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國粹,從洞悉荒誕開始

傳承國粹,從洞悉荒誕開始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

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自人類作為靈長類的高級生物行走於古老的華夏大地,中醫文化便成了炎黃子孫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精神血脈。

遠古時期,由於認知水平的低下,人們對疾病的起因缺乏科學而理性的判斷,便將尋醫問藥的方法藉助於巫術和鬼神。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積累的醫學知識越來越豐富,再經過名醫扁鵲的倡導,這才開始出現了巫、醫分化,才有了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

然而自西方醫學被引入中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醫已死”的呼聲不絕於耳,各級醫院裡的CT、X光人滿為患,而綿延了數千年的中醫門診,卻落得門可羅雀的局面。

這一反差的出現,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

或許,在《荒誕醫學史--中國篇》這本科普讀物裡,我們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傳承國粹,從洞悉荒誕開始

《荒誕醫學史--中國篇》


與傳統印象里科普讀物晦澀的印象相比,這本《荒誕醫學史--中國篇》最讓讀者煥然一新的體驗就是太好讀。簡潔舒適的排版、通俗有趣的語言、脈絡清晰的結構,最大的亮點在於那些史料和具有科研價值的插圖。

如果讀者是專業的醫者,這本書裡羅列的民間秘方、病例,都極具專業性的闡述;如果讀者是歷史研究員,書中呈現的歷朝歷代的宮闈秘史,也將不無裨益。

如果兩者皆不是,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這本書獵奇而不失解惑的內容,也足以為你呈現一份豐富的精神大餐。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本書的揭露,我們能夠探尋中醫沒落的真相,為振興中醫尋求到更多的契機。

由於早期的醫術帶有強烈的巫術和神秘色彩,所開具的藥物,有相當多的一類都屬於主觀臆想的,難免給後人留下了諸多似是而非的結論。即便是巫醫分離後,因為已經深入人心這些荒誕的理論,也令中醫發展之路停滯不前。

受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志怪史籍《山海經》的影響,中醫在藥物的選擇上極盡荒誕。比如《山海經》裡說青丘山上有九尾神獸,吃了它可以不得蠱;符禺山上有葵草,吃了它可以讓人不惑。

這類看起來都非常不靠譜的所謂藥材,居然還得到了古代醫學界的認可。號稱是中國16世紀前本草學大成的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也不乏這種荒誕不經的記載:“龍肉”能養精神,“黑狗”沒有尾巴,有辟邪、令人志壯的功效。


傳承國粹,從洞悉荒誕開始

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


甚至不乏這種憑空臆想的藥方:蟾蜍皮膚多褶皺,可以治療皮膚病;春雨有“生髮之氣”,可以用來治療不孕不育……

雖然《本草綱目》的醫學地位不容置疑,但其中光怪陸離的內容也一言難盡。要知道,當《本草綱目》正式發行的時候,是明朝萬曆二十三年。

這一年的西方世界,第二位在麥哲倫完成環球航海的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去世;現代哲學的奠基人、唯物論的開拓者--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誕生。

事實證明,中醫出具的這類天馬行空的藥方,後來都成了侵害自身的毒藥。魯迅先生這樣的愛國人士,也對中醫深惡痛絕。其根由,就是為他父親看病的兩個庸醫無意間害了他父親的性命。

據魯迅先生的記述,他家的境遇原本不差,因為父親生病,請來的兩位當地名醫開具的藥方相當奇特,河邊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舊鼓皮做的藥丸之類,這些奇特的藥物讓人踏破鐵鞋也難以尋找,正因為如此,也為所謂的名醫開脫了責任。

時光荏苒,所幸時至今日,隨著健康養生理唸的日漸盛行,傳統中醫的療養功效開始重新煥發了生機。

2003的SARS病毒來襲,全世界的醫學界都為此束手無策,著名的中醫學家任繼學教授,用明朝末年江湖郎中吳又可“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理論,復原了藥方達原因,以檳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黃芩、甘草七味中草藥為原料,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傳承國粹,從洞悉荒誕開始

傳統中醫是華夏文明的象徵


中醫藥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伴隨著時代的演變,大型機械開始取代傳統手工技術,中藥傳統手工切制技藝也日漸衰微,然而,傳統手工切制技藝潛隱於每一片中藥薄片上的溫情與靈魂,是難以在流水線複製的加工中被感受到的;許多的加工處理,機械無法做到,一人一方,一藥一方,工序繁雜,傳統的技藝卻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

中醫藥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放異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榮耀,也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先輩們幾千年來凝結的智慧結晶。

傳統技藝,薪火傳承,在繼承中弘揚,在創新中發展,讓中醫藥國粹,在時代的變遷中依然熠熠生輝,這才是傳統中醫的發展方向。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回首中醫的曲折歷程、洞悉那些故紙堆裡的荒誕與真實,才是邁向遠方的第一步。

這一步,請從《荒誕醫學史--中國篇》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