社白廟二隊(今屬翠屏區李莊鎮)成功創建。學校草創在遠離城鎮的農村,周邊是農田、農舍及面對長江的河灘。在異常艱苦的環境裡,學校逐漸發展起六個系——三文三理:即中文系(今文新學院前身)、外語系(今外國語學院前身)、政史系(今馬克思主義學院、政府管理學院、法學院前身)、數學系(今數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前身)、物理系(今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前身)、生物系(今生工學院、化工學院前身)。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上圖為李莊時期唯一的教學樓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為李莊時期的學生宿舍。

李莊時期的宜賓師專,一面是長江,另三面是農田。學校只有幾幢建築,鶴立於大片田園中,條件很差。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宜賓師專第一屆數學畢業生,當時無系稱“科”。1984年後,科改稱“系”。學校升格為本科以後,2009年起系部逐漸改建為學院。前排就坐(從右往左)第六人為時任黨委書記、校長周正漢,第五人為時任副校長許京元。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宜賓學院部分開創者合影。從左至右:邵徵(原宜賓師專副校長)、文治定(原宜賓師專副校長)、許京元(原宜賓師專副校長)、周正漢(原宜賓師專黨委書記、校長)、羅元松(原宜賓師專校長、宜賓學院首任院長)。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李莊時期,遠離城鎮,生活異常艱苦。為解決教職工後顧之憂,學校曾附設了子弟校、幼兒園等部門(子弟校附設小學、初中,在學校遷到安阜橋灣溪後即停辦,幼兒園在遷校後仍延遲至上世紀90年代才最後停辦)。


2


師專時期(安阜橋灣溪,1987——2001)

1987年,宜賓師專遷到今翠屏區安阜鎮所屬的橋灣溪,即今宜賓學院A區所在地。橋灣溪時期,學校雖然由農村轉入城市發展,但仍一如既往地艱苦。學校局狹於一長條形地帶,初期僅有一幢教學樓(今初心樓,又稱第一教學樓),兩幢學生宿舍,五幢教職工宿舍,兩個食堂(今南苑餐廳和西苑餐廳)。後來若干年內才先後興建了老圖書館(今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成教學院所在)、老實驗樓(今銘志樓,又稱第二教學樓)、綜合樓(今行政樓)等等,一條大排水溝縱貫整個校區(今已覆蓋)。此時期,學校逐漸發展起教育科學系、計科系、經管系、音樂系、美術系、體育系等。今日學校的主要系部至此已基本具備。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建成後的老圖書館,建成之時頗為時尚。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上圖為老圖書館外怒放的櫻花,盛開時成為宜賓市一著名景點。

學校剛遷入安阜橋灣溪時,條件仍一如既往地艱苦,只有少量建築。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此為當時中文系九八級一班部分同學與老師的合影。合影者後方建築就是當時宜賓師專的全部教學建築,一共三幢。其中合影者右後邊建築是當時的老實驗樓(今銘志樓),左後邊建築是當時的教學大樓(今初心樓),教學大樓後邊的建築即為老圖書館。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陽翰笙是我市走出的老革命家和著名作家,1992年,在其90誕辰和從事革命文藝工作70週年之際,時任學報主編李國選教授、時任《陽翰苼研究室》主任徐志福教授應邀赴京專訪。右為翰老,中為翰老秘書,左為徐志福、李國選。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宜賓師專》(學報),創建於1981年。圖為創刊號,封面題字採用茅盾為學校題名的手寫體。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現在的學報,封面題字採用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為學校題名的手寫體。

學校在艱苦條件下,仍致力於學術研究,創建了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學報。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這張珍貴照片是學生“輔導”老師演出的合影照,時間是1998年7月。當時學校招收了一批少數民族學生,他們為學校帶來了新氣象。照片反映的就是藏族學生“輔導”老師跳鍋莊的事情。其中右邊站立者為政法系法律班的藏族學生金天強,他把藏族舞教給學校的師生們。這是其中一張演出後的合影照。


3


學院時期
(本科初創,2001——2009)

2001年,宜賓師專與省教院宜賓分院(含宜賓師範)融合升格為本科,原擬升格宜賓師範學院,後被教育部審批為宜賓學院。此時期學校有兩大發展:一是初創本科,校園和校區均有擴大。學校擴展為三個校區(ABC區),校本部(A區)園區擴展至今碩勳樓(又稱第三教學樓)以及東苑餐廳及其周邊學生宿舍樓群一帶,這一區域俗稱二平臺(原第一教學樓所在區域則被稱為一平臺)。二是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合格。此時期校區又有大變化:教職工大幅增加,尤其是碩士以上高學歷教師增加很多,目前學校教學骨幹很大部分來自這一時期。而校本部(A區)園區繼續往上擴展到今三平臺地段,並在此修建了新圖書館、新實驗樓和藝術樓三大建築。後來教育部評估專家據此總結說:宜賓學院的發展一步一個平臺。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體育系教師為學校升本慶典服務後留影。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校升格為本科後,可以為獲得學士學位的學生授位。圖為授位儀式結束後畢業生離場情景。身著導師服的是學校校、院領導(教授),未著導師服手拿皮包的是時任校黨委書記吳永坤,他也是宜賓學院升本後的首任校黨委書記。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思政專業自考本科的畢業論文答辯後,學生與答辯教師的合影,中立者為時任校長羅元松教授。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美術學院學生舉行美術作品展時,時任校黨委書記吳永坤正饒有興致地觀看。

升本後,學校獲得了新的發展。專業擴展了,若干新專業破繭而出,許多老專業也因學校升格而獲得新生。辦學路徑寬了,除全日制本、專科外,宜賓學院還舉辦了若干函授、自考專業,也及許多非學歷專業,為宜賓市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


4


學院時期(轉型發展,2009——)


2009年起,宜賓學院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有三大變化:一是系部擴展為二級學院,專業更多更全了,目前已發展為覆蓋文、理、工、管、經、法、教、藝、農九大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65個;二是從師範型、傳統理論型、內向型向創新型、應用型、國際型全面轉型(新建了中德工程學院、中美應用技術學院等國際化學院);三是新增一個臨港校區,開創一個新的“平臺”。此階段尚處於不斷髮展、嬗變之中,發展勢頭強勁,前景令人期待。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2018年,宜賓學院走過40年曆程,學校呈現一片新面貌。為了總結40年的成就,學校舉行了40週年校慶活動。圖為校慶大會現場。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學校在宜賓市政府全力支持下,在宜賓市臨港又建一個新的校區。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一平臺,是學校從李莊遷到此地後逐步建設而起的校園。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二平臺,是學校升格本科時開始逐步擴展而成的校園。

學院故事丨宜賓學院一路走來

▲三平臺,是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合格評估時再次擴展而成的校園。

宜賓學院發展經歷了遷校、升本、合格評估等不同階段,與此同時,宜賓學院校區(A區)也不斷擴展。每擴展一個階梯,建一批建築。目前共有三個階梯,稱為三個平臺。教育部評估專家對此曾一語雙關地指出:“宜賓學院的發展是一步一個平臺”。

宜賓學院的發展實際是宜賓市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從高等教育層面展示了宜賓70年巨大發展、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執行黨中央制定的既定戰略,執行市委市府的決策部署,宜賓市必將迎來發展的又一輪輝煌,同理,宜賓學院也會隨之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轉自:宜賓文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