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封面題圖|《和平飯店》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繼「摔杯」、「梅毒」之後,噹噹網的宮鬥奪權大戲再度來襲。上週末,趁俞渝不在公司,李國慶帶領四個大漢重返噹噹,「搶走」幾十枚公章、財務章,並在公司張貼《告噹噹網全體員工書》,提出自己全面接管公司,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

隨後,噹噹網稱,公司已經報警,公章、財務章、財務部門章即日作廢,並表示俞渝和往常一樣,很平靜。

緊接著,李國慶也進行了隔空回應:我接管噹噹的第一步是拿到公章、財務章;第二步還得組班子;第三步是進駐噹噹,開展辦公,給俞渝貼封條。我是得到了小股東的支持,在代表股份方面已經超過了 51% 。噹噹股東,董事及闞敏監事和噹噹全體員工儘管放心,在新的章印管理辦法出臺前,我獨自保管這些章,白天綁在褲腰帶,晚上放被窩裡,期間我承擔掌印責任。噹噹工作需要使用印章,儘管和我聯繫。握有刀把子(法律),如今有印把子,心安理得。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圖片來源:天眼查

事實上,從 2019 年 10 月起,李國慶就接連在媒體上爆料自己如何被俞渝逐出噹噹,俞渝也接連在朋友圈裡激烈反擊,兩人的婚姻與創業矛盾開始公之於眾。如今,半年過去,李國慶與俞渝雙方的離婚案還未最終宣判,奪權大戲演變得越發猛烈。

儘管李國慶跟俞渝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但事實上,企業家群體中,也有許多夫妻關係處理得非常好甚至令人羨慕的,比如民國首富盛宣懷之孫盛毓郵和他的妻子任芷芳。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盛家遭遇變故,家中所有財產散盡時,任芷芳沒有嫌棄丈夫,而是選擇了和他一起面對。最終,夫妻同心的盛毓郵與任芷芳又東山再起了,並且恩愛了一輩子。

1

盛毓郵是盛宣懷的孫子、盛恩頤(盛宣懷最寵愛的兒子盛老四)的大兒子,生於 1911 年,當時盛宣懷為其取名「毓郵」,小名「傳寶」。盛毓郵出生後不久,就爆發了辛亥革命,所以他從小就一直生活在一種盛極轉衰、日薄西山的家族氛圍中。

1916 年盛宣懷去世後,盛恩頤接管公司業務,開始分家產。盛毓郵分到了總價為一百一十六萬零五百八十六兩銀的祖上遺產,其中包括三新公司、客利房產合股、沁園房屋、泰吉里、鄭家木橋、東有恆路地塊的房地產,還有上海、南京、漢口、武昌等地的空地,以及中國通商銀行和揚子公司的股票若干。按理說盛毓郵是第三代,分家產還輪不到他,但是因為盛家老三盛同頤早逝無子,盛毓郵過繼給盛同頤,於是繼承了三房的份額。

分到鉅額家產的時候,盛毓郵還非常小,於是由他的親生父親盛恩頤幫助代管。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盛毓郵小時候

與許多豪門子弟不同,盛毓郵沒有任何紈絝子弟的惡習,他是盛家第三代中學習最用功的一個。早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後來又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畢業後回到上海打理自己的產業,盛家也憑藉盛毓郵的努力得到好轉。

抗戰爆發後,進出口貿易受限,盛毓郵的生意陷入停滯,只能待在家裡靜觀待變。這期間,他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娶到了自己心儀的妻子任芷芳。

任芷芳絕非凡人,她是江南著名的大戶人家的小姐。任芷芳的曾祖父任道鎔是李鴻章的好哥們,擔任過晚清的山東巡撫,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她的父親任伯軒曾是舉人,在北洋政府中做過財政部長。她的母親也系出名門,在書法和繪畫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任芷芳從小接受傳統文化薰陶,於詩詞、書法、繪畫、京劇、縫紉、烹調等方面無一不精。端莊典雅、溫婉可人的她是一個公認的典型的東方美人。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任芷芳年輕時

