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節氣,瞭解傳統(4)驚蟄

一.驚蟄的含義

驚蟄:蟄是蟄伏,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古人聽雷聲構建出了龍身人頭的雷神(雷公);漢代以後,雷神成為一手拿著連鼓,一手拿著上方下尖的錐子的大漢。《西遊記裡》裡孫悟空在車遲國與三妖怪國師鬥法,雷公電母出現施法招雨,幫助車遲國解脫旱魃。明清時期,雷公變成鳥嘴肉翅,手持斧鑿的形象。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別稱啟蟄,是春天第二個月的開始。時間點在每年公曆3月5日-7日之間,“春雷響,萬物長”驚蟄在農忙上有重要的意義,民間會有祭白虎、吃梨、打小人等習俗。

二、古詩裡的驚蟄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張元幹(宋)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題目指出創作時間為元宵節前一日,那年元宵節和驚蟄節相合。

詩意:人老害怕過節因為節日更容易讓人感到時間的流逝引起傷感的情緒,我在看花燈的半夜忽然聽到春雷震響;春雷驚醒蟄伏的萬物,不但龍蛇奮起,蚯蚓和蛤蟆也開始出來。

張元幹這首驚蟄詩諷刺當時的朝廷龍蛇混雜,不但有李綱等抗金人物,也有秦檜等賣國賊,詩人借詩表達對投降派的痛惡。

三、驚蟄習俗

張元幹這位愛國詩人,因為得罪秦檜這等小人以至於被抄家逮捕入獄削除名籍,哀哉!

驚蟄一聲雷,喚醒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也會起來四處覓食。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即“打小人”的前身。人們用拖鞋用力往地上的紙人拍打,打完後還在紙人身上踩上幾腳。一打一踩,黴運遠離,萬事如意。

驚蟄別忘了打小人。 (圖片為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