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在我們的文化中,除了神話傳說,鬼怪誌異,那種蕩氣迴腸的江湖俠義似乎更是埋藏在我們骨子裡難以割捨的一部分。一襲白衣勝雪,一柄利劍隨身,是武林的江湖;孤舟一身蓑衣,獨釣藹藹江雪,是隱居的江湖;白日放歌縱酒,晚來月下觀星,是市井的江湖。從金庸老先生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開始,很多心中就已經埋下了與江湖不解的情緣。

哪個男生不曾想過可以隻身打馬江湖過,為百姓打抱不平,或在武林嶄露頭角,最終抱得佳人而歸;哪個女生不曾羞想於待字閨中,意中人劍眉星目,抑或可以做巾幗英雄不遜色於鬚眉。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這江湖情,你躲不開,逃不過。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我們已經很難再從現實中體會到這種經歷,所以那些文學作品才會更加令我們心馳神往。而從九十年代之後,我們也得以從諸多遊戲作品中體會到了羈絆、痴纏、快意、恩仇……無數的經典作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們總對這些“江湖”的作品抱有好感,畢竟這是屬於我們的世界,是外國那些奇幻世界永遠無法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

然而這些年來,有太多太多的低劣之作舉著江湖道義之旗,做著苟且下作之事,逐利就算了,更毀了我們心中的江湖夢。在這種環境之下,我還是選擇體驗了《伏雨錄》。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我從遊戲發售之初,就關注到了這款遊戲,當時對遊戲最大的感受就是被畫面“嚇退”了。遊戲整體實機畫面並不像宣傳的水墨風格,只是部分的風景會有暈染開來的效果。像《大神》《軒轅劍:天之痕》《雨血前傳:蜃樓》等這些精心打磨的作品,表現出的水墨畫風更加整體而統一。但是對單人開發也無謂過多的指摘,玩家還是能從這其中體會到足夠的中國風。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在戰鬥方面,《伏雨錄》採用的是經典的回合制讀條戰鬥,而且創新性的引入了RPG遊戲不常見的攻擊部位判定,擊打怪物的不同位置還會有不同的效果。但雖說是在江湖,《伏雨錄》還是最大程度上削弱了戰鬥部分,玩家可以設置不進行戰鬥,而且大量的對話使得遊戲也似乎像一部帶有更多遊戲性的視覺小說。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作為一款重劇情的遊戲,我很喜歡《伏雨錄》的切入點,它沒有選擇展現整個武林的血雨腥風,也沒有重點著墨於江湖俠客的兒女情長,它只是從一個鄉村的少年郎開始,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面對著這個世俗世界的點點滴滴,作者還在各種NPC之間埋下了很多對於未來劇情的彩蛋,基本上那些可互動的NPC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讓玩家對遊戲中的江湖有了更深的感觸和更全面的瞭解。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但是我唯一不滿意的地方在於,作者在這一片純淨的江湖氣息中,又似乎摻雜了一些所謂的“諷刺幽默”,一些對話中的小細節明顯在影射時下的內容。這種設定,固然會讓玩家莞爾一笑,也不能說不好,但覺得不是那種單純的故事了。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遊戲的劇情依靠大量的對話呈現,再加上人物動作的緩慢,導致遊戲的整體節奏十分緩慢。大量的時間花在長劇情的閱讀以及緩慢的跑圖過程當中,總會多少感到有些不快。在快餐遊戲如此流行的今天,真的粉絲固然會安安靜靜的沉下心來品味這其中的味道,但是對一些耐心稍差的玩家來說,這種慢節奏難免覺得拖沓。如果能在對話之餘有著更多可操作的部分,或者增強玩家一些對於遊戲的參與感,能更好的對跑圖的速度等作出優化,我想會吸引更多玩家耐下心來品味《伏雨錄》中的江湖。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伏雨錄》評測

在體驗完《伏雨錄》之後,我仍然是心情十分複雜。五分敬重作者一人耗時兩年研發出這一款還沒有泯滅江湖氣的作品,五分又從對遊戲負責的原則出發《伏雨錄》又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思前想後,還是給《伏雨錄》一個推薦,就當是為我心中的江湖夢打一個好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