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文|阳春三月

男人对于女人的怜悯,也许是近于爱。一个女人绝不会爱上一个她认为楚楚可怜的男人。女人对于男人的爱,总得带点崇拜性。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许小寒对于爱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她在这个家里生活二十年,从十三岁时起,她就对爸爸许峰仪逐渐有了别一样的情愫。暗流涌动。

她想办法排挤妈妈,嘲笑妈妈对爸爸的示爱,自从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他很少叫许峰仪爸爸,只有在别人面前以骄傲和强烈占有的心情才贴上标签。

张爱玲的作品《心经》讲述的是一段父女人伦中畸形的爱和冲动的诱惑。

张爱玲善于利用环境气氛和修辞手法,烘托和刻画人物,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让人物立体化。从而加深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印象。

读过《心经》后,许小寒的形象仿佛立在眼前:

她的脸,是神话里小孩的脸,圆鼓鼓的腮帮子,尖尖的下巴,极长极长的黑眼睛,眼角向上剔着,短而直的鼻子,薄薄的红嘴唇,微微下垂,有一种奇异的令人不安的美。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她试图把许小寒塑造得成与众不同,因为她的想法和行为是一种不正常的恋父情结。通过外貌描写让读者看到一个年轻女孩的特别之处,既然外貌特别,那么她就会有特别的行为,这样当故事讲到高潮的时候,读者也不至于惊鄂于一个只有二十岁女孩的深沉而特别的感情。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心理发展的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异性的双亲中得到,男孩常常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儿则以父亲为选择对象,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冲动,既力比多,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

因此,许小寒的这种恋父情结也是由于许峰仪在她年幼时对于她这方面的刺激,在她还没有能力分清性产生的情感的时候,对于家里唯一的男性—父亲产生异样情愫就理所当然了。

当她成长起来的时候,这种感情越来越强烈,对于父亲的恋父情结也就越来越深刻。那么她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深陷不正常的情感之中的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1.通过细腻的笔触,大量的心理描写反映一个少女扭曲的爱恋

小说开篇就用许小寒的话打开,在别人看来这是父女之间的小撒娇,所以坐在阳台上的其他几个女孩子一笑了之。

而对于许小寒来说却是在宣誓主权,爸爸是我的,谁也没有权利占有他的任何资源。同时也是在女孩们面前显示自己在他爸爸心中的份量。

而张爱玲在这一段的描写却让人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深沉。

比如,孔雀蓝的衬衣消失在孔雀蓝的夜里,隐约中看见她的没有血色的玲珑的脸,底下什么也没有,就接着两条白色的腿。

这段描写本来与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女孩子格格不入,但由于是发生在许小寒身上的故事与别人不同,所以有了更深层的含义。

而这里没有别的,只有天与上海与小寒,不,天与小寒与上海,因为小寒所做的位置是介于天与上海之间。

却宣告许小寒有着强烈而倔强的想法,就是要与天斗一斗,即使受人诟病,也要闯一闯,她已深陷其中。

许小寒的生日,许峰仪的故意晚归并没有让她退却,她心里知道这是许峰仪的策略,但她仍然装作没事一样,像在家守候多时的女人一样跟许峰仪对话。

一直受女孩们议论的小寒妈妈始终没有露面,用许小寒自己的话说她妈妈不喜欢热闹,清净惯了。

而真正的原因只有许小寒自己知道。此时,许小寒的妈妈躲在暗处不出来其实是对于女儿这种情感的纵容。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这种因性别而产生的情感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进行性教育,以免成年后造成感情混乱。

就像罗志祥一样,他跟母亲之间的亲昵就超出了正常范围,他多次的演出当场都跟母亲互吻,有时更甚。

罗志祥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把他带大,亲密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看到他已经超出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正常尊重。这也就是弗洛伊德认为的男孩在幼年时对于母亲的力比多转化为情感之后的状态。继而在他成年之后感情混乱,没有界限,而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女孩们讨论男生喜欢谁,本来龚海立喜欢小寒,但小寒却把他安给芬兰,还拿他们开玩笑。说明龚海立跟本就不是她的菜,她也根本就没把龚海立放在眼里。她的心里满满当当都是许峰仪。

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段情感的不正常,或者说她即使意识到了也不想改变,因为她对许峰仪的感情已经不能自拔。

对于正常的情感我们都不建议深陷其中而痴迷到不能自拔,如果这个时候父亲退出或者母亲伸出双手把她从这种感情中拽出来,她也不至于越陷越深,以至于后来许峰仪跟绫卿住到外面时伤心欲绝,甚至歇斯底里。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2.通过父女间的对话反应两个人之间感情纠葛,父亲终于醒悟,女儿却要缠住他这颗藤

