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的張姓根親文化之最

泱泱張姓,人口億眾。因張而聚,休慼與共。行穩致遠,共鑄復興!

濮陽,史稱帝丘。這裡是三皇五帝的集中活躍區,擺放在國家博物館證明華夏文明起源最早的文物“中華第一龍”就出土在濮陽,“一代伏羲”、顓頊帝、帝嚳帝、舜帝等都在這裡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彰顯著這裡無與倫比的上古文化厚重。

大量官方史料記載,黃帝共有25子,賜姓12個,分別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xuan)、依,其中沒有張。揮公出自姬姓,幼時不姓張,是其在古清河流域“始制弓矢”,輔佐顓頊帝強國安邦功成名就之後,顓頊帝在帝丘封職為“弓長”,後賜其以職為姓——張。考古發現,坐落在古清河流域中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就是帝丘城(史稱顓頊之墟),在今濮陽東南大約10公里,距張姓始祖陵寢地揮公陵園大約5公里,距顓頊帝嚳陵(二帝陵)大約35公里,距青陽玄囂(揮公之父)所在的頓丘大約40公里。帝丘城在考古探明的上古都城止目前具有唯一性。顓頊帝在這裡為揮公賜姓,故張姓得姓地是為帝丘(今濮陽)。由於史料紮實,遺存充分,201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徵得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同意,授予濮陽“中華帝都”稱號。之後,中華“姓氏祖地與名人裡籍研究認定中心”認定“濮陽縣——中華張姓祖根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