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中國航天科工三院239廠熱加工部廠房裡還有響動,伴隨著機器“滋滋”的聲音,自動氬弧焊機打出明亮的焊花。
焊接防護面具後面的是陳久友,一名有著18年焊接工作經驗的航天技師。30多歲的他額頭佈滿抬頭紋,目光專注。
在外行看來,焊接作業的工況並不“友好”,夏天溼熱的溫度、刺眼的弧光和焊花隨時可能帶來高溫灼傷。除此之外,焊接還有一項不同於其他工種的巨大挑戰——長時間、不間斷作業。
陳久友使用琴鍵式自動氬弧設備焊接產品關鍵部件。該設備的操作複雜,需要手眼靈活配合,根據焊縫的成型狀態隨時進行調節,才可保證焊縫的單面焊雙面成型。
焊槍一旦對金屬加溫,原料內部性能活躍起來,一個小時內必須完成所有操作,不然溫度的變化會大大影響金屬性能。航天工件內部空間狹窄,需要人蜷縮身子“貓”在裡面幹活。有時連人也鑽不進去,只能藉助反光鏡觀察作業。碰上覆雜結構的焊接部位,三四個小時連續作業也是常事。
新材料首次運用於產品,焊接過程中發現,焊縫容易產生氣孔缺陷,可操作性較差。陳久友通過試板模擬,進行全位置焊接,成功完成產品首件試製。
高精度的自制定位工裝壓塊,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磨損。陳久友定期對工裝壓塊進行測量檢驗,保證產品定位精度。
一次,陳久友焊接油箱,由於太過投入,高溫金屬蒸汽將露出的工作服衣角瞬間燙焦脆化,但他渾然不覺。
“給陳久友一把焊槍,能將南北半球連接起來。”車間的小徒弟們說的既是玩笑,也是欽佩。陳久友操作焊縫總長足以繞地球一週,他理解的焊接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金屬連接,而是從航天裝配的整體環節考量焊接系統的配合。
“每一位航天人都是大系統的一個點,星點相連必將成就航天雄鷹的展翅翱翔。”陳久友說。
去年夏天,裝配要求將一個金屬桶內插管道結構六面體,從外側同時焊接合攏。六個活動面板之間沒有受力點,使焊接變得異常困難。陳久友憑藉對材料學、力學、熱處理、機械加工、金屬探傷等各方面知識的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先用木板模擬結構進行力學分析,再做出金屬試驗件反覆試焊,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緊急任務。
陳久友並不滿足於取得的成績,他再次核實裝配順序,更改裝配方案,使得裝配時間大幅縮短,節約成本30%。
還有一次,產品油箱焊接結構複雜,陳久友通過大量工藝試驗,確定合理的工藝焊接參數,首次實現了該型號油箱的廠內自制。後期,他持續優化生產流程,提出更加合理的工裝改進方案,將生產效率提高近3倍,為單位節省外協資金超過800萬元。
在陳久友眼裡,焊接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
0.8mm,七八張紙的厚度,金屬薄板焊多了容易穿孔,焊少了連接不上。陳久友歷經無數次失敗曲折,勤學苦練,練就了“薄壁焊”的絕活。
陳久友至今還記得4歲的時候,工廠的叔叔為他焊溜冰鞋的場景。當鐵架子、鐵片在他面前組合連接變成冰鞋的那一刻,如魔法般神奇的“焊接 ”技術在他童年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今,陳久友自己也成為當年的“叔叔”,不過他焊接的是保家衛國的航天產品。
朱日和閱兵中大飛機掠過鏡頭,電視機前陳久友的兒子激動地跳了起來,陳久友則靜靜坐在一旁的小凳上,內心已然洶湧澎湃。“其實每次大閱兵背後都有無數航天工匠在默默付出。”在焊花迸濺、汗水浸染之下,是一個航天人的忠誠本分。他說:“‘焊’衛祖國長空的成就感、榮譽感,沒有什麼可以替代。”
12月27日【新年特輯】
【課程介紹】
一、特種熱加工技術概述
二、焊接及增材製造技術優勢與分類
三、高能束焊接原理設備及加工能力
【課程預告】
講座時間:
2019年12月20日(週五)19:30準時開始
講座地點:
中工雲課堂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