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個路名怎麼還自帶音效?

西安這個路名怎麼還自帶音效?


今年四月,西安市民政局公佈了31條新修道路名。


按照往常道路命名習慣,這31條道路名很大幾率上就是普通街道的名字,比如和睦路、木塔寨等等 ,不是從歷史典故中摘出來的,就是用傳統上充滿了祝福與吉祥的詞語作為路名。


但是在這次的31條新路名中,位於魚化寨的“泥叫叫巷”顯得很特別。


西安這個路名怎麼還自帶音效?


“泥叫叫”這個詞語和魚化寨的淵源深厚,如果是老魚化寨人,還能從路名想到一段和本地相關的歷史記憶。


01


“泥叫叫巷”的命名確實耳目一新。


《西安市地名管理實施細則》中給出了“巷”的定義:寬20米以下,長度不超過500米的道路,一般用於居民地。泥叫叫巷將位於新修的魚化寨街和福謙路之間,在魚化寨內靠近三環的位置,寬40米,比周圍幾條新路都秀氣一些。


西安這個路名怎麼還自帶音效?


泥叫叫是西安非遺,據相關學術研究顯示,其發源於西安魚化寨,是魚化寨獨有的民間玩具,一種經過低溫燒焙後有單音聲響的陶泥哨子。在西京學院老師臧衛軍的研究中,這種用來玩樂的小玩意還可以被叫作“娃娃哨”、“泥哨”,甚至還可以叫作“耍貨”。


魚化寨剛好處在西安前往戶縣的通道上,也算是一個小型的交通轉運中心。起初,它只是上世紀30年代魚化寨內部流通的玩具,哄孩子開心,產量並不大。後來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看到泥叫叫的商機,家家戶戶都開始製作這種小玩具。據不少民間藝人的回憶,一戶平均每天能做出四百多個,製作完之後可以拿去城隍廟或者集市上售賣。


西安這個路名怎麼還自帶音效?

■72歲的西安人楊雲峰每天還研究、製作泥叫叫。西安日報 | 楊力 攝


民間對泥叫叫的“耍貨”的稱呼,也定義了它的內涵和作用。


中國民間玩具大部分是給兒童玩的,起到教導、啟蒙和逗樂的作用。歷史上,傳統玩具行業的興起,除了市民階層出現、手工藝興盛之外,對孩子的重視和教導也是玩具有經久不衰生命力的原因。


現在之所以仍然可以見到兩千年之前就有的七巧板和民國時發端的泥叫叫,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手工藝玩具很少有明顯的進化和升級,在人口流動不發達的時代,受制於交通不便,同樣的生活場景和經驗,玩具不需要進化,也無法進化。


在西安人都熟知的半坡遺址裡,先民孩子的遺骨旁就有他們生前的玩具,一些簡單的石球和陶球。非正式的玩具工藝,不同於批量製作和精英階層的玩樂方式。就像泥叫叫,它本身的粗狂、鮮豔更有一種來自民間的活力。連玩具這個詞的定義,本身也是來自《夢梁錄》講述到杭州大街上售賣的小玩意。


02


將一個小玩意、小手工藝的名字作為地名,在過去西安的街道命名裡並不少見。


路名的誕生,本來就源自民間自發的口頭約定。


剛開始的時候,城市裡只有大路、通行頻繁的道路,或是與皇家、官方有關的道路才有正式路名,比如我們現在仍然沿用的“朱雀大街”。但是小街巷的名稱,幾乎是居民們自發形成。在應用語言學的教科書《應用語言學綱要》裡,對地名和人們的社會生活有簡單的闡述,“地名是社會活動的基礎,因為在人類語言產生的同時,地名就產生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地名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正式因為有了地名指稱不同的活動區域,才使人類的活動空間得以明確區分。”地名,幾乎是人類社會的基礎。


西安這個路名怎麼還自帶音效?

■圖片來自三秦都市報 | 記者 謝斌 馬昭 攝


西安過去路名的命名方式可以分為許多種。


有的路名純粹是用來表示方位。比如,“棗園西路”就是棗園西邊的路。棗園是本地的地區名,泛指大慶路西段北側。棗園西路明確表示出了這段路的地理位置,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如果看“棗園”這個地點的命名,則屬於另一種命名方式。在西安區縣誌中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因為此地有一片棗樹園,所以這裡被叫做“棗園”。


