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教师节成了“教师劫”

传道授业解惑,将知识输送给一个个幼小渴望的心灵,教师也应该就如夸美纽斯所称赞的那样“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尊师重教本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可慢慢地,教师在孩子和家长心里变了味,而本来该弘扬教师高尚纯洁的节日变成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的“教师劫”。

为了孩子能更受老师的关注,为了老师心情好能更加认真负责,每逢一个能表现的节日尤其是教师节,家长们就如对待初恋情人一般想方设法的去向老师献媚。

家长们的谄媚。

1.神奇的家委会。

每逢教师佳节,家委会就开始鼓噪了,号召家长们表示心意。

不要让教师节成了“教师劫”

名义上是自愿,但这样明明白白的贴在微信群里接龙,无论是想送还是不想送都得送,家长们真是苦不堪言。

不要让教师节成了“教师劫”

2.单独行动的家长们。

除了家委会组织,家长们也纷纷主动请缨,想办法送礼物。最受家长们追捧的礼物可就要数鲜花了,抢购热情堪比情人节。

去年教师节有记者采访某学校周围的花店,店主称“教师节买花的特别多,今天(9月10日)康乃馨跟粉玫瑰市场上已经拿不到货了。基本都是网上下单,我们负责代送,很多都是送学校。”

3.微信群里复制接力的教师节祝福。

点点手指就能送祝福的方式更加受家长们的推崇,往往有一个家长复制粘贴一段“肉麻”的祝福语,其他家长纷纷跟风,复制粘贴。这些网上复制的段子和千篇一律的复制,家长们看了都受不了,老师本人看了更是无奈。

不要让教师节成了“教师劫”

部分老师的虚荣和物质。

依兰县高级中学某班主任因为教师节学生没有送礼物,就大骂学生没人性,不懂事。

不要让教师节成了“教师劫”

更有甚者,有老师还在朋友圈晒家长送的礼物。

不要让教师节成了“教师劫”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物?

该送。

1.送礼物的应该是谁?

孩子们。需要感恩老师的是孩子们,不是越俎代庖的家长。

2.送什么礼物?

对老师的尊重。孩子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知识,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如果说非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个贺卡或手工,集体对老师说句祝福的话,或是唱首歌感谢老师都好。

教师节送礼物,家长难,老师也难。

家长们绞尽脑汁的想着送,老师接礼物更像是接“烫手山芋”。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去在意这些物质的东西,而且教育部门也明文规定不能收受家长的礼物。收了礼物,心里过意不去不说,还有受处分、丢工作的风险,老师们能不难受吗?

家长的担忧和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更好成长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送礼物攀比之风不可长。有这挑礼物的功夫,还不如多辅导孩子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好的孩子也更能引起老师的关注不是?

养育孩子是项系统工程,工程思维带您一起分析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