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材料:“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上榜理由

“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生物可降解材料作為一種可自然降解的材料,在環保方面起到了獨特的作用,其研究和開發已得到迅速發展,被認為是“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材料簡介

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在細菌、真菌、藻類等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下能發生化學、生物或物理降解或酶解的高分子材料。

最理想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是利用可再生資源得到,降解後可以被生物所重新利用,產物最好是二氧化碳和水,從而使這種材料的生產和使用納入自然界的循環。

應用領域

包裝材料、藥物載體、組織工程…

主要類型

1. 聚乳酸(PLA):PLA具有無毒無刺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強度高、可加工性好,可生物降解等特點,製成的片材、纖維、薄膜經過熱成型、紡絲等二次加工後廣泛用於包裝、紡織和醫療等領域,其廢棄物可通過微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2. 聚羥基脂肪酸酯(PHA):PHA是由很多微生物合成的一種細胞內聚酯,是一種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同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塑料的熱加工性能,可作為生物醫用材料和生物可降解包裝材料。

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BS綜合性能優異,性價比合理,用途極為廣泛,可用於包裝、餐具、化妝品瓶及藥品瓶、一次性醫療用品、農用薄膜、農藥及化肥緩釋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等領域。

4. 聚己內酯(PCL):PCL除了具有熱塑性塑料易加工的特點外,還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形狀溫控記憶性等特點,主要應用為可控釋藥物載體,完全可降解塑料手術縫合線等醫用材料。

行業發展目標

《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在突破重點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中提到,要開發綠色建材部品及新型耐火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

《中國製造2025》中提到,實現重要原材料的國產化,支撐量大面廣的醫用耗材、滲透膜、可降解器械等產品,實現年產規模30億元。

市場規模預測

據Zion預測,到2020年全球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1.8億美元。

主要研究單位/公司

國內:金髮科技、新疆天業、天仁生物材料、悅泰生物、陝西眾鑫、藍晶微生物、康潤潔…

國外:巴斯夫(BASF)、NatureWorks、寶潔(Procter & Gamble)、杜邦(DuPont)、昭和高分子、三井化學、三菱化學…

應用案例

1、生物醫用:心臟支架、人造皮膚、手術縫合線…

生物可降解材料:“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可降解心臟支架

生物可降解材料:“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可降解手術縫合線

2、包裝材料:可降解包裝袋…

生物可降解材料:“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聚乳酸包裝袋

3、農業:農用薄膜…

生物可降解材料:“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農用薄膜

以上內容均節選自《揭秘未來100大潛力新材料(2019年版)》_新材料在線;

想了解更多潛力新材料,XCLZX_HL,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生物可降解材料:“白色汙染”的有效解決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