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把叔叔烤焦炭,倫理的悲劇,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在我國曆史上有這麼一個人,真是我國曆史上最擅長作死的人.這哥們兒的人生簡直就是一部標準的作死教程。而且還做的讓人哭笑不得,活生生的把自己從一個皇位的繼承人變成了王爺,最後還把自己做成了一個叛逆謀反。最後被自己的侄子在缸裡是燒成烤碳。

侄子把叔叔烤焦炭,倫理的悲劇,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接下來我們說說這個哥們的事情。在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有兩個兒子最有可能繼承皇位。長子朱高熾是個體弱多病的胖子,但心地仁厚;次子朱高熙武勇過人,在靖難之役中立過戰功。原本是最受朱棣寵愛的,但是他自己實在是嬌縱蠻橫。朱棣在權衡之下還是立了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他的封地原本是在雲南的,但是他又不肯去,嫌那個地方偏僻。朱棣又把他封在了青州,他又嫌那裡窮。最後朱棣也沒辦法了,問他到底想去哪裡,結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著。朱棣由於忙於國事也沒有功夫搭理他,就讓他在南京賴了下去。

侄子把叔叔烤焦炭,倫理的悲劇,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沒想到,這貨還把皇帝的親衛軍“天策衛”要來當自己的護衛。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當初被封為天策上將,所以這哥們每次出門都洋洋得意的跟別人炫耀:“哎,你看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啊?”但是人人都知道唐太宗是幹掉自己的父親和哥哥才當上皇帝的,那你爹都還活著。你自己和唐太宗比是什麼意思啊?這不是在作死嗎?就算朱棣在寵愛這個兒子也忍不下去了吧?朱高煦就幹了下面這兩件事:盯著那些跟太子走得近的大臣,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自己私底下招募3000兵士四處橫行不法。其中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開了瓢。從此他手下的士兵更如土匪般不可一世。

後來朱棣北伐回到南京後,聽到朱高煦的所作所為。勃然大怒,差點廢掉他的王位貶為庶民。還是太子朱高熾不計前嫌為他求情,才改封到山東樂安。這次也別嫌遠嫌窮了,你小子趕緊滾出南京,越快越好。就這樣,朱高煦堅持不懈地作死,把自己從皇位的候選人中徹底作了出去。就這樣。就這樣,朱高煦堅持不懈地作死,把自己從皇位的候選人中徹底作了出去。當不成皇帝的話,一輩子當個吃香喝辣的王爺也行了吧,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實在是太瞧不起這哥們那顆永不停歇的作死之心了。

過了幾年後,朱棣駕崩了。朱高熾當上了皇帝,成為了後來的明仁宗。可是呢,這個心地善良的胖子皇帝,當了僅僅十個月的皇帝就因病去世了。這哥們就蠢蠢欲動了,想把他侄子朱瞻基給幹掉。可是呢,埋伏好,左等,右等,前等,後等都沒來。在等,這下好玩了。從京城傳來消息,人家都已經正式登基了。這哥們當場就崩潰了,真不知道你老人家的情報工作是怎樣做的?人家早就知道你要半路動手,給你來了個明修棧道,暗地陳倉。在北京登基去了。你這邊啥都不知道,還在傻乎乎地一直等等等等等。結果把自己從王子等成王爺,又等成了皇叔。最窩心的還不是當不成皇帝這件事本身。而是這幾十年來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販夫走卒,人人都知道漢王朱高煦做夢都想當皇帝,就是當不上;天天招兵買馬想造反,就是造不成;變成了天下頭號笑料。

侄子把叔叔烤焦炭,倫理的悲劇,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最後這哥們就直接造反了。你說造反就造反吧?結果好選不選選了個蠢材。結果大軍兵臨城下,嚇的城內軍民魂飛魄散。這哥們見大勢已去,第二天就灰溜溜的促成投降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侄子把叔叔烤焦炭,倫理的悲劇,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按道理來說,謀反是要殺全家的。宣德皇帝跟他爹一樣心軟。不想剛登基就大開殺戒。就把朱高煦給囚禁了起來。身為一個叛國的王爺,不砍頭、不發配邊疆、不進天牢,這也算是最好的結局了吧。不,就算到了這地步,朱高煦仍然發揮著他生命不息、作死不止的本色。

過了沒多久,宣德皇帝過來看看你。你知道好,忽然來了一腳掃堂腿。把人家宣宗皇帝絆了跟頭。宣德皇帝脾氣再好,也沒辦法忍受了。但皇帝不想動刀子,就叫侍衛搬了一口缸子把朱高煦扣在了裡面。老老實實的待在裡面不好嗎?頂著這口大缸子,晃晃撞來撞去。宣宗看不下去了,就下令在缸上堆滿了柴火。點了火,終於把自己活活作死,在銅缸裡被烤成了焦炭。真的是no zuo no d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