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往往一個家庭中有了孩子,所有人都是圍著孩子轉的,孩子是一家子人最重視的寶貝。但,越來越多的八零後和九零後為人父母,育兒觀念和老一輩們有著很大的不同,老一輩很擔憂他們沒有能力帶好孩子,認為他們自己都還是孩子,根本沒辦法帶好孩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事實上三至七歲這個年齡段是培養孩子性格和能力基礎最好的時間段,在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對世界有了最早的感知和好奇心,願意去接受一切也有了最開始的判斷力和思考能力,孩子父母在這時候就應該開始引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如何引導孩子也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三至七歲的孩子有著用不完的精力,過於活潑的小怪物們對規範的概念是從不停的嘗試中理解,總覺得這時候的孩子最皮,小錯誤不斷,父母稍不留神還有可能鑄成大錯。老一輩的家長還會迷信“棍棒教育”,但年輕一輩反而認為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兒童教育學家表明,針對三至七歲的孩子應該賞罰分明,但如果有以下3種情況發生,就應該嚴厲制止,必要時可以選擇“體罰”糾正。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1.不尊重長輩

現在的孩子是兩個家庭的寶貝,特別是爺爺奶奶這輩的老人對孩子的包容度極高,百依百順,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導致有些孩子在家裡有著稱王的地位。這樣的情況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孩子會越發驕縱,有些大人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甚至會對長輩罵人或者動手,有些長輩認為孩子是無心的。但如果不及時制止,長大後可能會存在暴力傾向。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2.擾亂公共秩序、不遵守規則規範

有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還沒有辦法理解公共秩序和規定規範的含義,所以認為小孩子插隊、在公共交通上吵鬧都是無法避免的,反而希望同行的人給予孩子們包容。其實這種態度是不對的,從小需要培養孩子社會共同體的意識,不可以侵犯他人的權益,否則長大的他們會有犯法違法的風險。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3.哭鬧,發脾氣,毀壞財物

孩子最讓大人頭疼的事情應該就是發脾氣、在公眾場合撒潑打滾了。其實這些壞習慣可能是在不經意間逐漸培養成的,對孩子的要求一味妥協會給孩子留下只要我要就一定有的錯誤想法,哭鬧發脾氣都是孩子肆意宣洩情緒的方式,如果一開始不制止,孩子會得寸進尺變本加厲,甚至毀壞財物。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哭鬧時不予理會,先讓孩子冷靜下來之後再好好溝通是否滿足其要求。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


三至七歲是一個關鍵的時間段,孩子的好習慣需要好好培養,壞習慣一定要及時改正,才能讓孩子們健康優秀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