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寫作的點滴感悟,“我不能夠創作的,我就不能理解”

文|桔子姑娘(原創首發)

學習寫作的點滴感悟,“我不能夠創作的,我就不能理解”


今天學習了建立自己的創作迴路,以自己的理解創作迴路代表著:輸入——輸出,是一個閉環,想要有一定的輸出,還得有一定的輸入。

你會不會像我一樣有這種感受?

有時候發現自己會單憑著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本能和感覺去做決定去判斷,甚至做預測。

001.

這些之所以會這樣,就像小冰老師說的呀,那樣沒有把自己的思維模式進行優化。

而造成這樣的原因,第1個是自己不夠主動,不主動去收集信息,不及時去吸收消化課程。

第2個原因就是,有時候會被自己的惰性牽著走,雖然每天都有堅持打卡,除了休息日之外,認真學習課程裡的方法和技能但總是覺得還不夠踏實,在想與行動方面是有些不太一樣。

小冰老師說在創建迴路的時候就是做微積分,回顧這種自然法則,這裡提到的微積分其實是自己學過的,但已經忘得七七八八了,至於什麼是微積分呢,我今天又回去查了一下。

微積分是現代數學的重要基礎與起點,它不僅在物理、力學、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中已有非常廣泛的應用,近幾十年來它已應用社會、經濟、人文等領域,成為這些領域的一個重要的研究工具。

002.

小冰老師是要告訴我們創建寫作迴路,要從最基本的開始,而最基本的也是最小的單位就是積累卡片。

借住納博科夫創作法,從寫好一張卡片開始。這個是自己還有待加強的地方。

在進步迴路上,當自己從頭讀,儘量往下讀的時候,遇到卡住的時候再倒回去從頭再讀,這樣幾番堅持,堅持幾次,直到看懂為止。

在使用費曼閱讀法的時候,也就是說進步迴路的過程需要的是堅持,並且需要及時的去回顧以前所學到的知識。像前面的閱讀卡片法,尤其是蘋果閱讀法,跟納博科夫法是有些相像的地方在於都是要反反覆覆回去多練多去學習,還要結合自己的經歷去實踐、去運用。

003.

當開始用納博科夫法的時候,以前都是看著微信閱讀裡面的書籍,都是看過之後發現就僅僅停留在看過。

哪怕自己有去劃線,但是發現對自己來說記住的沒有多少,更別談是要去運用了。

學習了小冰老師的課程後,現在開始已經有了好轉,開始會在劃線的同時,很自然地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想能夠從微信閱讀裡面在做筆記的時候能加上自己的想法,對積累讀書卡片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沒學習小冰老師這節的課程之前,我就是像這樣的老師說的那樣,今天看點育兒的,明天看點寫作的,今天看點有閱讀的,如此反反覆覆。

我發現自己在一個點上並沒有真正有所下功夫的,也就是說沒有專注於一個點。想要有如此改變,先要從點滴開始積累,“能積微者,速成”這句話是非常棒的。

004.

在自己行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盲目的去讀去看去寫,還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像小冰老師說的那樣,要升級自己的算法。

我想在學了這些知識之後,很多隱性的習慣就已經開始在慢慢的發芽。

就像我在那個微信讀書裡面做筆記的時候,現在會開始加上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說一味的就只是劃線。

以前自己劃線的時候,也不一定說會再回去看,可是當自己寫下想法之後就不太一樣,自己有時候會回去看看自己寫了什麼,自己當時的思考是怎麼樣的。

005.

很感謝小冰老師給我們提供的這麼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對於我來說真的非常的有效,能用到的地方很多。

更重要的是能打開自己的固有思維,在很多的誤區裡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我不能夠創作的,我就不能理解”當自己真正用行動去執行的時候,才真的會有很大的感悟。

學習寫作的點滴感悟,“我不能夠創作的,我就不能理解”


我是桔子菇涼,在學習、成長的路上不打烊,#我,無條件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