小寒说着与她的年龄不相符的话,像一个久经情感挫折的女人一样幽幽的。

而此时峰仪的心中边享受着她的情感边口里说着要把她送走,她当然强烈反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峰仪说出要到外面度假,小寒误会的以为她要跟母亲俩人一起去,他也确实明确跟小寒说要带着她母亲,说没有你在这里她也不会显得这样老。

小寒说你不近人情,你不爱妈,我在与不在都如此,如果你们要走就一起走。

峰仪此时知道了他甩不开小寒了,但他还是要做最后的努力。小寒就要像一颗宛一样缠着峰仪这颗藤。

喜欢一个人,这个人说什么都好,就像圣旨一样,使他听话的可爱。龚海立果然按照她的要求跟凌卿见面,不久两个人一个要娶,一个要嫁,谈起婚事来了,小寒觉得这次的高压手段出奇的顺利。

几天以后,当芬兰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很亲热的跟她说在国泰电影院看见凌卿跟一个男人看电影,并说是她的父亲。

小寒做出激烈反应,连说不可以。

她的梦被打破,想尽办法拆散他们的计划落空了,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感情冲击。她的爸爸不属于她了,此时的她不会善罢甘休。

畸形情感越陷越深,幸亏峰仪已经撤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糊涂,不但自己陷入不该的情感之中,还把小寒带进深壑,差点耽误小寒终身。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由于从小没有接触过除父亲以外的男性,跟父亲比较亲,甚至没有嫌隙,父亲又没有及时的引导,在她感情开始萌发的时候,她的感情转嫁到父亲身上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许小寒说的那句女人对男人的爱要带点崇拜性的话了。

张爱玲从小跟着父亲生活,父母离异,直到后来继母孙用潘到来,他跟父亲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极坏。甚至后来与继母发生口角,继母打了张爱玲一掌,父亲也相信后妻,反把张爱玲关起来。后来她在姑姑的帮助下逃离她的家,出国留学。

十三岁以前的张爱玲跟父亲的感情也像许小寒跟许峰仪的情感一样,因为相依为命,因为早熟,更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隔阂。

这种恋父情结直到后来很长时间她找到了比她大许多的胡兰成,宁可忍受着国人的唾骂也要跟着他,爱着他低到尘埃里,并且能开出花来。

这种自卑的恋父情感,使她在今后一生的生活中始终摆脱不了阴影。她在美国与赖雅结婚,赖雅说不能要孩子,她答应了他,并陪他走到最后。

凄凉悲惨的一生造就了她的作品,使她对于女性的描写和理解更加深刻。

她的一生都在痛苦的煎熬中渡过,虽然经历过两段情感,都有着恋父情结的情感,纠结而缠绵,表面再好的生活也改变不了她内心的苦楚。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3.故事讲到高潮,小寒做出更加疯狂的反应,幸亏母亲出面阻止

峰仪决定要走,此前小寒想利用母亲栓住父亲结果失败,又想通过龚海立让他带走凌卿,龚海立说自己没有权利那样做,最后自己跟峰仪说要跟龚海立结婚,以次开刺激峰仪,也并没有让峰仪上当。

她只好说出那句不该说出的话,她骂峰仪没良心,就像一个被男人甩了的怨妇一样。峰仪态度坚决的拒绝。

小寒想到最后一招,找到凌卿母亲,让她说服凌卿。当她来到凌卿家门前的时候,被母亲阻拦。

母亲说出把她送到三舅母家,小寒开始埋怨母亲为何当初不早一点拦住她?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我们看出造成小寒最后的疯狂的就是峰仪的出走,一个正常的家庭父亲是孩子的依靠和保护神,怎么舍得离开女儿远走他乡呢?

而对于这和扭曲的家庭来说,只有走才是上上之策,离开了才能让小寒断了那种年头,切断她许峰仪之间最后的纽带。

然而,对于小寒的心里和精神伤害,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弥补。

张爱玲离开家以后,一生之中的两次婚姻都没能离开少女时期留下的恋父情结,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并没有消逝。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由此,童年时期的性教育,少年时期的情感引导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而真正担当此职责的人只有父母,如果父母也深陷其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自己界限不明,刺激到年幼的孩子,不正常的畸形感情由此而生。

当这种感情发展到疯狂的程度的时候,即使阻止了也会给她带来终身的心里和身体伤害。

《心经》:没有界限的爱是感情的毒瘤


结语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不像以往的小说那样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而是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来反应人物性格。

通过峰仪跟小寒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描写,看出他们之间的这种畸形感情,其实是对爱的界线不明,同时也是正常的父女之间感情的一个毒瘤,只有切除这颗毒瘤才能保证正常的父女亲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看到或听到这种界限不明的爱的故事的时候,这篇虽然是三十年代的小说,对于我们也有着更深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