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個戀愛故事

一直想把這個故事寫下來,可是真的不擅長講故事啊,就怕在自己的筆下將這份至情曲解,辜負那故去的人,將這份情誼湮沒在時間的長河中……

嚴格的說,它不是故事,因為曾真實的存在過。蘆溝橋事變後,社會動盪,人心惴惴,潮汕地區的富貴人家紛紛將自己的子弟送往大上海,祈求能在租界中躲過劫難並得以繼續求學。在開往上海的客輪上,這三十多名的年青人不是同村就是同鄉,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紀,在這難得的旅途中漸漸熟絡起來。

初相見,她十六,月白旗袍,齊耳短髮,笑容明媚的得如頭頂上的藍天,正與未婚夫及友人說著什麼。他二十三,寡言木納,卻鼓足勇氣走上甲板加入談話圈,只為彼此能相識。一切如發黃的舊照片在那一刻定格。

共患難,到上海後,三十人發誓抱團共進退,於是落腳、求學、謀生、碾轉、零落,直到分離,那段日子成了他極為珍視的歲月。他想過告訴她他有多喜歡她嗎?他不想,至少那時不想。愛她是日積月累起來的存在,不會因為少一天便不愛了,也不會因為多一天便愁苦了。這麼看著她,親近看她,被她與她的他信賴,不是憂愁,而是幸福。看她臉上小小的毛孔,看她那些小動作,看她笑的樣子看她——只是看著她,便是幸福。就當什麼也沒發生,就讓他一個人來承受。她不需要知道,知道他愛上了她,只要在他面前,每天,每天,讓他知道她快樂,就好,就好……

傷離別,抗戰勝利後,她和未婚夫要返鄉開枝散葉,他一再告訴自己不要黯然神傷,試著放開懷抱,不要再一味沉迷在這無望的單戀……無邊絲雨細如愁,他目送了返鄉的客輪,毅然踏上了開往香港的客輪。“縱使我瞭解春光易逝,年華瓣瓣指間飛落,那又怎樣?多少年後,我依然看見你,與我在這場細雨深處的新別……”

再相逢,已是白髮蒼蒼,她七十,相伴多年的夫君在花甲之年逝去,所幸几子幾媳皆恭謙孝順,她打打牌、抽抽菸,日子過得倒也悠閒自在。他,到香港後,執教、寫作,做著自己喜愛的事。解放初期,滿懷一腔愛國熱情回國投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中,當然之後,社會的起起落落也成了他人生的真實寫照,還好都挺過來了,看著他的學生、學生的學生一撥撥的成長、成材,欣慰之餘卻總覺得心空落落的,仿如缺失了一角……卻在他七十七歲的某天,被香港同鄉打來的電話漲得滿滿的,他被告知當年三十個同鄉如今所剩不足十位,而她,還好,還好,還在……老教授聊發少年狂,他半年內往返省城與潮汕四回,每到潮汕就住下,短則一週,長則半月。一次,她可以裝傻,二次,她可以裝鈍,可三次、四次呢?全世界都已知道他的心意,感動於他的執著,她能怎麼樣?無動於衷?好吧,好吧,就當她前世欠他的,今世就還上!

喜團圓,幸福的可貴在於,你不知道能擁有它多久。她與他相守三年,第一年,他拼著高齡裝修了房子,為了給在省城無親無故的她一個溫馨的家;第二年,本就木納寡言的人,行為更見乖張,原來是被老人痴呆症纏上;第三年,生活已完全依賴她。最後的日子裡,她常常守護在床前,看著沉睡的他喃喃自語:“呵,你居然還會清醒哦,還記得讓我抽菸!可你不記得了吧,為了你,我早已經把抽了四十年的煙戒掉了!其實我什麼都知道,正如你當初的愛慕,可我不夠勇敢,因為我貪戀幸福……”是啊,我們都在動用著自己的感知著這個世界與存在的人情,有些時候,不是我們不明白,只是下意識地不願意坦然接受。背後,向你襲來之人事的背後有些什麼,我們無法洞察,於是便只能淡然,被動地過一日是一日。不勇敢嗎?是的,不勇敢。可為什麼要勇敢呢?誰又能保證在勇敢之後便一定是明朗美好的未來呢?我們不勇敢,很多時候,只是因為我們依戀幸福。

難傷逝,他走了。他的子女對她說:“阿姨,謝謝您!這三年是阿爸最開心的日子!他對您好,也希望我們能對您好!”她擺擺手,希望能再靜靜的陪他一會,點上煙,在嫋嫋青煙中嘮叨開:“瞧,我又開始抽菸了,你又讓我送了一次親人,下輩子我一定要先走,讓你們也嚐嚐味道!不過,我想你是開心的,與其混沌,還不如這樣走的清明!”對啊,死亡,這人世最大的障礙和恐懼,它不僅沒有分開我們,反而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本來,我是居於我的軀殼之內,我再與你近,也是隔了我的身體同你說話。可是,死亡化去了我的形跡,我們之間便再沒有任何阻隔,我也再不用恐懼時間,我不會老去,不會病痛,已經消失就不會再消失。在你的記憶,你的身體內我如花飛旋,一年一年地輪迴再生。他生他世裡,我仍在初見的地方靜候你,只是不再遲到,不再遲到……

1000個戀愛故事


1000個戀愛故事


1000個戀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