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求購口罩,為何中國救命口罩偏偏賣出了白菜價?

自世界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大部分人的“奇貨”,供不應求。

供求關係決定市場價格,值此全球急需的當口,口罩的價格應該也是不可攀升的,然而此時中國口罩在國外卻被“賤賣”,中方口罩再次淪為低端加工產品,原因何在?

隨著國內疫情控制由起初的“一罩難求”政府扶持生產,現在不僅供應追上來了,而且市場生產供大於求,甚至有的企業已有了庫存!

惡性競爭:救命口罩賣出白菜價


全世界都在求購口罩,為何中國救命口罩偏偏賣出了白菜價?

相對於國外,口罩動不動被炒至30歐的價格,中國口罩出海卻只能賣出白菜價,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生產產能速度過快。天眼查數據顯示,江蘇、浙江、廣東,是口罩廠增加得最多的三個省份。很多城市甚至形成了口罩扎堆生產中心。“我們這裡最近新增了十幾家口罩廠,有資質、沒資質的都來幹。”廣州中山的一位口罩廠老闆稱。如此均攤下來大家都是銷量大跌,隨之惡性競爭你降價 ,我降價,搞了不到一個月價格暴跌。


全世界都在求購口罩,為何中國救命口罩偏偏賣出了白菜價?

另外一個原因:惡性競爭在搗鬼,誰也不讓誰賺錢惡性競爭是指公司運用遠低於行業平均價格甚至低於成本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務,或使用非商業不正當手段來獲取市場份額的競爭方式。國內市場已經“飽和”各企業為逆轉形勢都盯向了“貿易出口”。

目前,在口罩出口市場上,除了口罩廠和國外賣家,還存在一個特殊的群體:外貿公司。它們是中介和紐帶,對接兩邊的需求。其中大多數是普通的外貿公司,臨時轉戰口罩行業,導致供過於求。國內價格暴跌直接衝擊著貿易出口的價格。

出現惡性競爭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該公司被動或主動參與導致利潤率長期大幅滑坡最終難以為繼,要麼公司依靠充足財務保障支撐,在惡性競爭中成功實現行業整合,有效取得市場份額,淘汰弱者,最終提升了行業進入門檻。


全世界都在求購口罩,為何中國救命口罩偏偏賣出了白菜價?

現在這種局面就應該如疫情初期“資源政府統一協調”,出口哪裡統一規劃禁止企業私自外銷。國際疫情那麼嚴重 眼下市場只有中國製造有全面接盤的能力,改變“賤賣”亂象不是外貿人能左右的,用產品、服務、促銷等跟對手競爭,最好不打價格戰。商場求財不求氣,永遠不要為賭氣不給自己留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