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莊帥

對疫情對消費造成的衝擊,多地推出消費券政策提振消費信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陸續有超過40個地區發佈了消費券政策,其中多個城市發放金額達到上億元,而發放力度最大的行業就是文旅及餐飲產業,累計消費券總額度超40億元。

發放金額最大的城市當屬杭州,3月27日開始發放消費券,預計發放總額將達到達16.8億元。

從效果來看,根據杭州市商務局的統計結果顯示,已經發放的2983萬元消費券帶動杭州市場消費4.53億元,拉動效果較好。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全球不斷擴散,海外資本市場波動明顯加大背景下,政策將採取何種手段進行對沖?

一直是市場關注的話題。

中泰證券分析師梳理了2 月 3 日至今,五次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兩次政治局會議中關於“宏觀政策調節”的內容,其中,“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一直是重點強調的內容,而“培育新型消費”又是擴大消費中最重要的“著力點”之一。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近期杭州、南京、寧波等城市率先試點發放消費券或是擴大消費最具代表性的政策。

但消費券的提振作用和“乘數效應”幾何?特別是消費券發放下,哪些行業和公司短期受益彈性最大,且中長期也會乘勢崛起?

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作為文化上高度同源,發展模式和路徑上較為相似,且同一歷史時期下,有著高度相似的“人口變遷結構”的日本,一直是中國消費週期變化研究中最具借鑑意義的“範本”。

特別是,1999 年日本刺激消費發放的消費券,是作為過去 20年裡,唯一全國範圍內發放消費券以刺激消費的案例(2009 年我國杭州對67 萬人發放消費券,而成都主要針對34 萬低保或重點優撫對象發放的消費券,樣本量太小使得對相關行業和公司的影響難以量化)。

從刺激效果來看,1999 年日本消費券政策對不同行業的“乘數效應”具有明顯差異。

這背後決定這種“乘數效應”背後的驅動因素是什麼,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1999年日本消費券提振效果最大的是半耐用品

20世紀 90年代初期,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沉重打擊日本經濟,並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1999 年3 月日本政府為了刺激消費,向特定的人群(主要為15 歲以下兒童、65 歲以上老人)發放了名為“地域振興券”的消費券:每人發放2 萬日元(約合200美元,使用期限6 個月)。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從消費券的刺激效果上看,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有以下幾點“預期差”:

1)首先,消費券在發放的過程中,對整體居民家庭消費有明顯的提振作用,階段性的扭轉了居民消費持續下行的趨勢。

這說明消費券沒有提前透支消費需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刺激需求的回暖。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2)更重要的是,消費券對不同細分行業的消費品影響差異十分明顯,這種差異與政策“初衷”並不一致:

從政策初衷看,日本1999 年全國發放消費券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從宏觀上看,日本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目的在於扭轉消費持續低迷的趨勢,並以此提振經濟。

從發放方式和社會治理看,日本政府發放消費券的對象主要是15歲以下兒童、65 歲以上老人,希望減輕上述家庭的負擔,並改善老幼人群的處境。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從實際效果看,消費券有效期內,對諸如:汽車、家電等耐用品消費消費品提振作用並不明顯。

3)消費券在有效使用期內,僅對半耐用品消費有明顯的正向刺激作用。

Chang-Tai Hsieh 在研究中所劃分所謂的半耐用品包括:服裝,體育用品,電子遊戲,電腦硬件軟件,書籍。

1999年是日本新消費品類公司崛起的“拐點”

消費券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相關細分行業在政策刺激下的短期提振,更體現在對中長期行業形態的加速重塑。

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90年代中後期,一批“穿越週期”的消費公司亦或是順應了這一大趨勢變化的產物。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在過去30年的經濟低增長中,日本股市漲幅表現前,20名的個股涵蓋9只“穿越週期”的消費股。

而其中諸多公司崛起的“質變拐點”發生在1999年消費券發放前後。

比如:優衣庫(母公司為迅銷)在1999-00年期單店收入增速達到67%,消費券發放結束之後的5年內(01-04 年),仍然繼續維持。

天眼查數據顯示,優衣庫所屬公司:迅銷(中國)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2月21日。

UNIQLO(日文假名發音:ユニクロ),日本服裝品牌,由日本迅銷公司建立於1963年,當年是一家銷售西服的小服裝店,現已成為國際知名服裝品牌。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最終奠定了優衣庫在日本休閒時尚服飾中第一品牌的霸主地位。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諸多日本新消費品類的經營“拐點”時間與日本消費券發放時間高度重合,不是偶然的。

這意味著,這些細分行業受消費券刺激的“乘數效應”要比一般行業大得多。這種“乘數效應”或是由日本社會與消費結構的內生變化趨勢所決定的。

相比於消費券政策,基礎設施的投資乘數效應更加明顯。消費券僅涉及終端消費,並且由於具有臨時性,很難帶動中上游企業生產的積極性。

而基礎設施投資則不同,不僅自身具有投資回報率,而且涉及產業鏈較長,可以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

基礎設施投資既能夠滿足在短期內儘快提振經濟的要求,同時也能夠滿足經濟中長期發展需要。

經濟轉型升級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題詞,圍繞“新基建”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是實現經濟中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