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庚子年春的這場疫情,大到國家經濟層面受損,小到無數個小家和婚姻亦受牽連。有數據顯示,在當年的汶川地震和日本地震過後,中日兩國的離婚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飆升,日本國內對於離婚的諮詢量更是猛增了近2倍。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都說疫情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人間百態,亦照出了婚姻的真實面目。


A面 好的感情

在一起經歷生死之後

能讓兩個人更加珍惜彼此

相互扶持走到白頭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在我們律師同行中,出現了以下對話,看了簡直是喜憂參半,默默吃下這把狗糧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B面 壞的感情

在長達一個又一個14天的“朝夕相處後”

婚姻一拍兩散

各生歡喜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最近微博上有這樣一條熱搜叫做#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幹什麼#,意料之中地看到這樣的回答——“馬上離婚”。

在家抗疫期間,請看下面媳婦的一天與老公的一天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有網友如是說

閉關給夫妻創造了更多相處機會,當24h朝夕相處,想離婚的理由可就太多了。首先,被隔離在家的夫妻,也和大多數普通人的狀態一樣,面臨著無法上班的窘境。尤其是身上揹負著房貸、車貸、育兒這三座大山的夫婦,生活壓力驟增,經濟困境也接踵而至。看到很多人說,2020的創業理想可能要付之東流,而這極有可能打破千千萬萬小家庭的平衡結構。其次,平時那些雞毛蒜皮的爭端會一次次重複、加深印象並放大。你原本以為在家可以聯絡感情?結果現實劇本卻是神秘感與好感度斷崖式下滑:女方每天早上起床就開始忙碌,奶孩子、做飯拖地...看了眼男方,人家美滋滋地窩在沙發聊天打遊戲,平時還有“工作忙碌”當藉口,現在呢?她突然發現,她忍不了老公睡覺時打呼嚕,擠牙膏從中間開始,沒放進洗衣機的襪子,此時都無比礙眼。於是,女方的心理活動軌跡就變成了:不開心——不平衡——矛盾累積——爆發。數據顯示,在離婚原因中,生活瑣事是第一大殺手。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律師有話說:


結婚不是目的,離婚亦不是,幸福才是



有人問我,大家難道就不會因為這場災難而意識到枕邊人的重要性,從而回心轉意嗎?

其實,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也很想勸說那些想要離婚的人“忍忍吧,別離了”。但根據我的辦案經驗來看,該離的婚,遲早都是會離的。畢竟即使沒有疫情,春節前後也是離婚的高峰期。


在這裡我更想說的是,希望這次疫情能給所有人帶去反思。去反思生命的意義,去反思活著的意義,去重視生活的幸福度。當疫情開始時,全民焦慮“怎麼辦?”而當疫情逐漸散去後,我們應該冷靜下來開始反省,“如何在一段關係中找到自我?”認真地去思考是否真的要結束這段關係,而非一時衝動。疫情恰好給了我們這樣的冷靜期,在法律上我們將這樣的期限稱作“離婚冷靜期”。

何為離婚冷靜期?離婚冷靜期制度在現行的《婚姻法》並沒有規定,規定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該《民法典(草案)》即將在今年的兩會上審核通過。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第八百五十四條: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光看法條沒理解,那麼可視化表示為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一句話簡單概括為:如果順利的話,跑兩趟民政局就可以終結這段不算太美好的婚姻;如果不順利的話,這項離婚冷靜期制度將會阻礙雙方終結這段太糟糕的婚姻。

願大家在這個特殊的冷靜期內,想清楚自己的婚姻。世俗有很多條條框框,我們不必非要格格都入,不需要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要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如果你幸福,那就願你繼續開心,如果覺得不幸福,當然可以聊聊~

疫情結束後,你迎來的是“二胎”還是“離婚”?


願各位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