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好的感情,是允許伴侶把情緒帶回家

曾經看到過一個妻子在網上提問:為什麼丈夫下了班,開車到了車庫,寧願在車裡多呆上一陣——抽上幾根菸,聽上幾首歌,或者就是安靜地坐著發呆放空——也不願意馬上回家?

有人回答:上班的時候,他是上司、員工、下屬、客戶,到家後他是丈夫、父親、兒子,只有在車裡這段時間,他才是他自己。

有人回答:忙了一天,一個人在車裡,抽個煙,放鬆一下,調整情緒,用好的心態迎接家人,不把公司的煩心事帶回家。

有人回答: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用來釋放來自外界的壓力。

……

心理學:好的感情,是允許伴侶把情緒帶回家


除了個別不懷好意的猜測,大部分人的回答總結起來就是:這個丈夫需要有一點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來釋放外來的壓力,在回家前調整好情緒狀態,以免情緒影響到伴侶和家人。

“以免負面情緒影響到伴侶和家人”,動機是好動機,男人也是好男人。

只是在這個好動機和好男人背後,真的是“好”嗎?

“不把情緒帶給伴侶和家人”的想法也常常會發生在女人身上,比如:一個體諒丈夫工作辛苦的妻子,寧願把在家裡受的委屈和閨蜜說,也不跟丈夫說,除了怕丈夫為難,也怕他擔心。

還有些夫妻或伴侶怕情緒影響到家庭和睦,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會要求伴侶“不要把情緒帶回家”。

怕伴侶擔心,怕情緒影響伴侶,有情緒不和伴侶說;怕情緒影響家庭和睦,要求伴侶“不要把情緒帶回家”。這樣真的對嗎?

心理學:好的感情,是允許伴侶把情緒帶回家


負面情緒產生後,如果我們沒有通過合理的途徑釋放出來,情緒往往會通過無意識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出來。

伴侶若是很關心你,他會經由你的言語和行為感受到你的情緒,但是你不願意說,他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會更擔心。這樣的情況多次發生,你又不告訴伴侶,伴侶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猜疑和憂慮,對感情有很大危害:

有情緒不和伴侶說,可能會把伴侶越推越遠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愚蠢的以為不把情緒說出來是不讓伴侶擔心。實際上,不說出來反而會讓拌伴侶更擔心:伴侶感受到你的情緒,又不知道真相,你又不說,他反過來擔心你,甚至胡亂猜測。這種做法不僅對伴侶是不尊重的,不讓伴侶充分地盡到他的責任,阻斷了伴侶向你提供支持的機會,本來可以相互支持、共同面對問題,結果變成表面上心平氣和、一團溫馨,背後卻是暗自擔心;而且同時還可能給伴侶傳達錯誤的信號:我們不能同甘共苦、共度今生,進而產生心理上距離,最後導致情感疏離,伴侶雙方漸行漸遠。

如果準備同甘共苦、共度今生的人都不能和你分享內心感受,還有誰可以?

若是真的不想讓伴侶擔心,就應該告訴伴侶真相,讓伴侶感到你允許他給你支持,並且你也欣然接受他人支持。

心理學:好的感情,是允許伴侶把情緒帶回家


要求伴侶“不要把情緒帶回家”,可能發展出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感情關係

當負面情緒積壓太多,為了所謂的不影響家庭和睦,我們不能帶回家去,便需要一個地方疏導、宣洩情緒。如果這個地方碰巧有個善解人意的異性,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感情關係便可能發展起來。很多婚外情、第三者的問題,就是因此發展出來的。

為了杜絕發展出其他感情關係的可能,應該對伴侶說“請把情緒帶回家”。

心理學:好的感情,是允許伴侶把情緒帶回家


由此可見,怕伴侶擔心,怕情緒影響伴侶,有情緒不和伴侶說;怕情緒影響家庭和睦,要求伴侶“不要把情緒帶回家”,看似是為了伴侶、為了家庭好,實則只會給伴侶、給家庭造成更大影響。

一份好的感情、成熟的感情:是能看到伴侶的情緒,給到伴侶支持;也能讓伴侶看到自己的情緒,給伴侶向自己提供支持的機會。彼此之間相互支持、共同面對,愛的這艘船才能駛向更美麗的海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