作為一個大家閨秀,追求任芷芳的人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但她卻一個都沒看上,直到邂逅了盛毓郵,才徹底情竇初開。

關於盛毓郵與任芷芳的相親和結婚的細節,至今還是吃瓜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當時,盛家和任家都是大家族,有著非常森嚴的家規,即便是相親,也不能走得太近,只能遠遠地「瞟望」一下。為了創造盛毓郵與任芷芳見面的機會,雙方家庭提前設計好方案。任芷芳的母親陪任芷芳去看牙醫,在國泰電影院附近等車,這時候盛毓郵在一幫盛家人的陪同下開著汽車來國泰電影院看電影。整個相親過程真的就像看電影一樣,盛毓郵在茫茫人海中只看到任芷芳一眼,便愛上了,可任芷芳壓根不知道其中的內幕。

緊接著,盛毓郵對任芷芳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並最終在一起了。盛毓郵和任芷芳的婚禮被稱為抗戰期間上海最豪華的婚禮。當時盛家包下了整個百樂門舞廳,任芷芳身穿潔白的婚紗,裙襬從百樂門大門口一直拖到了舞池中央,讓很多女人羨慕不已。婚宴在上海灘足足擺了三天三夜,宴請了無數上層名流,盛毓郵還在萬航渡路上的新房花園裡搭臺演戲,使得附近的街道堵得水洩不通,以至於不得不出動大批巡捕以維持現場秩序。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任芷芳、盛毓郵結婚照


2

婚後,盛毓郵與任芷芳搬進了一處花園別墅,和盛毓郵的母親孫用慧(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女兒、盛恩頤的妻子)住在一起,兩個人的生活一直十分甜蜜幸福。

任芷芳相夫教子、勤儉持家,十分孝順婆婆,經常陪孫用慧喝茶、打牌,逐漸成為了婆婆身邊最貼心的人。然而,人生就是這樣,總不會按照你預想的劇本發展。家庭本來和睦寧靜的一切,卻悄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1942 年正月,盛毓郵的母親孫用慧因心力交瘁,鬱鬱而終。值得一提的是,她是被盛毓郵的父親盛恩頤氣死的。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盛恩頤和孫用慧

「混世魔王」盛恩頤對家裡從來不聞不問,成天在外面鬼混。從外表和性格來看,似乎挑不出什麼毛病,他英俊瀟灑、氣質儒雅、性情溫和、人緣良好……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最終成為「民國第一敗家子」。

從盛宣懷死後,盛恩頤變成了一個奢侈淫亂,揮霍無度的子弟。他每天不務正業,揮金如土,上海第一輛進口奔馳就是他買的。除了愛抽大煙,盛恩頤的一生還有兩大嗜好,女人與賭。據其堂侄描述:盛恩頤光在外面與別的女人生的孩子就多達幾十個。在賭場上,盛恩頤創造過的最牛記錄是,一夜之間把上海北京路、黃河路一帶有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全輸給了軍閥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

由於揮霍無度,加上日本鬼子入侵,到抗日戰爭後期時,盛恩頤已經將家業基本敗空了,以至於把兒子盛毓郵分到的祖上遺產也基本花完了。盛毓郵曾回憶說:平生最怕之事就是父親請我吃飯和父親給我做西裝這兩樣。因為吃完了飯、做完了西裝,父親就要向我們借錢。自己的父親嘛,不借是不行的,但是總是有借無還。當時,我與任芷芳竟被父親搞出心理陰影了。

窮困潦倒的盛恩頤在晚年時無路可走,蘇州留園的盛家祠堂成為他最後的棲身之處。多次中風的盛恩頤最終因腦溢血慘死在了留園門房裡,參加葬禮的總共也就十幾個人,非常冷清。

然而,盛毓郵的破產,並非只和不成器的父親盛恩頤有關。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盛毓郵手頭本來有不少房產,但是解放後,國家實行土改政策,一切私人佔有的土地,必須交納高額地價稅。可家產已經被父親盛恩頤敗光了,盛毓郵根本拿不出錢,最後這些房產都劃到了公家的房產簿上。

