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考試方向:細胞膜的化學組成、結構的特點和功能特點,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第二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生物膜的結構模型示意圖


1、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1)19世紀末,歐文頓的實驗依據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更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提出了膜是由脂質組成的假說。

(2)20世紀初,將膜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中分離出來,並進行化學分析。提出了膜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

(3)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是紅細胞表面積的兩倍。提出了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的假說。

(4)1959年(羅伯特森)電鏡下細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提出了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提出了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5)1970年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提出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新的觀察和實驗證據,提出了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

2、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1)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磷脂雙分子層構成骨架,磷脂分子層和大多數蛋白質是可以運動的,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貫穿於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第二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2)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質和少量的糖類。

第二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3)生物膜具有流動性的意義:保證了細胞的物質運輸、信息交流、運動、變形、分裂、融合等正常的生命活動的進行。

第二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4)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①結構基礎:膜上具有載體蛋白 ②生理意義:控制物質進出

③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的關係:a.區別:流動性是生物膜的結構特點,選擇透過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b.聯繫:流動性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只有膜具有流動性,才能表現出選擇透過性。


例:1.若將細胞膜的磷脂提取後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確反應其分佈的圖是(  )

第二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A. A
B. B
C. C
D. D

考點:[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分析:根據磷脂分子的特點,組成細胞膜的磷脂親水的極性頭部,疏水的非極性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現出頭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氣中的分佈.

解答:根據磷脂分子的特點,組成細胞膜的磷脂既有親水的極性部分,又有疏水的非極性部分,據圖分析,親水的極性為頭部,疏水的非極性為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現出頭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氣中的分佈,即圖A所示的分佈情況.
故選A.

例:2.如圖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第二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A. 具有①的一側為細胞膜的外側,①是糖蛋白

B. 細胞膜的基本骨架為磷脂雙分子層

C. 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主要與①有關

D. 溫度會影響協助擴散的速率

答案:C

A、①為糖蛋白,只分布在細胞膜的外表面,因此具有①的一側是細胞膜的外側,A正確;
B、②為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確;
C、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主要與膜上的蛋白質有關,C錯誤;
D、溫度影響分子的運動速率,溫度會影響協助擴散的速率,D正確。
故選:C。
分析題圖:圖示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①為糖蛋白,具有識別功能,只分布在細胞膜的外表面;②為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③為蛋白質。
本題結合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圖解,考查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