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實蠅——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為害葫蘆科植物,附防治方法

前言

南瓜實蠅——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為害葫蘆科植物,附防治方法

南瓜實蠅又名南亞果實蠅,為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是河南省補充植物檢疫對象。雌成蟲產在幼瓜上的卵孵化後,幼蟲在幼瓜內蛀食為害,受害重時,致瓜脫落,整瓜被蛀食一空,全部腐爛。受害輕的,瓜雖不脫落,但生長不良,摘下貯存數日即變腐爛(圖)。南瓜實蠅取食範圍廣,主要為害葫蘆科植物,如南瓜、苦瓜、絲瓜、冬瓜、筍瓜、西葫蘆、葫蘆、黃瓜、甜瓜、西瓜,還可為害茄子、番茄、辣椒等。

南瓜實蠅——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為害葫蘆科植物,附防治方法

以蛹在土中越冬,少數個體來不及脫離寄主在被害瓜內越冬。成蟲羽化可在全天內進行,但以上午9~10時最盛,初羽化成蟲較活潑,到處爬動,並常用後足撥動前翅,經30min後,翅則展平,體色、翅斑也逐漸顯露完全,隨後可飛翔,活動取食。成蟲晴天喜飛翔在瓜田,陰雨天則躲藏在瓜葉及雜草下面。交配後,雌蟲將產卵管刺入瓜內4~5mm。卵一般產在幼瓜或帶有傷口或裂縫的寄主上,產卵數量不等,最多可達200粒。孵化出的幼蟲取食果肉,單瓜內幼蟲可多達百餘頭。幼蟲彈跳能力強,能從硬地面彈跳至30~50cm高度,老熟後,從腐爛瓜內鑽出彈射跳離瓜果入土化蛹。成蟲在寄主果實上產卵,幼蟲在果實中成長。此蟲的傳播,主要是通過人為活動如運輸或其他攜帶方式,將含有卵或幼蟲的受害果實從一地傳到另一地。

形態特徵

南瓜實蠅——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為害葫蘆科植物,附防治方法

成蟲:黑色與黃色相間,雌體長12~13mm,雄體長9~10mm,翅展5.7~8.5mm;頭部顏面黃色,顏面斑黑色,中等大,近卵形。中胸背板黃褐色,有縫後側黃色條和中後縫黃色條,在縫後側和中後縫黃色條之間具黑褐色斑,各肩胛之後也是;縫後側黃色條兩側平行並終於上後翅上鬃之後;中胸背板前部和前中部幾乎到縫為鏽色,有一狹窄的中褐色到黑色條從近中胸橫溝縫伸出至上後翅上鬃處。小盾片黃色,具一狹窄的暗褐色基帶,2對小盾端鬃。足腿節黃色,前足和後足脛節褐色,中足脛節淡褐色。翅前緣帶狹窄,在翅端擴寬成翅端斑。腹部大部分黃色或黃褐色,背板側緣狹黑色,第2和第3節背板具黑色基帶,第2節的基帶在背板側中斷,第3節的完整,第4和第5節背板基側黑色,中縱黑色條伸抵第5節背板末端。第2和第3節背板黑色橫帶與第3~5節背板末端中央的黑色縱帶相交成“T”字形,第4和第5節兩側具黑色短條,且不與中縱帶相連。雄蟲第5腹板後緣略凹,陽莖背針突長,葉上端略彎。雌蟲產卵管端部漸尖,端前剛毛緊靠末端(圖)。

南瓜實蠅——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為害葫蘆科植物,附防治方法

卵:乳白色,長0.8~1.2mm,一頭尖,一頭鈍。幼蟲:蛆狀,初齡幼蟲乳白色,老熟幼蟲黃白色,長10~11mm,前端尖,後端圓;口鉤內緣中央處具一小尖刺突起;前氣門指突通常為15~18個,排列成一行;老熟幼蟲在其後氣門區與肛區間有一條暗褐色短線,舐吸式口器,呼吸系統屬兩端氣門。蛹:圓筒形,黃褐色,隨著蛹齡的增加色澤變深,長5~7mm,寬2~3mm(圖)。

南瓜實蠅——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為害葫蘆科植物,附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

1.植物檢疫加強檢疫,嚴禁從疫區調運受害果實,防止蟲害蔓延。

2.農業防治 冬季翻耕滅蛹;輪作或不連片種植嗜好作物;及時清除蟲害瓜果。

3.物理防治 用性誘劑、毒餌或黏蟲膠誘(粘)殺成蟲。或用果實套袋法,將幼瓜(果)套袋,避免成蟲產卵。

南瓜實蠅——我國二類植物檢疫對象,為害葫蘆科植物,附防治方法

農藥防治

  • (1)土壤處理:在5月下旬,選用3%辛硫磷顆粒劑每畝3~4kg,拌細土對瓜園進行地面撒施,以殺死羽化成蟲;10月底用3%辛硫磷顆粒劑每畝3~4kg,或5%丁硫克百威顆粒劑每畝3.5~4kg,拌細土25~30kg,於傍晚均勻撒施地表,殺滅入土化蛹幼蟲和圍蛹,可有效控制翌年的蟲害基數。
  • (2)噴霧處理:在成蟲發生期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9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800~1000倍液,按30∶1的比例加入紅糖稀釋液噴霧,隔6~7d噴1次,連續噴3~4次。10月對發生重、落果多的瓜園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施,隔10~15d噴1次,連續噴2~3次。瓜果收穫前15d停止用藥。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南瓜實蠅相關知識,對此廣大農民朋友有什麼看法呢?或需要補充相關知識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可以關注私聊小編,謝謝各位的閱讀,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給個“贊”吧!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