上世紀 50 年代初,盛毓郵已一無所有,整個盛氏家族也徹底衰落,祖上留下的財產不是被花光,就是被沒收,子孫兩代多半命運坎坷。盛恩頤的一個兒子,曾講述了一段當時的經歷:十年間,我們不斷的搬家,住過愚園路、長樂路、鉅鹿路、萬航渡路,車子越乘越大,房子越住越小,最後只剩一間,而且是灶披間,卻要住我們一房八個人,母親和我們兄弟姐妹七人。要知道,盛家輝煌時刻,僅上海一地豪宅就有上千幢,真可謂「一落千丈」。

3

最好的愛情是,你懂他的逞強,他懂你的詞不達意,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狂風暴雨,只要你們在一起,就能成為彼此的依靠。

盛家衰敗後,身無長物的盛毓郵和任芷芳,變成了一對貧窮夫妻。面對跌宕的命運,盛毓郵起初心情非常低落,整日都鬱鬱寡歡。危難時刻,任芷芳非但沒有離棄,反而鼓勵丈夫重新振作起來,一起微笑面對。任芷芳的堅韌與溫暖最終打動了盛毓郵的心,一度想不開的他坦言:絕不向命運低頭!

為了養家餬口,思索再三後,盛毓郵決定隻身前往香港、新加坡等地闖蕩。期間,盛毓郵打過工,做過小生意,也擔任過中學教師。而任芷芳則帶著孩子回到孃家,將他們撫養長大。

兜兜轉轉十年後,吃盡苦頭的盛毓郵又來到了日本打拼,他意識到:要想闖出一條路來,就得和祖父盛宣懷一樣創業不可。那時候,盛毓郵已經 50 多歲了,按照當時百姓的說法:這個年紀,人的半截身子已經埋進土裡了。可當盛毓郵將創業的想法說給妻子聽時,任芷芳只說了一句話:我陪你一起。

上世紀六十年代,任芷芳帶著孩子來到日本,和盛毓郵一起開了一家賣包子、油條的早餐店。任芷芳雖然是貴族千金出生,但早已在生活的磨礪下蛻變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女子。她幹起活來一點都不含糊,無論是廚房還是店堂,都打掃得一塵不染。從用料到加工,任芷芳都嚴格把關,力求做出乾淨、美味的食品。為了節省開支,任芷芳和盛毓郵總是忙得沒日沒夜。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早餐店越來越火,盛毓郵夫婦決定將店面擴大成新亞飯店。為了創辦真正地道的中國特色飯店,盛毓郵夫婦精心佈置,不遠萬里從上海請來了滬幫名廚吳國祥掌廚,他為新亞飯店帶來了醬豬蹄、紅燒划水、明蝦豆腐、紅燒排翅等許多特色的中國菜。由於味道鮮美,服務周到,很快,盛毓郵夫婦的飯店便受到日本市民的喜歡。後來,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新亞飯店不斷擴大,又開設了分店,成了東京名氣最大的中國飯店。新亞飯店和盛毓郵弟弟盛毓度所辦的日本留園飯店一起,續寫著盛家的傳奇。

在日本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盛毓郵夫婦有幾樣至今為人所稱道的「壯舉」。

一、首創中國人不洗碗的店規。凡到他們的飯店來打工的中國人,都被安排做其它工作,盛毓郵說:洗碗的事讓日本人洗去!

二、全力支助中國赴日留學生完成學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赴日留學大潮湧起,絕大多數留學生靠業餘在餐館洗碗端盤子,來維持學業和生活。

除了提供助學金外,盛毓郵夫婦還為國內赴日留學生提供大量兼職崗位,其實他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學生來打雜,完全出於幫助學生們的一番好意。那時候餐飲企業留學生工資一般都是每小時八百日元,考慮到中國留學生們很辛苦,盛毓郵夫婦毅然做出決定,每人每小時一千日元,並管吃管住。有一次,盛毓郵聽到來店裡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們自發成立了籃球隊,於是他立即拍胸脯:我給你們買籃球、買隊服……小夥子們驚訝得都愣住了: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老闆呀!

