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抗日戰爭時期,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之後,曾經出現了這麼一幕京劇,讓人忍俊不禁。


這是一出戰爭戲,一開場便是紅旗招展,鑼鼓齊鳴。男一號邁著將軍步,功架十足的走上了舞臺。但見這位英雄身後紅旗上面剛勁有力的寫著四個大字"精忠報國"。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毫無疑問這位英雄想來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飛,嶽武穆!只見岳飛上場氣場十足,那薛字帥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襯托著岳飛英氣十足。
誒?為什麼岳飛的帥旗上寫著薛字,而不是大家熟悉的嶽呢?正當大家為此納悶的時候,更讓大家看不懂的一幕出現了。
穿越了真的穿越了!宋朝的岳飛和三國的諸葛亮竟然同框出現,觀眾們真心不知道這唱的是哪一齣?
細心的朋友仔細的去翻看了節目單,這才發現這出別出心裁的現代京劇叫做新戰長沙。那位大將軍不是岳飛,而是抗日戰爭時期長沙的守將人稱老虎仔的薛嶽,那位空明先生就是他的那位好參謀長。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這一出好戲的知識產權屬於薛嶽。薛大將軍在剛剛結束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小試鋒芒,挫敗了日軍,打出了軍威,成功振奮了國人抗日的士氣。
薛嶽在得意之餘就炮製出了這麼一部新戰長沙,從某種意義上說,薛嶽稱得上是我國網文界穿越作品的鼻祖。
在這出現代京劇中用岳飛來指代自己,可不是薛嶽臨時起意,薛嶽和他的父親最崇拜的人就是岳飛。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薛將軍的父親薛宗元是岳飛的粉絲,對於這位精忠報國的大英雄異常的仰慕,當薛嶽呱呱墜地時,對於自己的兒子老人家寄予了厚望,他希望自己的這個兒子也能像岳飛一樣,成為民族的脊樑,為國家,為民族作出卓越貢獻,於是他為自己的兒子起名為仰嶽。
薛嶽從小耳濡目染,立志要成為岳飛式的人物,他索性改名薛嶽,表明心跡要成為民國的岳飛。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薛嶽也沒有墮了岳飛嶽爺爺的威名,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自己的偶像致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位矮小精壯的廣東人,毅然扛起了民族的大旗,在長沙城猶如天神下凡,著名足球解說員黃健翔的話說就是此刻薛嶽不是一個人戰鬥,薛仁貴,岳飛靈魂附體,薛嶽將軍萬歲!長沙城外,三敗日寇,日軍伏屍十萬,尚不能進長沙一步,進而威脅中國抗戰的心臟——重慶。
二戰時期日本軍方把陣亡的士兵稱為玉碎,那麼薛嶽將軍是妥妥的粉碎機本機了,這位民國岳飛是中國戰區殲敵最多的男人。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薛嶽的抗戰成名作乃是三次長沙會戰,這三仗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打出了中國軍民抗戰到底的決心,打出了中國軍人終將戰勝敵人的信心。
第一次長沙會戰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全面爆發,眼見得盟友如此給力,日軍也不甘寂寞,立即組織兵力在中國正面戰場展開行動,試圖打下長沙逼迫國民政府投降。
此時的日軍士氣高昂,裝備精良,中國戰場上可謂是橫行無忌,連戰連勝。日軍集中的10萬兵力從三個方向向長沙擠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薛嶽將軍沉著應對,打出一招後退決戰,爭取外翼,調動30多個師節節抗擊,最終日軍攻勢受阻,只得退回新牆河以北地區,日軍長沙沒有打下來,圍殲我第九戰區有生力量的戰略目標同樣也落了空,損失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與人員,可謂是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次長沙會戰以中國軍隊的獲勝而告終。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緊接著而來的是第二次長沙會戰,在遭遇失敗之後,日寇不甘心就此放棄長沙,很快就重整兵力,繼續向長沙進犯。這次日本人集結了四個師團又四個旅團,整整12萬人,一股腦的從湘北壓向了長沙。儘管日軍很強,裝備先進,訓練充分,戰士們的個人素質遠遠勝於我軍,但是在薛嶽將軍的天爐戰法面前,這一切優勢都是浮雲,歷時一個多月的會戰中,3萬多日軍被消滅,長沙城依然巋然不動,眼見達不成消滅第九戰區主力,進佔長沙,挫傷我抗日軍民信心的戰略目的,日本鬼子指的又灰溜溜地退回到了新牆河的北岸,新牆河這個名字起的真好,它就如同一堵牆一樣,隔絕了日軍進入長沙的道路。
日本連續領兩次在長沙栽了跟頭,二桿子精神發作,一定要報仇雪恥拿下長沙。於是日寇組織了第三次進攻長沙的戰役。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這完全沒有出乎薛嶽將軍的意料,民國岳飛早有準備,積極進行了動員與總結。有了前兩次長沙會戰的經驗,薛嶽將軍運用起天爐戰法可謂是爐火純青。
他的天爐戰法就是在預定的作戰區域注重聲網的環形陣地,部署足夠的守軍。先期作戰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以截擊,伏擊等作戰方式充分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儘可能削弱敵軍,把強的打成弱的,把壯的,拖成瘦的。為我軍最後的兜底決戰部隊減輕壓力。最後自然是戰區最強勁的部隊,戰役決勝力量登場,我軍集中優勢兵力,反擊和反包圍對敵人進行殲滅!
這種戰術思想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此役我軍損失近3萬人,而裝備精良的日軍竟然損失了高達6萬人。日軍再次在長沙城下遭遇失敗。這一仗非但打出了中國軍民的威風與士氣,也打出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與決心,這是珍珠港事件之後,整個反法西斯同盟取得的第一次大規模勝利,意義非凡!

薛嶽:民國岳飛,長沙守護神。岡村寧次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薛嶽這個以岳飛為偶像的男人,最終憑藉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達成了岳飛似的成就。儘管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薛嶽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為維護反動的蔣家王朝而戰,但是他在抗戰時期的功績不容抹殺,薛嶽的強大甚至讓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崗村寧次發出哀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第一戰,在這場戰爭中,無論此前各地軍閥如何刀槍相見,但是面對國戰,大家都放棄成見,槍口一致對外,無論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發生了許多諸如三次長沙會戰這樣可歌可泣的的英雄事蹟。

《蔣介石傳》作者以獨特的敘事風格,為我們拉開了這一幅恢宏的歷史畫卷,我們跟著作者在敘述走進蔣介石統治下的國民黨,走進那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們緊跟著作者的腳步,瞭解張作霖,瞭解蔣介石,瞭解高志航,瞭解宋哲元,瞭解薛嶽,以一個參與者而非旁觀者的身份經歷他們的鮮花與掌聲,品味他們的成功與失敗。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瞭解抗日正面戰場的讀物,讓人慾罷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