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人都會把生活照、旅遊照放到朋友圈上,供大家交流和欣賞。但是有些人卻十分在意別人眼裡的自己,藉著分享照片的機會,給自己增加人設。
朋友A就是這樣的人。A雖然工資不高,但是總會曬出一些法國甜品和下午茶的照片,來彰顯自己的享受生活。時間長了,她就認為自己是別人眼中最會享受生活的人。為了符合人設, A竟然花費了半年的積蓄,到毛里求斯的海灘去拍照,就為了發幾條帶定位的朋友圈。我問她這樣做值得麼?她卻說“相當值得啊!不然,我怎麼會成為‘最會享受生活的人’呢?”
卞之琳曾經有一首著名的小詩叫做《斷章》,是這樣寫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朋友A不知道,她努力地想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但那只是她的一廂情願,也許在別人眼裡,她不過是一種普通的存在。心理學家庫利也曾解釋過這種現象,並且把它稱為鏡像自我。
什麼是鏡像自我呢?
簡單來說,就是人把自己分成了兩個“我”。一個是真實的“我”,一個別人眼中的“我”。真實的“我”會傾聽內心的聲音,跟隨自己的腳步,讓自己成為價值的中心;而別人眼中的“我”會看重別人的評價,把別人當成價值的中心。鏡像自我就是別人眼中的“我”。就像一面鏡子,我們經常會對照別人的評價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態度。俗不知,別人的評價並非客觀事實,其中也加入了我們的主觀理解。
就像宋襄公。宋襄公繼位時,雖然國力微弱,但是還是幫助了太子昭即位,一直以為自己做到了“仁義”之名,卻不知道大家都在背後嗤之以鼻。直到泓水之戰時,宋襄公還被“仁義”之名所累。當時宋楚兩國兵力懸殊,宋國明明可以靠著楚國還未完全渡河的先機開戰,取得勝利。但是宋襄公卻執意堅持仁義之師“不推人於險,不迫人於阨”的道理,硬是等到楚國排兵佈陣完才開戰。結果導致宋國一敗塗地。
我們在生活中也不乏見到過這樣的人。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媳婦兒,於是辭職在家,相夫教子,結果早早的成了黃臉婆;為了擁有別人眼中的好工作,放棄自己喜歡的領域,擠破頭地爭奪國企的名額,結果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我們不能斥責這樣的選擇有什麼不對,但是這樣一味屈從別人的評價,放棄自我的人,遲早會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鏡像自我是如何產生的
鏡像自我的產生經歷了三個心理階段:
- 我們認為別人看到了什麼
我們常常認為別人看到了我們的美照、生活和形象,但實際上別人並沒有看到。就像朋友A,她以為別人看到了她的小資生活,看到了毛里求斯的海灘照。但事實上,關注到的朋友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眼光一掠,匆匆刷屏,更不用說專門去看設置的座標位置了。
- 猜測別人對自己有什麼想法
我們常常認為別人看到自己的某個方面後,會產生一些想法,然而別人卻沒有這麼想。曬完毛里求斯的海灘照,A以為朋友們會羨慕不已,更加認定她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然而事實上,朋友們卻沒有這麼想。反倒認為拿著半年的工資去瀟灑,是很不理智的行為,更不用說是享受生活了。所以你看,你所認為的和別人的想法往往相差甚遠。
- 基於別人的想法,我們對自己產生了什麼的想法
朋友A認為大家會羨慕自己,於是她產生了一種滿足感和自豪感,認為花費再多的錢也是值得的。這就鼓勵她下次還會做出同樣的行為,為了別人眼中的美好形象,而做出更多不理智的行為。
所以你看,鏡像自我產生的根源不是別人如何評價我們,而是我們認為別人如何評價自己。這就導致了我們的行動偏差,讓我們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
如何打破鏡像自我的消極影響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適度的鏡像自我可以幫助我們自我感知,修正行為和品德,讓我們成為更優秀的人。但是如果過度地關注別人的想法,甚至將他人的評價奉為圭臬,那就會失去自我,迷失方向。那麼,我們該怎樣打破鏡像自我的消極影響,活出真實的自我呢?
這就需要用到自我知覺理論。
自我知覺理論是由心理學家D.J.比姆在1972年提出的,是指人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認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態。簡單來說,就是人要時時回顧自己的過往,發現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通過回顧自己幫助他人的行為,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通過回顧以往的工作經歷,發現我們是一個善於溝通的人。同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回顧自己以往的經歷、感情、態度,發現我們是一個過度關注別人評價的人。然後,細想自己的一言一行,從點滴處找到自己迴歸真我的途徑。堅持以往,你就會打破鏡像自我,成為一個真實、自在的人。
王明陽說“破山中賊易破,破心中賊難”。打破鏡像自我雖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是一旦打破,我們就能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過上一種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