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下险资频繁异动,是“慌”了吗?

资产荒,这是近年来谈及最多的话题之一。然而,对于时下的市场,符合市场心目中“优质资产”的标的却是比较缺乏,而面对各路大资金大机构,乃至普通的投资者,也不断在其投资过程中,寻求心目中的优质资产,试图获得更好的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经济下行压力偏大,无风险利率水平的持续下滑,致使具备“中高投资回报预期,且风险偏低”的优质资产的挖掘难度越来越大。对此,各路资金为了应对这一个问题,也纷纷使出了各自的招式,来应对资产荒下的投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险资资金,尤其是中小险资资金,它们近年来的投资行为备受市场的高度关注。

从宝能系、安邦系,再到近期备受热议的恒大系等,这些险资机构的投资策略,试图纷纷把主要目光瞄准了国内的二级市场。其中,万科股权之争事件,也是近期资产荒下各路险资激烈争抢二级市场优质资产的真实写照。

控制权的得失,往往决定着一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生死存亡。然而,在这一场万科股权之争事件中,作为长期处于大众持股模式、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的万科A而言,其控制权的问题,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不过,在这一场股权争夺风波中,也往往离不开资产荒持续上演的大背景。

上市,往往属于一把双刃剑,有时候,在特殊环境下,上市公司不能够及时把控住风险,则往往容易让自身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局。由此可见,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各路险资资金突然瞄准了万科A这一个优质资产,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体现出当前优质资产的稀缺性,同时也反映出部分险资资金确实有点“慌”了。

近一段时期,万科A股价接连创出历史新高,给之前大举投资布局的险资资金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或许,对于部分险资资金而言,近期的投资获益已经远远超过同期其余部分业务的利润水平。由此可见,在资产荒大环境下,通过大举进入二级市场中的优质资产,虽然看似很冒险、很激进,但潜在的投资回报还是相当诱人的。

不过,针对近期恒大系频繁投资的行为,也引起了保监会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约谈。或许,此次事件的发生,加上之前险资新规的逐步落地,也可能会进一步收敛险资资金的激进投资行为,同时也对部分采取高杠杆投资的险资资金敲响了警钟。

随着保费高收入增长红利期逐渐步入拐点,加上资产荒等风波的持续演绎,也加速了险资资金的转型步伐。但,在此期间,对于中小型险资机构而言,如果在关键时间点,缺乏了灵敏的嗅觉及投资的胆量,则很容易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被对手淘汰。于是,险资资金系列的投资行为,也是一次激烈的投资比拼,而谁能够在比拼过程中更胜一筹,谁就能够在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中,获得生机。

坚持“保险姓保”,这是保险业的发展原则。然而,在近年来的险资投资活动中,部分险资却似乎存在着逐步偏离服务主业的风险。由此可见,对于保监会的及时表态,还是给市场传递出监管的态度与原则,并为部分险资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的行为敲响了警钟。

资产荒下,险资缺乏大量的优质资产,加上转型的压力,促使部分险资采取了相对激进的投资策略,试图应对当下的资产荒风险。然而,对于险资而言,要坚守保险业的原则,且不过于偏离服务主业,更需要拓宽更多有效的投资出路,进而缓解资产荒下的压力。当然,在此过程中,更需要政策的支持,为其完善并丰富更多的投资渠道。

确实,对时下的市场而言,更需要有一股力量去积极引导,且发挥出其引导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作用。对此,部分险资短期频繁异动的行为,确实需要正确引导,并加以监管,不应该把长期价值投资的行为演变成短期价格投机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