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凱123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即使劉備把諸葛亮換成了司馬懿,也無法改變最終的結局,除非他能改變他自己,為什麼呢?
我表述一下我的觀點:劉備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感情用事,這也是他最致命的缺點,這一點在劉備建立蜀國基業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關羽之死
關羽的死可以說跟劉備有很大關係,大家都知道,荊州的戰略地位非常的重要,但是,劉備讓關羽去鎮守荊州,而高傲自大的關羽是不希望和東吳聯合的。關羽不僅拒絕了聯吳,更拒絕與孫權聯姻。最終,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
關羽死後,劉備情緒失控,非要為其報仇,無論是趙雲還是諸葛亮都勸不動。
趙雲和諸葛亮都為劉備分析了當前最大的對手是曹操而不是東吳的孫權,而劉備卻背道而馳。
最後東吳“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大敗於東吳,並丟了自己的性命,這為蜀國的滅亡買下了伏筆。
劉備的感情用事,而忽略了自身所處的形勢,把一手好牌活生生打成了爛牌。
因為根本的原因在劉備自身,所以諸葛亮是否換成司馬懿,我感覺結果都一樣。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大家認同,就給個贊吧。
快樂與君享
司馬徵是三國裡的飽學文人,名滿天下,深受孔明、徐庶、鳳雛以及很多名士尊敬,並以師事之,而且預見能力很強(如預見孔明雖有大才卻生不逢時),同時,孔明、鳳雛都經過他的推薦。諸葛亮大家都很清楚,《隆中對》分析天下大勢精準到位,並制定的隆中對策逐步實現,助劉備從無四處飄零而三分天下,若非關羽毀敗後一系列多骨諾米牌效應,隆中路線最後一步“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實現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司馬徵和諸葛亮還是有很大區別,若互換之,則劉備是否可以“三分天下”就很難說了。
一、司馬徵具有教師、伯樂的能力,卻不一定成就高過學生或被舉薦的“千里馬”。
司馬徵與孔明亦師亦友,年長於孔明很多,二人既如此相熟,也就可以判定一是離得近與孔明父輩或許相熟而及之,二是孔明成長過程中也多有請教司馬徵,同時,在孔明成長過程中,通過交往,司馬徵慧眼識才,非常欣賞孔明,也知道他的才能,於是可以直接推薦給劉備。可以看出,司馬徵具有教師、伯樂的育人識人才能,但我們知道,很多老師也許教書一輩子卻仍在原崗位,而學生後來成就卻很大;同樣,舉薦的領導後來卻沒有被舉薦人做的管高、成就大。而且,司馬徵一介文人年齡較大、閒散慣了,在長久的戰亂奔波中不願過度勞累,也受不了拘束,而孔明20多歲,年輕上進,正是建功立業的勃發之時,思維體力以及尊規重道等方面都勝過司馬徵。因此,司馬徵是伯樂,有識才之能,是好教師,有教導能力,但成就就不一定有孔明大了。
二、司馬徵具有學者專家風範,而孔明既有學者專家風範,併兼具政治能力、治國平天下及軍事才能。
司馬徵和孔明都是學富五車的高才,二人在理論方面都有很高學問,但實踐方面司馬徵因閒雲野鶴慣了,喜歡講學、論學,而對於邏輯思維能力,識人很強,卻對於天下大勢分析等可能不及孔明,而且,司馬徵鑽研學問深,主要是詩詞歌賦、人情世故、識人認人方面,孔明卻涉獵文史、數學、地理、軍事、政治等多方面,分析研判能力也很強,正如司馬徵所言: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孔明等在討論時,其他人學問雖然深,但境界、深度廣度等方面還是遠不及孔明,“惟孔明獨觀大略”——司馬徵也很佩服。後來證明,《隆中對》策預判分析及方針路線讓人佩服、治國、軍事、發明等等都很高,令世人難以企及,自然,司馬徵也是很佩服孔明的。
可見,司馬徵應該屬於伯樂式的人,成就不一定超過千里馬,而且,同是大文人,司馬徵僅限於“文”,而孔明各方面知識兼具且實踐能力強,當時又年輕上進。基於此,劉備若把諸葛亮換成司馬徵,或許不會取得三分天下的不錯成就了。
謝謝大家!
2020.4.13子時即草於西安
地勢坤9
劉備心機很深,厚黑學用得出神入化,而且隱藏很深,看人也很準。諸葛亮善長戰略,但對官場上的而爾虞我詐並不是專長,三顧茅廬出山一是為了功成名就,還有就是看中了劉備"善良"與對漢室的"忠誠"。對於政治而言不感興趣。軍師就是要會攻城掠地,把軍事戰略玩到極致,這一點諸葛亮樂此不彼。蜀國建立時,諸葛亮就發現劉備真正面目暴露出來了,達到目的了,就不再把百姓的疾苦和訴求放在眼裡,同時君臣之別也看得比較重了,一人獨權,驕傲自大,對諸葛亮也算過河拆橋,對諸葛亮的謹慎也毫不重視,以致於火燒八百里連營大敗而歸。這也說明諸葛亮只善長於打仗,不善長搞好上下級關係,左右不了上級的想法,就相當於現今一個公司的總工,缺少不了這個崗位,但想進入領導層決策層或者再往上走是不可能的,加上沒有野心,只忠誠於自己的理想。
反觀司馬懿,戰略意識沒諸葛亮強,但是玩政治都是一把好手,況且野心極大。在落寞的時候忍辱負重,臥薪嚐膽。蜇付但又時時刻刻了解和掌握朝堂動向,一旦可以復工了也不會囂張跋扈,打仗防衛以保守為主,想不出攻城撥寨的策略,但也不會輕易上當。你攻我守,就不出戰。任何時候都看得長遠,把自身利益看得比國家利益重。也深喑"吃飽了就打廚子"道理,一直都在為自己家族未來考慮。後來“三槽臥馬"的說法也最終變成了現實。
如果劉備用的是司馬懿,很大可能在他有生之年都當不了皇帝,因為司馬懿沒有太強的戰略意識和戰爭藝術,不會那麼快三分天下。也許等曹操滅了孫權,劉備最多到處寄宿,劉表、劉璋、甚至張魯,直到跟著曹操做個太守,一輩子碌碌無為。就算建立了蜀國,到了劉禪時代,按照他的為人,也不會那麼多次舉全國之力討伐。但在國內政壇,絕對是個高手,也說不定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