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故事,記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院長李守增

初心與使命 責任與奉獻

——記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院長李守增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放棄休息返回崗位、逆向而行,衝鋒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大江南北,一個個鋼鐵戰士築起了一道道鋼鐵防線,成為戰“疫”中最美的風景,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的李守增也是其中的一位。自疫情爆發以來,他以院為家,始終堅守在一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奉獻。

戰役故事,記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院長李守增

用身體為更多的人築牢安全防護線

長興集鄉衛生院位於黃河灘區,距離城區二十餘公里。疫情爆發之時,醫院醫護人員接到單位的返崗電話,戰鬥的號角已吹響,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大家沒有任何怨言,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刻第一時間提前結束了春節休假返回崗位。

李守增在年三十就開始在單位值班,堅守崗位吃住在醫院,組織召開關於疫情防控的各種會議,及時傳達落實上級的文件政策與安排部署、培訓用藥指南、組織人員學習關於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協調各方關係等等。疫情剛爆發的初期,恰逢春節期間,物資供應暫時出現了緊張的局面,李守增多方積極協調、動用關係,購進了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物資,保證了戰疫期間的物資供應。

戰役故事,記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院長李守增

為便於各部門、單位間的快速溝通、協調,長興集鄉將疫情防控指揮部設在了衛生院,期間,指揮部便成了他的家。作為指揮部成員的他經常與鄉、派出所等同志一起加班加點商討方案,積極落實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與鄉里的各項工作部署,做好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忙起來,經常要加班到深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每個人都不敢有絲毫鬆懈。李守增與大家去村裡開展拉網式排查武漢等返鄉人員,組織公共衛生、防疫人員走村入戶,進行網格化的管理,檢測體溫、為留觀戶消毒、進行監測信息登記、建立記錄檔案,發現有發熱的病人等異常情況按照規定程序上報、處理,重點加大了對武漢等外地返鄉人員的排查,並熬了幾千副中藥,發放到留觀戶、鄉醫、一線工作人員等人員手中,提高大家的抵抗能力,起到了良好的預防作用。

那段最危險的時期,他都是親自到一線去。時間緊任務重,他的腳步印在衛生院轄區的各個角落,李守增微信運動上的步數,往往都達到數萬步,可見當時抗擊疫情的緊急程度與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

衛生院的大門口增設了預檢分診處,有專人進行把守,對前來醫院的人員進行體溫監測、信息登記等等工作。有一段時間裡,人手緊張的時候,李守增會替換一下這裡的同事們,他要求大家,“一定要學好關於疫情防護的相關知識,保護好自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自己安全了,才能守護別人的安全”。

戰役故事,記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院長李守增

大家在最困難的時期,團結一致、互相幫助,一同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為百姓築起了一道道鋼鐵長城,築牢了安全防線。

期間,有一次衛生院的中央空調主機突然損壞,技術維修人員一時不能到達現場。特殊時期,一定得及時修復,避免住院的病患因為溫度低而患上感冒,而發熱又是新型冠狀肺炎患者的主要表現症狀之一,特殊時期一定不能大意。李守增便親自下手,把主機裡的冰水首先排出來,又找來扳手等維修工具。這樣,一直維修了數個小時,一直到凌晨一點多,終於保證了衛生院的正常供暖。

工作上的繁忙是一個方面,其實,那段時間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於心理上的壓力。這是一種新型的病毒,當時社會上很多人對這種病毒還不太瞭解,但大家都知道,這種病毒致命、傳染性強,病毒在身上有一定的潛伏期。在一線崗位上工作,並不知道所面對的某個人身上是不是就帶有這種危險病毒,就在很多人“談疫色變”的時候,就在很多人響應號召呆在安全的家中的時候,就在眼看著新聞裡每天都不斷增加的病例數字,李守增內心有時候也會覺得不安,不知道這種病毒是不是有一天會發生在自己或身邊人身上,從此倒下去再也起不來,再也見不到親愛的同事們、再也見不到孩子們!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肩上的責任、身上的重擔,李守增與同事們沒有退縮!

“舍小家、為大家”,誰不是父母的孩子,誰不是孩子的父母?每個人都是平凡人。可戰勝恐懼勇敢站出來的人就是最偉大的人,關鍵時期衝上去、頂上去,用自己的身體為更多的人築牢安全防護線,體現了李守增高尚的職業操守與敬業奉獻。

榜樣的力量,衛生院十八人上交請戰書

一名黨員就是一名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李守增的身體並不好,他患有十多年的高血壓,高壓達到160、低壓110,還患有短暫性的腦缺血,有時候繁忙的工作會讓他覺得頭暈,他的血糖也高,按照醫生的建議理應接受觀察治療,但他始終堅守在崗位上不敢有一絲鬆懈。他的愛人也是一名醫護人員,疫情期間更是堅守一線,兩人的工作都特別忙,誰也顧不上家裡。

李守增在這次疫情防控戰當中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頭雁領飛,眾雁齊追,榜樣的力量正影響著更多的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日益嚴峻,當得知縣疫情指揮部號召成立抗擊疫情一線預備隊時,長興集鄉衛生院第一時間就有十八人遞交了請戰書!

戰役故事,記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院長李守增

同事肖如飛當即找到李守增報名申請。李守增勸她:“腳傷沒好,堅決不能讓你去,抗疫重要,你的身體同樣重要!”

李守增瞭解她家的情況,肖如飛的女兒還不到兩歲,為能輕裝上陣多為抗疫貢獻力量,她把女兒留給婆婆看管,一連幾天不能回家。同樣在鄉政府工作,衝在村莊防控疫情一線的愛人對她的做法沒有半句怨言,與女兒視頻時,女兒哭喊著找媽媽,讓肖如飛數次淚如雨下。

同事靳洪濤是一位80後,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把孩子送到了的爺爺奶奶那裡。孩子的奶奶患有食道癌身體一直不好,平時睡覺不能平躺,只能半臥,但她夜裡還要抱著小孩哄她睡。讓他很愧疚。

她曾打電話給靳洪濤,“兒子,現在你工作要緊,娘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給你帶好。”可孩子小不懂事,電話撥通了,有時候就哭鬧著要爸爸,讓他潸然淚下……。

醫護人員董豔霞因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要被緊急調往縣疫情隔離點工作,而她的母親因為截癱需要人照顧,李守增給她說,“你安心的在隔離點工作,我們大家會想辦法照顧老人。”而在隔離點工作期間,董豔霞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鑑於她的突出表現,目前已被批准為預備黨員。

大家在疫情面前表現出的堅強、團結與奮不顧身,這些,都讓李守增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這場戰役中,大家與李守增一樣,既是逆行者,又是堅守者,更是奉獻者。正是在李守增的影響帶動下下,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每天都在醫院上演。每個人都不是英雄,但每個人又都是這個時代最美的英雄。

戰役故事,記東明縣長興集鄉衛生院院長李守增

繁忙的工作讓很多人辛勞,李守增始終堅持一線不知疲憊,在大家面前,他就是一位鋼鐵硬漢。而一次接到通知要到縣裡參加疫情防控相關會議,連日的勞累,他剛上車就坐著睡著了,同行人員備受感動,以至於到達了會議地點,大家都覺得他太累了,就不忍心喊醒他,希望能讓他再多休息一會。

不忘初心謀發展,砥礪前行譜新章。這就是李守增,勇挑重擔、敬業奉獻,為了肩扛的責任與擔當,不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與使命,在前行的道路上,他始終沒有停下過腳步,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付出、奮鬥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