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填海工程":永暑島寸土寸金,為何不拆掉這棟"爛尾樓"?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對於每個人來說,國家的安危都是高於一切的。畢竟有了國這個大家,才有每一個人的小家,在我國的歷史上,向來都不缺少保家衛國的英雄故事,人們也儘自己所能保衛祖國的完整。

永暑島,一個不起眼的小島,也是我國戰略部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多年以來,此地從“礁石”成為了一座“小島”,並且在去年的的時候建設完成交付海軍。

按理來說,填海造出來的小島每一寸土地都是無比金貴的,但是在島上卻有一處被稱為“永遠不會拆掉”的爛尾樓,這是怎麼回事?

從“永暑礁”到“永暑島”

在我國的歷史文獻記載上,有關永暑島最早的記載是1935年,當時還處於中國民國時期,不過當時它的名字不叫永暑島,而是被稱為十字火礁或者是西北調查礁。

南海

一直到1947年的時候,它才被命名為“永暑礁”,這個名字也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不過,對於我國的漁民來說,還是喜歡把它叫作“土戊”。

在1987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關於永暑礁的大事,當時聯合國批准我國在南沙群島建立第74號海洋觀察站,次年,永暑礁就被我國選為新的海洋觀察站。不過當時觀察站的建設非常簡陋,最多隻能容納200個人,當時島上建立了十座航標燈。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到2014年,永暑礁才迎來了新的篇章,我國決定啟動“填海造島”計劃,永暑礁在我國的戰略位置上有重大意義,它位於南沙群島的中心位置,可以稱得上是南沙群島的“中途島”,可以扼守南華水道的咽喉。

從2014年的8月開始,僅僅只過了八個月的時間,永暑島就擁有了2.8平方公里的永陸面積,比著名的旅遊勝地馬爾代夫首都要大得多。

南海

今非昔比的永暑島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永暑島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先說說人口,目前永暑島已經成為了一個人丁興旺的小島,島上的居民人數已經接近千人,差不多是我國一個農村的人口,因為是小島,所以島上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漁民。

再來說說基建,在早些時候,永暑島上的居民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只能住在臨時搭建的簡陋棚屋中,再看看如今的永暑島,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如今島上到處可見漂亮整齊的樓房,在每一個居民的家中都可以見到空調、彩電等常見的家電。

雖然獨居大海之上,但居民們還是可以跟千里之外的家人聯繫,因為在2016年的時候,中國移動在島上建立了4G基站,這也是我國第一個以衛星通信方式建立的4G基站。

南海

人們最關注的還是醫療條件,目前島上已經建立好了具備現代化救急措施的二甲綜合醫院,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島,可以為居民們提供很好的醫療服務。

此外,永暑島上還有蔬菜基地、果園、養殖場等,這意味著,永暑島已經逐漸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不再過於依賴外來的補給。

可以說,如今的永暑島跟我國海邊的普通小鎮沒有什麼區別了。

此外,永暑島的西北部還有一條長達三千米的跑道,在這個跑道上可以起飛重達200噸的波音767,因為南海具有高溫高溼高鹽腐蝕的特性,所以島上建立了封閉式機庫,以後可能會進駐戰機。

南海

永遠不拆除的“爛尾樓”

在永暑島的西南角上,有一處“爛尾樓”,對於日漸繁盛的永暑島來說,此處無異於美人臉上的一塊斑。多年的填海才有了今天的永暑島,可以說島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貴重如黃金,為什麼這一處“爛尾樓”一直沒有被處理呢?因為這裡是有故事的。

雖然說,永暑島一直都是我國的一部分,但在大部分時間內,都被外國霸佔。我國的海軍士兵第一次登上永暑島還是1988年時候的事情,為了登上小島,最後的幾百米甚至靠著游泳才成功上岸,在上岸了之後,這位士兵在礁盤上建立了一處高腳屋,這也是我國在永暑礁上的第一個落腳點

南海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在聯合國的批准之下,我國在永暑島上建立了考察站,無論是考察站,還是後來日漸繁盛的永暑島,都是從這個簡陋的高腳屋開始的,這個高腳屋,就是永暑礁上唯一的守衛

在建立考察站的期間,駐島人員經歷了無數磨難,當時在島上想要種植成活植物簡直難如登天。這個高腳屋後來也被建立成了碉堡,我國的將士們在碉堡中,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守護著永暑礁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

後來,這些碉堡被三沙市列為文物,也成為了島上的重點保護對象。如今,這些碉堡也成為了島上著名的旅遊景點,每一個來到永暑島上旅遊的人,都會來碉堡處走一遭,因為這裡不僅僅是重點保護的文物,更是永暑島從荒草叢生到人丁興旺的見證

南海

小結:

看到最後,大家應該也明白了,為什麼在每一寸土地都很重要的今天,依然要為這些“爛尾樓”留下一片空間,這就是因為,這些“爛尾樓”見證了永暑島用無人問津的礁石到興盛的小島的過程。

雖然說,我們在前文中提到過,最早一批登島的人,為了守護永暑礁付出了多少努力,經歷了怎樣艱苦的生活,但我們還是無法真正感受到其艱苦程度,但高腳屋記得,碉堡記得,爛尾樓也記得。

也許,如果把爛尾樓拆除,可以多幾處果園或者是菜園,人們可以吃到更多新鮮的瓜果蔬菜,但,這些食物無法替代碉堡的曾經。

這些碉堡,絕對不是爛尾樓,而是永暑島的圖騰,是永暑島的精神印記,這些碉堡記載著人們曾經在這裡付出的一切,也記載了,這個小島曾經是何等的荒涼,才能突出今天的難能可貴。

對於永暑島上的居民來說,這是一種精神的繼承,而對於我國的廣大人民來說,即便是從來沒有到過永暑島,也沒有見過這些碉堡,這種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跟永遠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