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鮮”並非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五味”之一,卻讓從古至今眾多美食家孜孜以求,在三高食物被大家日益嫌棄的今天,“鮮”更是脫穎而出,成為集健康與美味於一體的高級味道。每個人記憶中,都有自己那一款最“鮮”的滋味,然而汝之砒霜,我之蜜糖,對鮮的評判各執一詞,難分高下。鮮,究竟來自感覺還是客觀存在?何為最鮮,到底是主觀偏愛還是有其科學道理?鮮,真的可以排出高低座次嗎?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集健康與鮮味於一體的野菌湯。供圖/圖蟲創意


鮮:在五味之外


提起五味,中國人都會不假思索的說出酸、甜、苦、辣、鹹。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五味”的表述已頻頻出現於典籍之中,不過當時叫做酸、甘、苦、辛、鹹。這五種基本味道的搭配組合,既是烹調之道,更彰顯著古老中國萬物調和的哲學。相比之下,“鮮”雖為眾人追捧,卻沒能列入基本味道之中。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中國古代典籍之中頻頻出現有關味道的表述。供圖/圖蟲創意


鮮字最早見於商周時代的金文,會意字,由魚和羊組成,本義為名詞,指雖死但仍可安全食用的魚,可見,鮮作為一種食物很早就進入了我們先人的食譜,而且當時的鮮與我們今天的理解差別不大。時至今日,來自山野、烹調得宜的魚和羊仍是公認的上上之鮮,肉類中的翹楚。但是,鮮字後來又引申為鮮美應時的食物,繼而衍生出形容食物新鮮,味道美好的意思。一個鮮字,既可形容某種食物新鮮當季味道好;又與甜和酸一樣,特指某一種味道。那麼“鮮”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呢?或者應該這樣問:哪些食物的味道屬於“鮮”呢?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多姿多彩的食材帶來豐厚滋味。供圖/圖蟲創意


最風雅的吃貨蘇東坡先生對這種味道深有體會。伴隨著一路被貶,他發現了大江南北各種鮮美的食物。從岷江中墨皮魚製成的“東坡墨魚”、薊州水芹與斑鳩胸脯肉炒出的“東坡芽膾”,到江南春天裡極鮮又極險的河豚、金華火腿與鮮筍、蝦仁匯聚而成的“東坡火腿”,再到謫居海南時,他寫信向兒子盛讚的生蠔:“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凡此種種,無一不是人間至味。而且,基本上與最初的魚羊之味屬於一類—肉。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蘇軾寫信向兒子盛讚的生蠔,鮮美可口。供圖/圖蟲創意


當然,鮮味並不侷限於動物,南宋的林洪曾在《山家清供》中讚美竹筍“其味甚鮮”,但此鮮不同於彼鮮,一葷一素,跨越動植物兩界,似乎很難找到味道的共性。更何況,廣闊天地中還有第三種鮮味之源,即種類繁多的食用真菌(蘑菇)。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野果山珍是“鮮味”的主要來源之一。攝影/周繇


蘑菇之味雖有共性,仍然是千姿百態,無法一概而論。一種味道,涵蓋了動植物與真菌三大類地球生物,足見其豐富駁雜。也許,正是因為其味道來源複雜,表現各異,不及酸甜苦辣鹹的面目那麼單一明確,鮮才沒能入選中國古代的五味?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樹雞蘑,是稀有食用菌之一,具有很好的提鮮作用。攝影/周繇


尋找鮮之源


有趣的是,西方人也認為食物有五種基本味道,但他們的五味是指甜、鮮、苦、鹹、酸。為何沒有辣?因為他們認為辣是一種痛感,並非味道。取而代之的“鮮”,由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於1908年提出,用來描述海藻提取物穀氨酸鈉的味道。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穀氨酸的3D模型。供圖/圖蟲創意


這種提取物,雖然被注重養生的當代人不待見,卻是眾多餐館點菜成鮮的法寶:味精。味精是人工合成產品,但其主要成分穀氨酸廣泛存在於各種肉類、魚類、發酵的大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當中,是鮮味的物質基礎。因此可以確定,鮮味絕對不是一種主觀感覺,而是客觀存在。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發酵是人們提取鮮味的常用手段之一。攝影/李聞風


二十世紀以來的營養學與食品研究表明,讓食品呈現出鮮味的物質有很多,包括氨基酸類、核苷酸類、小肽類、其他有機酸類和有機鹼類,而且它們各自呈現的鮮味並不相同。所以,我們才會品嚐到各種各樣“鮮”味各異的食物—


雞蛋之所以不加味精也很鮮,是因為含有豐富的穀氨酸;海鮮和畜肉之所以鮮,是因為其中大量的嘌呤核苷酸;香菇之所以鮮,是因為同時擁有呈鮮味的氨基酸和鳥苷酸。臘肉、海米、乾貝、火腿、海帶、紫菜的鮮,則來自肌苷酸。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橫斷山的臘肉以其獨特的醇香風味聞名。攝影/劉莉


不過,自然界能提供給人類的食物不可勝數,為什麼我們能夠從中識別出“鮮”的味道呢?顯然,只有鮮味物質還不夠,還需要某種識別這類物質的器官和機制,換言之,是哪些器官接收到了這些物質的味道信號呢?