有的路名是除了方位外,還可以表述序列數。比如,在五路口的東一路、東二路一直到東北城角的東八路。在這幾條路中,東五路的路名變遷,也能看出一點西安城市變遷的歷程。解放前,東五路和西五路曾經共同被稱為崇禮路,1966年到1972年文化大革命時曾經改名叫作了東方紅路西段和東方紅路東段,後來又改回了東五路和西五路。歷史中發生過的事情,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道路的名稱。


有的路名是因為這裡曾經存在的集市或是行業聚集而產生的。比如,現在東大街上的騾馬市步行街,明清時期是騾馬交易市,所以稱為騾馬市。現在鐘樓南大街附近的粉巷的命名,來源於此地在清代至民國時,曾經是麵粉的集散地。這樣的路名,傳承至今的數量仍然比較多:大差市、炭市街、大皮院、小皮院、鹽店街、東西羊市等等。


有的路名則牽扯到了本地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是事件的見證者。比如,現在在朝陽門附近東五路南面的“豫民裡”。在民國時期,華北和中原的大部分難民西逃到西安,導致西安當時人口快速增長。這些難民有散居在城市裡,也有的集中一個地區居住。在這些難民中以河南人最多,在西安火車站一帶就形成了河南移民聚集區。大家把有很多河南移民的地區叫作“豫民巷”,簡單易懂,後來此地被正式命名為“豫民裡”。但現在如果再查豫民裡已經很難查到對應街道,出現的關鍵詞將是“予民裡小區”。“予民裡”是由“豫民裡”化名而來,經過無數代人出生和成長,起名時用來強調這片地區氣質的“豫民”已經消失。


西安這個路名怎麼還自帶音效?

■圖片來自三秦都市報 | 記者 謝斌 馬昭 攝


街道的命名,除了官方對個別地區有要求的專門命名外,我們使用到今天的路名,大部分都是一件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是人們因為生活的習慣約定俗成的結果。


03


2019年印發的《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中,除了對“大道”“大街”“街”“巷”“路”等有了明確的劃分標準外,在起路名的時候,著重強調了需要“體現歷史文化內涵,服務國際化”大都市。近幾年,西安路名已經漸漸開始規範化。


從西安市民政局搜索2018年到今天公示的路名變化,可以看到這三年中西安新增路名的都有哪些。


2018年9月,灞橋區公示了自己的道路擬命名:狄寨原路、銅人原路、忠勤路、東柳瑞路、西柳瑞路、柳韻巷、柳苑路、柳汀巷、臨灣路、雲扉巷。


2018年10月,未央區公示了部分新擬定路名:太華北路、福殿路、仙居巷。


2020年4月,西安市民政局公佈了31條新的市建道路命名,其中雁塔區有金石路、長灃路、石驛路、石橋路、石橋一路、石橋二路、育苗路、睦家路,高新區有魚化三路、陳林路、化龍一路、化龍二路、化龍三路、泥叫叫巷、魚軒巷、探花嶺路、紹文路、福謙路、魚化寨街、龍定路、雲萃路、雲萃一巷、雲萃二巷子、雲舒巷、雲展巷、育文路、培德巷、高閣巷、普瑞巷、普新一路、普新二路。


命名方式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有傳統叫法,比如石橋路,周邊就有石橋立交周邊人習慣這樣稱呼,長灃路也是居民們習慣的稱呼。二是在該地過去存在些什麼,現在拿出來用,比如高閣巷這個名稱,取自岑參《登總持閣》,唐時高閣巷所處地區為永陽坊,坊內有兩座高塔。三是寓意吉祥,比如育苗巷,這條巷子周邊學校眾多,這個名字純粹是美好希望的寄託。


“泥叫叫巷”在這些象徵著吉祥和有歷史淵源的詞語中顯得尤為特別。“泥叫叫”這個詞本身不含有什麼美好寓意,只是一種民間玩具,工藝也不復雜。但卻是魚化寨這裡過去存在的真實民間記憶,這裡生活的村民們建國後曾經因為泥叫叫賺到了錢養活了家庭,也因為九十年代來臨,普通的手工業者們無法適應時代的浪潮,泥叫叫製作行業逐漸凋敝,一個路名勾連起記憶和市井的氛圍。


不是所有的路名都必須有寓意,亦或是必須有最新潮的含義、由艱澀的詞句組成。類似“泥叫叫”這樣的地名,就是在用一種俏皮的方式,提示這裡發生過什麼,人們曾經在這裡做過什麼,經歷過什麼。就像案板街、竹笆市也都是好路名,看到這些名字,我們天然會感到親切,這裡是城市中的人們曾經居住生活過的地方,同樣也是這座城市走過的痕跡。


作者 | 鐺鐺 | 貞觀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