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2020年8月12日,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袁崇煥墓位於東城區東花市斜街一座四合院內,如今這裡是修葺一新,包括墓地、祠堂等一系列紀念建築。

京事君曾在2017年9月份的一天來參觀過位於東城區的袁崇煥祠和墓,並寫下一篇《感知歷史:碧血丹心袁崇煥》的感想。

京事君對袁大將軍很是敬重,也對佘氏守墓人尤為尊敬。他們就是中華民族正義的脊樑,值得後世永遠紀念!

下面就是2017年參觀完袁崇煥祠堂和墓的感想,希望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去參觀或者去給袁大將軍鞠躬,以表達對我們民族英雄的敬意!


感知歷史:碧血丹心袁崇煥

近日,有幸到位於北京東城區東花市附近的袁崇煥祠堂和墓參觀,近距離感受大明王朝最後20多年的興衰史。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中午時分,祠堂內空無一人。只有售票處有一個工作人員值班,此時的天空湛藍無比,祠堂內的松柏也格外挺拔,很像袁督師的品格,碧血丹心!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祠堂正中有袁崇煥像,兩側是關於袁崇煥一生的介紹。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於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梧州。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曾經在福建西北部任當地知縣。 後在遼東邊關任職,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袁崇煥墓和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


袁崇煥作為抗清名將,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被處死後明朝百姓爭相搶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時期,卻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賞。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祠堂後面就是袁崇煥墓地,有袁氏同鄉湖南巡撫吳榮光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月題寫的“有明袁大將軍墓”碑。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站在墓碑前,深深地向袁大將軍鞠三躬。


袁崇煥一生為大明奉獻一切,就在被處死的時候,還在惋惜遼東的治理。卻是讓人敬仰!

這也是漢民族的骨氣。遙想歷史上的岳飛、陸秀夫、文天祥、戚繼光等等,無不是為國捐軀,他們的英名也將萬世流芳!

1952年,北京市政府決定將城內所有墓地遷往城外。關於袁崇煥墓該遷不遷?遷到哪?這件事甚至驚動了當時的最高層領導。毛主席當即批示:若無大礙,袁崇煥祠墓應予保存。就這樣,袁崇煥墓祠保存了下來。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當年毛主席的批示)


讓我們再來重溫袁督師當年的輝煌時刻吧!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後金首領努爾哈赤率領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後金軍抵達寧遠,經略高第和總兵楊麟擁重兵于山海關,不去救援寧遠。袁崇煥得知後,隨即寫下血書,與大將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守備何可綱等將士盟誓,以死守城。

袁崇煥一面堅壁清野,一面讓同知程維楧盤查奸細,通判金啟倧守護糧草,並傳檄給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如果有將士逃到這裡,可將其全部斬殺。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努爾哈赤勸袁崇煥投降,但遭到袁崇煥的拒絕。於是努爾哈赤舉大軍進攻寧遠城,並讓士兵舉著盾牌攻鑿城牆。而袁崇煥讓羅立等人指揮西洋巨炮,也就是被後來影視劇成為紅衣大炮的西洋炮,炮轟後金軍,後金軍在巨炮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連續攻城兩天,損失慘重,努爾哈赤在這次炮擊中受傷,後來不治身亡。戎馬一生的努爾哈赤怎麼也想不到,從未打過敗仗的他竟然死在袁崇煥手裡。


寧遠保衛戰勝利後,明廷舉朝歡喜,升袁崇煥為右僉都御史。後被授予遼東巡撫。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後來的歷史想必大家也都清楚。

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越過薊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煥忙率兵護衛京師。

後將軍隊駐紮在廣渠門和左安門一帶,當袁督師面見皇上時,這時就有不少大臣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一生都多疑的朱由檢對此也很懷疑。

此時後金軍也設計離間,說袁崇煥與後金軍有秘密約定。十二月,朱由檢將袁崇煥下獄。

魏忠賢遺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勳、史褷等人想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

據說,在官兵抄家時,發現袁崇煥家裡幾乎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這也說明袁崇煥一生也是清貧的一生!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公元1630年的8月,也就是北京最炎熱的季節,袁崇煥被處死,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還爭食其肉,慘不忍睹。

後來,袁將軍有個姓佘的部下,晚上趁人不注意,收集袁將軍遺骨將其收斂,埋葬於現在的東花市斜街。也就是現在的袁崇煥墓。

這位佘姓部下一直為袁崇煥守墓,後人也是如此,直到幾年前,佘姓後人還一直為袁將軍守墓。2003年北京電視臺還曾報道過此事。

袁崇煥一生都在為國奮戰,立志收復遼東,很受國人敬仰,特別是港臺影視作品也都以此為題材表現袁崇煥的碧血丹心!

袁崇煥死後,大明帝國也開始加速衰落,帝國的財政已經無法支撐龐大軍隊開支。

14年後,也就是1644年,清軍正式進入北京城,建立清王朝。漢民族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隨之滅亡!


碧血丹心袁崇煥,向第17代守墓人佘氏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