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千餘名共青團幹部同上一堂“五四精神·傳承有我”主題團課

4月29日,在五四愛國運動101週年到來之際,寧夏大學各級團組織千餘名共青團幹部同上一堂“五四精神·傳承有我”主題團課。

寧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範映淵以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運用歷史思維、比較思維、發展思維來傳揚偉大的五四精神為主要內容,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與全校團幹部、團員青年代表共同探討《新時代場域中的我們》。

寧夏大學千餘名共青團幹部同上一堂“五四精神·傳承有我”主題團課

範映淵表示,在防疫控疫的大環境中,團幹部應以特有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家國情懷來看世界、知中國,並自覺引領青年大學生承擔起時代新人的光榮任務。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只有珍惜這個時代,把青春奮鬥融入時代主題,才能夠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團委副書記蔣宇歡說。

寧夏大學千餘名共青團幹部同上一堂“五四精神·傳承有我”主題團課

據悉,共青團寧夏大學委員會在五四青年節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集中開展“綻放戰疫青春·堅定製度自信”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選樹青年榜樣,強化制度自信教育。同時,寧夏大學校團委通過舉辦線上“聲援戰役”歌手大賽、“宅人學習筆記秀”、“五四精神 傳承有我”徵文比賽等主題活動,傳唱戰疫歌曲,“聲援”最美逆行者;為充分發揮思想引領作用,積極動員全校各級團組織通過線上主題團日活動、討論分享會等多種形式,組織共青團員深入學習團章、團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發揚五四精神,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等。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很慶幸自己處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在求學創新的路上,我會學習更多技能,勇於擔當社會責任,不斷充實自己,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寧夏大學農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禹文傑說。

“五四運動愛國救亡,疫情防控全民齊心,我們青年一代應該練好本領,胸懷祖國,砥礪奮進,承擔起時代重任。”化學化工學院學生會主席張祖敏說。

據瞭解,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寧夏大學青年師生迅速反應,開展科技戰疫、生產戰疫、社區志願服務、居家雲“聲援”、自願捐款捐物等行動。期間,寧夏大學青年師生累計下社區1817人次,志願服務時長近3.8萬小時,發放宣傳彩頁2.1萬餘份等。

(通訊員 楊周宸樂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建宏)

[ 責編:曾震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