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季度91天裡,每天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存錢,什麼原因?

很多人沒想到,在1月份新冠疫情爆發後,人們的存款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出現了巨量增長。

據央行發佈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020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

一般來講,住戶存款反映的就是我國居民的存款數量,一季度的91天內,住戶存款平均每天增加710億元。什麼原因導致了住戶存款增加呢?

2020年1季度91天裡,每天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存錢,什麼原因?

第一,人們的支出大大減少,有錢也不花以備風險。確實,在我國的3月份全國進行了嚴格的疫情防控,人們大量的生產生活消費進行縮減,導致了存款的大量增加。3月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4.16萬億元,同比多增2.44萬億元,增加了140%。大家在餐飲方面的支出尤為明顯,大多數人開始在家做飯,至少能節省一半以上的開支。在疫情爆發初期,很多人連外賣都不叫。按照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研報告顯示,2月份餐飲企業銷售額下降了80%以上。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高達4.7萬億元,人們真的省了不少錢。


2020年1季度91天裡,每天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存錢,什麼原因?


第二,人們的儲備大大增加,應對不確定風險,資金二次消費受到限制。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在應對相關疫情風險的時候,首先是以“現金為王”為導向。這種情況下導致了大量股市、原油、現貨、金市等市場的資金流出。美國股市三月份出現了4次熔斷,而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在1997年,美股道瓊斯股指暴跌超過1萬點,我國的股市也有3000多點跌至2646點,資金都迅速回籠到了銀行。儘管國家通過降息、降準、擴張性財政政策釋放了大量資金,可是人們掙到錢、貸到款以後不是用來投資和消費了,而是乖乖存到銀行。

第三,人們的投資風險偏好轉變,將投資大量轉移到銀行。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爆發各種理財的風險很高,因此不如安安全全的將錢放到銀行吃利息好。畢竟銀行有存款保險制度,各個銀行放款的時候,也有嚴格的審批機制,相對而言收益保本保安全。因此,非常受到大家青睞。再加上儲蓄國債的發行計劃轉變,確實有很多資金沉澱到了銀行。

2020年1季度91天裡,每天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存錢,什麼原因?

總體來看,有錢不花確實不利於我國的經濟的回暖,國家在通過一系列措施重啟經濟,比如大量發放消費券。這件事情我們還是要長期來看,畢竟人們一旦警惕起來,慢慢放鬆也需要時間過渡。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人們的生活會恢復正常的,畢竟我國已經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的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