當然是味蕾,沒錯,但不是全部。

2011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組利用人基因組草圖追蹤到了鹹、甜、酸、苦和鮮味的五種受體。這一研究成果最終確定:鮮味就是第五種基本味道。在口腔裡,鮮味受體主要存在於舌前部和舌後的味蕾細胞中,同時也分佈在腸道里,甚至肺和生殖器官當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幾乎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和細胞裡都存在鮮味受體。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人類全身每一個細胞都能“嚐鮮”。供圖/Soogif


味蕾之外的其他組織中的鮮味受體並不傳遞味覺信息,而是有更高級的使命:控制氮源營養的消化、吸收、代謝與內分泌。也就是說,我們人類是在用全身每一個細胞來“嚐鮮”的!我們渾身上下每一處都在感受、傳遞、接納、控制各種鮮美而有營養的物質。只不過,舌頭的感覺最突出。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朝鮮民族在製作泡菜時,常常用舌頭試味。供圖/韓國觀光公社


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在營養和自我保護需要的推動下形成了五種基本味覺受體。苦味受體能幫助我們辨認出植物裡的毒素,提醒人們迴避;而鮮味受體控制著機體對氮源營養需求的傳感。飢腸轆轆時,我們會覺得富含氨基酸和嘌呤的魚蝦很鮮,一旦這類營養達到機體消化、吸收和儲藏的極限,鮮味受體會讓我們從愉快轉向厭惡,於是不覺其鮮,停止進食。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富含氨基酸和嘌呤的海蜇,口感鮮美爽脆。攝影/孫靜文


一旦鮮味受體控制功能失調,人暴飲暴食富含鮮味物質的美食,就會因營養過度導致肥胖與疾病。

更有趣之處在於,研究證明,沒有鹹味和甜味的配合,鮮味並不能單獨傳感。也就是說,沒有鹽和糖,我們也就嘗不出鮮。當代科學發現終於完美解釋了中國古人不把鮮列入五味的道理。細讀黃帝內經會發現,列入“鹹”、“甘”兩味的食物中有許多是今天公認的魚羊之“鮮”。反過來也可證明,食物因減鹽減糖而失掉的風味可以用鮮味物質來彌補,吃“鮮”不必多放鹽和糖,一點點就很美味。五味調和的古老智慧,到今天仍然是營養均衡、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沒有鹹味和甜味的配合,鮮味並不能單獨傳感,因此鹽也有提鮮作用。攝影/朱鼎甲


“鮮”的排行榜


每個人味覺受體的敏感度各不相同,所以會有口味的差別和偏愛,如果純粹以個人感受為標準來評價“鮮”的程度,恐怕很難見出分曉。因此,歷史上所有對最“鮮”食物的爭辯都難有定論。但追求極致是人類的天性,總會有人嘗試推出自己的鮮味排行榜。

作家兼美食家阿城認為,全世界最鮮的食物就是雲南的雞樅菌。雞樅湯的鮮美,會讓人喝到脹死還想喝。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鮮”的偏旁為魚,古人最早對鮮味的認知就來自於魚。供圖/圖蟲創意


魚中最鮮的是龍利魚,一入口會讓你熱淚盈眶,心中感激。畜肉中羊肉為最鮮,煎、炒、爆、燉、涮,都能淋漓盡致。另外一位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沒有明確為鮮食排出座次,但也承認雞樅是菌中之王。沈宏非和蔡瀾都曾盛讚過江南第一鮮“禿黃油”—用純粹的蟹膏蟹黃做底,再用豬油低溫翻炒,加入薑末和紫蘇末去腥,最後加糖、鹽和雞湯收汁。此為河中最鮮。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沈宏非和蔡瀾都曾盛讚過“禿黃油”,就是用純粹的蟹膏蟹黃做底。供圖/圖蟲創意


蔡瀾雖不曾明示海中最鮮的是什麼,卻極力渲染了一種讓魷魚最鮮美的吃法:剛出水面的鮮活小魷魚,放入醬油中浸泡,魷魚在吐墨的同時吸入醬油,吸飽之後即可食用。這種吃法顯然無意中利用了鹹與鮮相互配合的科學原理,可惜有些挖空心思,接近殘酷了。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剛出水面的鮮活海產,沾上醬油風味絕佳。供圖/Soogif


雞樅和魷魚到底誰更鮮,現在還不好說,好在藉助科學手段,我們已經可以為同一類食物的鮮美程度做出客觀判斷。通過測定食物中呈鮮味物質—氨基酸、鳥苷酸和肌苷酸的含量,綜合對比即可得出結論。分析發現,黑牛肝菌、黃牛肝菌、雞樅菌、乾巴菌和松茸菌這五種公認相當鮮美的野生食用菌當中,雞樅的鮮味氨基酸含量最高,是當之無愧的菌中之王。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雞樅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是當之無愧的菌中之王。供圖/圖蟲創意


可見,我們的味蕾雖然沒有分析儀器那麼精密,卻自有其細膩超凡之處。至於動物與植物中誰是最鮮,還需要研究者另做測量分析。

拋開科學數據不談,到底什麼最鮮?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恰當的烹調方式,加上自然的食材,就是最鮮。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到底什麼最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供圖/圖蟲創意

參考資料

·《五味調和的科學基礎》,龐廣昌,《美食研究》2017(2).

·《味覺感受帶來新減肥法》郭伽,《健康報》2016-10-12.

·《五種雲南野生食用菌中非揮發性的主要呈味物質比較研究》,王逍君,谷大海,王雪峰等,《現代食品科技》,Vol.32,No.3.

·《4種海產貝類中主要呈味物質含量與季節變化的關係》,孫莎,鍾嬋,章騫等,《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第21卷第6期.

- END -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版權歸“國家全景地理”及《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所有,如需轉載,請與“國家全景地理”聯繫。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相關雜誌推薦

鮮從何來?何為最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