三、創辦了東京的唯一一家京劇票友活動中心「東京票房」,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藝術而不懈努力。幾十年來,「東京票房」團結和召集了一大批熱愛京劇藝術的老華僑在一起玩,每逢國內有名角來東京訪問演出,他們總要出來組織聯誼活動,請客吃飯,聯袂演出,發動捧場,非常熱鬧。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前排左二盛毓郵,左三任芷芳

2001 年, 90 歲高齡的盛毓郵在日本病逝,他是盛氏家族興衰的歷史見證人,同時又是一個窮則思變的成功企業家。對於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人們稱讚最多的還是他們的愛情故事。正是因為有任芷芳這樣一位賢內助的出現,盛毓郵才在家道中落後又得以東山再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盛毓郵也是一個大贏家,他和任芷芳的愛情故事讓人們重新開始反思真愛的本質,並相信好的婚姻能創造奇蹟。

正如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愛情課」中所說的一樣:我覺得婚姻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但首先自己要是花。原來兩個人都很好,在一起更好,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實提高幸福感,兩個人彼此欣賞,互相之間力量倍增、快樂倍增。另一方面,人生總會經歷一些困苦的時候。困苦的時候,在婚姻中彼此會有承受,會有發自內心的關切、溫暖,互相鼓勁兒。所以越困難的時候,越是建立愛情的時候,走過這段艱難的時刻,你會釋放出更大的力量、更大的溫暖。

在未來的世界裡、未來的時間裡,我們要堅信愛情。愛情給我們創造了非常多寶貴的新生活,一種跟前人不同的生活。當我們在愛情裡面,它會推動我們去做出巨大的改變。

4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無論在什麼年代,完滿的愛情總是令人嚮往的,但那些逆境中相濡以沫的陪伴,更讓人敬佩。

破產後,她不離不棄,陪首富之孫東山再起

《相愛相親》|溫暖的東西總是讓人刻骨銘心

除了盛毓郵和任芷芳外,風馬牛還寫過許多企業家動人的婚姻故事,他們就像冬日裡的一縷陽光,讓人們重新看到了溫暖和希望。例如芒格和南希·巴里·博斯韋克。在芒格人生最灰暗的時刻,南希·巴里·博斯韋克毫不猶疑地嫁給了他,芒格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為南希·巴里·博斯韋克而變得更好了。巴菲特的妻子曾講到:芒格一生中有很多幸運的事情,我想他最幸運的就是遇到南希吧。例如黃光裕與杜鵑。黃光裕入獄後,只想做賢妻良母的杜鵑義無反顧地挑起了國美的重擔,默默等候丈夫歸來。例如高逸峰與鍾葉。在高逸峰破產後負債累累甚至要自殺的情況下,鍾葉頂住巨大壓力,毫不猶疑地嫁給了他,並陪伴、鼓勵和幫助高逸峰東山再起……

從這些企業家身上,我們似乎能找到一個共性——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兩樣東西,一是事業上有敢從頭再來的勇氣;二是人生有一個能共患難的伴侶,有一段長久並且美好的婚姻生活。

在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美國著名作家、醫學博士、心理治療大師M·斯科特·派克寫到:

成功的婚姻能夠為心靈提供更好的滋養,成就輝煌的人生旅程。夫妻雙方以愛為出發點,為對方的成長盡心盡力,甚至適當做出犧牲,才會獲得同等乃至更大的進步。夫妻任何一方登上人生的頂峰,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婚姻的質量,將感情和家庭提升到更高層次,進而推動全社會的健康發展。唯有學會獨立,體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夠組建美滿的家庭,使婚姻關係更加持久。

資料來源:

1.《盛宣懷家族》,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宋路霞

2.盛宣懷後人:盛氏家族薪火留在東洋,南都週刊,秦旺

3.《盛宣懷敗家的「頤」字輩兒女》,新民晚報,同樂

4.《盛家花園裡的「賈寶玉」——我的四舅盛恩頤》,密斯趙

5.婚姻是錦上添花,但首先自己要是花 | 萬象問答,一席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 | 大軍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